膠艾四物湯

JIAO AI SI W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心經 17%
脾經 13%
肺經 11%
胃經 9%
腎經 7%
膽經 5%
大腸經 5%
心包經 3%
三焦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補血滋陰:阿膠性味甘平,入肺、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之效。四物湯本為補血調經之劑,加入阿膠能增強補血之力,對於血虛虧損、面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症狀,可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二、固攝止血:阿膠能收斂止血,對於血虛導致的出血症狀,如鼻衄、咯血、尿血等,也能起到一定止血作用。膠艾四物湯中加入艾葉,具有溫經止血之效,與阿膠相輔相成,加強止血功效。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艾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止痛: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女性因寒凝血瘀而導致的痛經、經期不順等症狀,艾葉能溫暖子宮,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補血活血:艾葉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有助於補血。同時,艾葉也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有利於女性的整體健康。

因此,膠艾四物湯中的艾葉,既能溫經止痛,又能補血活血,對於寒凝血瘀、月經不調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四物湯以當歸為君藥,旨在補益心血,改善血虛所致的經期不調、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與膠艾、川芎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病症。

因此,膠歸入膠艾四物湯,不僅補血養血,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膠艾四物湯以補血活血為主要功效,而川芎的加入能增強其活血化瘀的作用,並能緩解因氣血瘀滯而引起的疼痛,使補血效果更顯著。
  2. 引血下行,調節血運: 川芎具有引血下行之效,能將瘀滯於上半身的氣血引導至下半身,促進血液循環,使補血藥效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川芎還能調節血運,避免因補血過度而造成血瘀,保持氣血運行通暢。

膠艾四物湯中包含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血虛癥狀: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能補益血虛,改善因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與膠艾四物湯中補血調經的功效相輔相成。
  2. 和解藥性:膠艾四物湯中含有艾葉,性溫燥,易於耗血傷陰。白芍性微寒,可緩解艾葉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燥熱傷陰,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是基於其補血滋陰的功效,針對女性虛寒體質,能有效改善以下問題:

  1. 補血: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能補益精血,對於女性月經量少、色淡、面色蒼白等血虛症狀,具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2. 滋陰:熟地黃滋陰作用顯著,能潤燥生津,對於女性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陰虛症狀,如口乾舌燥、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膠艾四物湯中加入熟地黃,可以有效改善女性血虛、陰虛等體質,達到溫經止痛、補血活血的目的。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蒲黃,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蒲黃性涼,味甘,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之功效。膠艾四物湯主治血瘀證,而蒲黃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幫助藥效發揮。
  2. 利水消腫,減少水腫:蒲黃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可減少因血瘀導致的組織水腫,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患者症狀。

因此,膠艾四物湯中加入蒲黃,可有效改善血瘀、消腫止痛,進一步提高療效。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黃連,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膠艾四物湯本身偏於溫補,加入黃連可以平衡其溫性,避免補過度而導致上火或熱毒。
  2. 緩解瘀滯: 黃連除了清熱解毒外,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膠艾四物湯主要用於治療血虛、血瘀等症,加入黃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的吸收,提高療效。

總而言之,黃連在膠艾四物湯中起著清熱解毒和活血化瘀的作用,平衡藥性,提高藥效。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膠艾四物湯本身偏於溫補,加入黃芩可起到清熱涼血的作用,平衡藥性,避免滋膩助熱。

2. 抑制瘀血: 黃芩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輔助四物湯活血化瘀,改善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如經行腹痛、痛經、閉經、產後瘀血等。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滋陰: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涼血滋陰、養血生津的功效。膠艾四物湯以四物湯為基礎,主治血虛證,而生地黃則可滋養陰血,補充血虛所失,緩解因血虛而導致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

2. 緩解燥熱: 膠艾四物湯中含有艾葉、膠飴等藥材,性溫燥熱,生地黃的寒涼性質則可中和藥性,防止燥熱傷陰。同時,生地黃的滋陰作用也能有效緩解因熱而引起的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梔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膠艾四物湯以補血活血為主,但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血熱、濕熱等症狀,梔子可以清熱解毒,緩解血熱,避免藥物過於溫燥,使藥性更平和。
  2. 引血下行:梔子入肝經,能引血下行,使瘀血向下運行,防止血熱上炎。膠艾四物湯中含有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止痛、散寒止血的功效,梔子的加入可以引導艾葉的藥性向下運行,避免藥物過於上行,導致頭暈目眩等症狀。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地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涼血止血: 地榆性寒,味苦澀,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膠艾四物湯中加入地榆,可以加強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清熱解毒: 地榆除了止血外,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一些因熱毒蘊結,血分瘀熱所致的出血症狀,加入地榆可以清熱解毒,促進血瘀消散,達到止血的目的。

