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白皮湯

CHU BAI P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心經 16%
脾經 12%
肺經 9%
腎經 9%
膽經 6%
大腸經 6%
胃經 6%
心包經 3%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樗白皮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芩性寒,味苦,歸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樗白皮本身也具有一定毒性,加入黃芩可以減輕其毒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
  2. 配合樗白皮: 樗白皮性寒,味苦,善於清熱利濕、解毒止癢。黃芩與之相配,既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力,又能防止其寒性過於偏寒,使藥效更加協調。

因此,黃芩在樗白皮湯中的加入,既能有效控制藥性,又能發揮其清熱解毒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安全有效。

樗白皮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緩解樗白皮的燥性:樗白皮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但同時也易耗傷陰血。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可以中和樗白皮的燥性,避免其過度耗傷陰血,達到藥效平衡。
  2. 配合其他藥物,促進藥力發揮:樗白皮湯中其他藥物如白鮮皮、苦參等,也具有一定的燥性。加入熟地黃可以滋陰潤燥,使藥效更趨平和,促進其他藥物的有效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樗白皮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 樗白皮性寒,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之效,但其寒涼之性易傷血氣。當歸性溫,味甘辛,能補血活血,調和氣血,可緩解樗白皮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而損傷血氣。
  2. 促進藥效: 當歸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樗白皮的藥效發揮。此外,當歸還能潤腸通便,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毒素,進一步加強樗白皮的解毒功效。

總而言之,當歸在樗白皮湯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既能補血活血,又能促進藥效發揮,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樗白皮湯中加入地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血: 地榆性寒,味苦澀,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效。樗白皮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但其收斂止血之力不及地榆。因此,地榆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止血功效,避免樗白皮清熱解毒過度而損傷正氣。
  2. 輔助清熱解毒: 地榆除了止血外,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能與樗白皮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效果,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病症。

樗白皮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活血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樗白皮的寒性,並緩解因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症狀,例如風寒溼痹所致的關節疼痛。
  2. 引藥入絡,增強療效: 川芎入肝經,具有引血下行的作用,可以引導樗白皮的藥力深入經絡,增強其清熱解毒、止癢止痛的功效,從而更好地治療因風寒濕邪侵襲引起的皮膚病變。

樗白皮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樗白皮的燥性:樗白皮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但同時也容易導致脾胃虛寒。白芍性微寒,味酸甘,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之效,可緩解樗白皮的燥性,避免損傷脾胃。
  2. 協調藥性:樗白皮善於清熱解毒,白芍則以養血柔肝見長,兩者配合,相輔相成,可使藥效更加全面,更好地發揮治療疾病的作用。

樗白皮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解毒止癢: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止癢的功效,可有效緩解樗白皮所致的熱毒上攻,皮膚瘙癢等症狀。
  2. 滋陰潤燥,保護皮膚:樗白皮具有較強的燥性,容易損傷津液,導致皮膚乾燥、脫屑等。生地黃可以滋陰潤燥,保護皮膚,防止因樗白皮過燥而導致的皮膚損傷。

綜上,生地黃的加入,可以更好地發揮樗白皮湯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功效,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樗白皮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腹瀉不止等病症。其方中包含樗白皮、伏龍肝等多種藥材,各司其職,相輔相成。其中,伏龍肝,又稱灶心土,是古時民間常用的一味草藥,其性溫和,善於溫中止瀉,固腸止血。在方劑中加入伏龍肝,主要是利用其溫中和胃、收斂止瀉的功效,以達到調理脾胃、固澀腸道的目的。對於脾胃虛弱所導致的久瀉不止,或因寒邪入侵引起的腹瀉,伏龍肝能有效溫暖中焦,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同時收斂腸道,減少排泄,從而緩解症狀,促進康復。此外,伏龍肝還兼有解毒作用,可用於內外傷害所致之出血症,增強了樗白皮湯在臨床應用中的廣泛性和療效。

樗白皮湯中加入艾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止痛止癢: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可輔助樗白皮的清熱解毒、止癢止痛作用,溫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陽。
  2. 協同作用:艾葉與樗白皮同用,可以相互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艾葉的溫陽作用可以促進樗白皮的藥力發揮,使其更有效地清除濕熱、止癢止痛。

主治功效


《樗白皮湯》組成及功效介紹:

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

白芍:具有滋陰養血、平肝息風、斂陰止汗、養血調經、緩中止痛、化瘀止痛、涼血清熱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行氣活血、鎮痛、燥濕止癢、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當歸:具有益氣補血、養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地榆:具有止血、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伏龍肝:具有平肝、益気、固精、養血、收斂止血等功效。

《樗白皮湯》主治功效:

崩漏不止,血下無度:月經量過多、持續時間過長。

《樗白皮湯》總結:

**《樗白皮湯》**是由多種中藥組成的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涼血、止血、調經等功效。可治療崩漏不止,血下無度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樗白皮(即臭椿)2錢,枯芩1錢5分,熟地黃1錢,當歸頭1錢5分,地榆1錢,川芎1錢,芍藥8分,生地黃7分,伏龍肝1錢,南艾葉6分(炒)。上用水2鐘,醋1匙,煎至8分,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涼血止血作用,陰虛血少者慎用。

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

相同名稱方劑


樗白皮湯,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十。 組成:樗白皮(即臭椿)2錢,枯芩1錢5分,熟地黃1錢,當歸頭1錢5分,地榆1錢,川芎1錢,芍藥8分,生地黃7分,伏龍肝1錢,南艾葉6分(炒)。 主治:崩漏不止,血下無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