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孫真人透骨小靈丹中包含蟾酥,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 祛風濕,通經絡: 蟾酥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強力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風寒濕痺、筋骨疼痛、關節腫脹等症狀,蟾酥能有效祛除風濕、通利經絡,緩解疼痛。
- 消腫止痛,活血化瘀: 蟾酥能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也能起到顯著的消腫止痛作用。
因此,孫真人透骨小靈丹中包含蟾酥,旨在發揮其祛風濕、通經絡、消腫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病症。
孫真人透骨小靈丹方中包含雄黃,其原因主要有二:
- 祛風止痛,解毒散結: 雄黃性溫,味辛,入肝、心經,具有祛風止痛、解毒散結之效。方中加入雄黃,旨在針對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骨節疼痛、筋脈拘攣等症狀,起到驅風散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殺蟲止癢: 雄黃亦有殺蟲止癢之效,可治療由蟲毒所致的皮膚病。此方中可能加入雄黃,意在針對一些伴有皮膚瘙癢、皮疹等症狀的骨病,起到殺蟲止癢、清熱解毒的作用。
孫真人透骨小靈丹方中加入硇砂,乃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一、解毒化瘀: 硇砂性寒,善於解毒化瘀,可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關節疼痛、腫脹、麻木等症狀。
二、溫陽散寒: 硇砂入腎經,可溫陽散寒,對於寒邪入侵所致的腰膝痠軟、陽痿等症狀,亦有顯著療效。
然而,硇砂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應遵醫囑服用,切勿自行嘗試。
「孫真人透骨小靈丹」方劑中包含「輕粉」的主要原因如下:
- 驅邪止痛: 輕粉性寒,具有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因濕熱毒邪入侵引起的骨節疼痛、風濕痹痛等症狀。
- 通絡散瘀: 輕粉能通經活絡,散瘀消腫,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所引起的疼痛。
然而,輕粉為劇毒藥物,使用需謹慎,需由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孫真人透骨小靈丹方中包含血竭,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血竭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方中以血竭配合其他活血藥物,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凝滯,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促進骨骼癒合: 血竭具有促進骨骼生長和癒合的作用。方中加入血竭,可加速骨折癒合,修復損傷的骨骼組織,達到治療骨傷的目的。
孫真人透骨小靈丹方劑中含有硃砂,這與古代醫藥理論及硃砂的特性有關。
首先, 古代醫家認為硃砂具有鎮心安神、解毒散瘀之效。在透骨小靈丹中,硃砂主要用於治療因外傷或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筋骨疼痛、麻木等症狀,其鎮痛作用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痛苦。
其次, 硃砂還具有較強的毒性,但古人認為其毒性可通過炮製方法去除,並認為其藥效更佳。因此,在透骨小靈丹中,硃砂的用量十分微小,並需配合其他藥物一起使用,以發揮其藥效,同時避免其毒性對人體造成傷害。
「孫真人透骨小靈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麝香性溫,氣味辛香,具有開竅通絡、活血化瘀之功效,能快速穿透肌膚,直達病竈,有效消散經絡阻滯,緩解疼痛,適用於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 祛風散寒,解毒止癢:麝香亦能驅散體內寒邪,舒筋活絡,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具有明顯的改善效果。其解毒止癢的功效,也能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孫真人透骨小靈丹主治「諸般痨病,積氣疔瘡,三十六疔,七十二黃,諸寒」,此類描述反映其應用範圍廣泛,但核心在於以下三類病症:
- 疔瘡瘡毒(三十六疔、疔瘡):以疔瘡為代表的急性化膿性感染,中醫認為多屬「熱毒壅滯」,或兼氣血瘀阻。
- 黃疸類病症(七十二黃):古人將黃疸依病因、症狀細分為多種類型,此方可能針對因濕熱、瘀毒或寒濕所致之黃疸。
- 虛寒勞損(諸般痨病、諸寒):涉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陽氣虛衰之症,如肺痨(結核)、寒痰積聚等。
此方劑的命名「透骨」強調其藥性深入病所,「小靈丹」則暗示其藥效迅捷靈驗,可能用於急重症或頑固病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以蟾酥為君藥,配伍多種峻烈之品,體現「以毒攻毒」「通竅散結」的治療思路:
1. 君藥:蟾酥(五錢)
- 作用:辛溫有毒,歸心經,能解毒消腫、麻醉止痛、開竅醒神。
- 邏輯:主攻疔瘡腫毒,並通過強心作用改善氣血運行,針對「痨病」之虛中夾瘀。
2. 臣藥:雄黃(一錢)、硇砂(一錢)
- 雄黃:辛溫,解毒殺蟲、燥濕祛痰,助蟾酥攻毒,並針對黃疸之濕毒。
- 硇砂:鹹苦辛溫,破瘀消積,可化腐肉、逐積痰,輔助消散疔瘡或痨病癥瘕。
3. 佐使藥:輕粉、血竭、辰砂、麝香
- 輕粉(五分):攻毒殺蟲,外用治瘡瘍,內服逐水通便,助痰濕排出。
- 血竭(五分):散瘀定痛,改善氣血瘀滯,與蟾酥協同止痛。
- 辰砂(五分):安神定驚,制約諸藥毒性,防攻伐太過。
- 麝香(少許):開竅通絡,引藥透達病所,增強「透骨」之力。
配伍特點
- 寒熱並用:雄黃、蟾酥性溫,輕粉性寒,兼顧熱毒與寒凝。
- 毒效集中:多為峻藥,針對急重症(如疔毒走黃)或頑疾(如深部膿瘍)。
- 給藥方式:
- 蔥裹火煨:藉蔥白辛溫通陽之性,助藥力透表。
- 熱酒送服:酒行藥勢,增強溫通效果。
- 小兒用金銀器研藥:取金銀清熱鎮驚之效,涼水送服以緩藥性。
可能功效推論
急症救治:
- 用於「疔瘡走黃」(敗血症),藉蟾酥、麝香開竅醒神,雄黃、輕粉解毒。
- 對黃疸伴高熱神昏(如急性肝炎),可能通過利膽、抗炎作用緩解。
慢性病調理:
- 「諸寒」可能指寒性結塊(如淋巴結核),硇砂破積,血竭化瘀。
- 「痨病」後期陰損及陽,蟾酥強心提振陽氣,辰砂安神定志。
外用潛力:
- 若改為外敷(如以醋調),輕粉、雄黃可殺蟲治癬,血竭生肌斂瘡。
此方體現了古代「毒藥攻邪」的思維,針對毒、瘀、寒交織的複雜病症,以速效為先,然其劑型與用法(如蔥裹火煨)亦暗含降低毒性、定向給藥的智慧。
傳統服藥法
蟾酥5錢,雄黃1錢,硇砂1錢,輕粉5分,血竭5分,辰砂5分,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乳面糊為丸,如黃米大。
每服3丸。用蔥3枝,開孔入藥於內,紙捲慢火燒,熱酒送下;小兒諸病,用金、銀研,涼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有出血傾向、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孫真人透骨小靈丹,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八。 組成:蟾酥5錢,雄黃1錢,硇砂1錢,輕粉5分,血竭5分,辰砂5分,麝香少許。 主治:諸般癆病,積氣疔瘡,三十六疔,七十二黃,諸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