因此,膠艾四物湯中加入地榆,可以有效地增強其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益氣,固攝血行: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膠艾四物湯以補血活血為主,但若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則補血效果難以發揮。白朮健脾益氣,可改善脾胃功能,使氣血生化充足,有利於血液的運行和補益。
  2. 固攝血液,防止血虛妄行:膠艾四物湯以活血化瘀為主,但若脾氣虛弱,氣血不固,則可能出現血虛妄行,導致出血不止等情況。白朮具有固攝血液的作用,可防止血虛妄行,提高補血活血的安全性。

膠艾四物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膠艾四物湯以膠艾為主,性質偏溫燥,容易耗傷津液。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緩解膠艾的燥性,防止藥物對脾胃的損傷,並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
  2. 增強補血功效,促進血液循環:甘草具有補氣益血的作用,與四物湯中的當歸、川芎、熟地等藥物配合,能增強補血功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不足的症狀。

總而言之,甘草在膠艾四物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可以調和藥性,緩解毒性,還能增強補血功效,使藥效更加協調,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膠艾四物湯主治功效分析

概述

膠艾四物湯,其組成為:阿膠、艾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婦科血證,特別是與血虛、血瘀、血寒相關的病症,如崩漏、淋漓不止、胎漏、經水過多或過少等。

古文主治病症分析

從古文內容來看,膠艾四物湯主要應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淋漓不止/經水過多/崩中/經漏/崩漏: 多篇古文都提到此方可用於治療經血非時而下,或淋漓不斷,或量多如崩,或月經持續時間過長,且常與氣虛、血虛、血熱或虛寒等因素相關。例如《類證治裁》中提到「子宮虛寒淋瀝,膠艾四物湯」、「崩中,膠艾四物湯,見本卷調經」、「經漏三月,甚則有似崩之狀...今擬膠艾四物湯,調攝衝任,祛瘀生新」;《邯鄲遺稿》也提及「因熱崩下者,宜膠艾四物湯加黃芩」、「若崩漏連日不止...或膠艾四物湯加黃芩、槐花」。
  2. 胎漏/胎動不安: 古文指出妊娠期間陰道出血,即胎漏或胎動不安,也可使用此方。《類證治裁》中提到「漏下傷胎,膠艾四物湯」、「絡虛者,膠艾四物湯」;《濟陰綱目》指出「膠艾四物湯,治...妊娠胎氣不安,或因損動,漏血傷胎者,亦宜」;《竹林女科證治》則提到「血虛者,膠艾四物湯」可以治療妊娠下血。
  3. 胞阻: 《類證治裁》指出「胞阻,膠艾四物湯,見本卷調經」,即胞脈阻滯,血行不暢,常見於妊娠期間的腹痛、腰痛等症狀,也可用此方治療。
  4. 尿血: 《濟陰綱目》提到「稍虛者,膠艾四物湯」,說明對於虛證的尿血,此方也有一定的療效。

治療原理分析

膠艾四物湯的治療原理,可以從其組成成分的功效來分析:

  1. 補血養血: 方中阿膠、熟地黃滋陰補血;當歸養血調經;白芍養血斂陰。四藥合用,具有強大的補血養血功效,可補充失血過多所致的血虛狀態。
  2. 溫經散寒: 艾葉溫經散寒、止血安胎,是治療虛寒性出血的要藥。其溫經作用可以改善子宮虛寒的狀態,促進血液循環。
  3. 活血化瘀: 川芎行氣活血,通絡止痛,可以改善血瘀狀態,促進瘀血排出。當歸也具有活血作用。
  4. 調和氣血: 甘草調和諸藥,使全方藥效更加協調。

綜合來看,膠艾四物湯以補血養血為基礎,兼顧溫經散寒活血化瘀,從而達到止血、調經、安胎的目的。對於因血虛、血寒、血瘀導致的婦科出血性疾病,具有較好的療效。它通過補養衝任、固攝經血、溫暖胞宮、活血化瘀等作用,來恢復正常的月經週期和妊娠狀態。

總結

膠艾四物湯是一個經典的婦科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血虛、血寒、血瘀所致的崩漏、淋漓不止、胎漏等病症。其治療原理是通過補血、溫經、活血,來達到止血、調經、安胎的目的。古文獻中記載了該方廣泛的應用,體現了其在婦科臨床中的重要價值。

傳統服藥法


當歸 川芎 白芍(酒炒) 熟地 阿膠(炒) 條芩 白朮(去蘆) 砂仁 香附(炒) 艾葉(少許)上銼。
加糯米1撮,水煎,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膠艾四物湯具有補血止血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膠艾四物湯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月經顏色紫黯胰臟炎子宮崩漏胃腸出血月經期間過長月經淋漓不止胎漏

相同名稱方劑


膠艾四物湯, 出處:《回春》卷六。 組成:當歸、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阿膠(炒)、條芩、白朮(去蘆)、砂仁、香附(炒)、艾葉(少許)。 主治:胎漏下血,腹痛。

膠艾四物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一。 組成:阿膠(蛤粉炒珠)、艾葉(醋炒)、當歸、川芎、白芍、熟地、蒲黃(炒)、黃連、黃芩、生地、梔子、地榆、白朮、甘草。 主治:血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