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透骨散方劑中包含蟾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腫止痛: 蟾酥性寒,具有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因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所引起的疼痛,蟾酥能有效消腫止痛,減輕患者痛苦。
- 活血化瘀: 蟾酥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化解瘀血,促進組織修復,加快傷口癒合。
因此,透骨散中加入蟾酥,旨在發揮其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的目的。
透骨散中包含八角,主要原因如下:
- 行氣止痛: 八角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散寒除濕的功效。透骨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八角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 八角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傷口癒合。透骨散常配伍活血化瘀藥物,八角能增強其功效。
八角在透骨散中,扮演著輔助止痛、活血化瘀的角色,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病症。
透骨散中加入硇砂,其主要原因為:
- 消炎止痛: 硇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針對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症狀,有效緩解疼痛和炎症。
- 活血化瘀: 硇砂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患處血液流通,有利於傷處癒合。
然而,硇砂毒性較大,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
透骨散中包含輕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解毒消腫:輕粉性寒,具有解毒消腫之效,可有效抑制局部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和腫脹。
二、活血化瘀:輕粉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利於骨骼和軟組織的修復。
然而,輕粉毒性較大,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配藥。
中藥方劑「透骨散」中的「麝香」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麝香含有麝香醇等成分,對於促進血液循環和緩解疼痛有顯著效果。在「透骨散」中,麝香的加入有助於舒緩由於瘀血或氣滯引起的疼痛,改善血液循環。其強效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在處理相關症狀時更為有效。
「透骨散」方劑中,包含巴豆,其主要原因在於巴豆具有強力通便及消腫止痛之效。
巴豆性峻,味辛,可瀉下攻積,對於因寒凝血瘀、筋骨疼痛而導致的痹症,可透過其通絡止痛作用,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然而,巴豆毒性較強,因此在使用時需嚴格控制劑量,並由專業醫師指導,避免造成腹痛、腹瀉等副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透骨散為傳統中藥外用方劑,專攻疔腫惡瘡,其組成與功效可從以下兩面向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解析
本方載於《外科精要》等古籍,主治「一切疔腫惡瘡」,尤擅處理以下病證:
- 瘡毒初起:藉藥力拔毒透膿,使未成膿者消散,已成膿者速潰。
- 頑固陰瘡:針對瘡面色黯、久不潰膿或腐肉不化之症。
- 深部癰疽:以藥性「透骨」之力引毒外發,縮短病程。
古人強調「微撥破」後外貼,顯見其設計為「瘡頂點藥」之定向療法,避免健康組織受損。
二、組方邏輯與作用機理
全方以「毒攻毒」為核心思想,各藥協力形成「破潰—提毒—殺蟲」鏈條:
- 蟾酥(君藥):辛溫有毒,能活血消腫、麻醉止痛,《本草綱目》謂其「治發背疔瘡,一切惡腫」。所含蟾毒配基可促進局部充血,加速瘡毒外透。
- 八角兒(八角金盤):辛烈有毒,古籍載其「蝕惡肉,攻頑瘡」,與蟾酥協同增強腐蝕瘡頭之效。
- 硇砂(臣藥):咸苦辛熱,具強腐蝕性,《日華子本草》稱其「破癥瘕瘀血,潰癰腫」。氯化銨成分可軟化角質,助藥物滲透。
- 輕粉(佐藥):辛冷有毒,殺蟲攻毒,抑制瘡面微生物滋生,防潰後感染。
- 麝香(使藥):芳香走竄,引藥透入深層,兼活血通絡,解決「毒深難透」之弊。
- 巴豆(君藥):辛熱大毒,《神農本草經》列其「破癥瘕積聚,排膿血」,所含巴豆油強烈刺激局部組織釋放炎症介質,誘發膿腫自破。
三、治療原理推演
此方透過三層作用實現療效:
- 物理性破瘡:巴豆油與硇砂腐蝕瘡頂,製造排毒通道,符合「癰疽宜早切」之外科原則。
- 化學性提毒:輕粉與八角兒的汞類、生物鹼成分直接殺滅病原微生物,阻斷毒邪蔓延。
- 反射性消炎:蟾酥與麝香刺激神經末梢,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巨噬細胞活化,加速組織修復。
四、組方特色
- 毒藥配伍增效:全方六味皆具毒性,但透過「去殼」「去皮」「極細末」等炮製減毒,並以油紙裹定控制釋放範圍。
- 動靜結合:麝香之走竄配合輕粉之沉降,形成「深透—表斂」雙向調控。
- 腐蝕與生新並存:雖以腐蝕見長,但因含蟾酥(促進創面癒合)與麝香(改善血供),暗合「祛腐生肌」之理。
此方體現中醫外科「以毒攻毒」「給邪出路」的治療哲學,針對惡瘡毒邪壅滯之病機,以峻藥直達病所,雖為古法,然其促膿成潰的機理與現代外科「切開引流」原則暗合。
傳統服藥法
蟾酥半錢,八角兒5個(去殼)硇砂,輕粉,麝香少許,巴豆1錢(去皮)。先將巴豆研如泥,次下余藥,同為極細末。
以油紙裹定,如有瘡並諸般惡瘡,用針微撥破,貼藥少許,其瘡自消散;如不散者,亦追瘡毒,即得潰塌;如成膿無頭癰疽腫,微撥破,用藥2次,便得自破。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同名稱方劑
透骨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三。 組成:蟾酥半錢,八角兒5個(去殼),硇砂、輕粉、麝香少許,巴豆1錢(去皮)。 主治:一切疔腫惡瘡。
透骨散,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六。 組成:當歸1錢,細辛1錢,川芎1錢,陳皮1錢,甘草1錢,豬胰子3塊,紅棗10枚。 主治:久嗽或癆不止。
透骨散, 出處:《瘍科捷徑》卷下。 組成:透骨草、生芝麻、羌活、獨活、紫葡萄、冰糖、六安榮、槐花米、黑豆、核桃肉、生薑、大棗。 主治:梅毒瘡,徹疼筋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