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疔散

QU DI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胃經 18%
脾經 14%
肺經 14%
腎經 12%
大腸經 12%
心經 6%
小腸經 1%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取疔散

組成

雄黃、硇砂、蟾酥、信石、巴豆、輕粉

功效

散結消腫,解毒排膿。

主治

疔瘡

文獻參考

本草綱目

取疔散由雄黃、硇砂、蟾酥、信石、巴豆、輕粉組成,具有散結消腫、解毒排膿的功效,主治疔瘡。

功效分類

  • 散結消腫
  • 解毒排膿

功效解釋

  • 散結消腫:指散解疔瘡腫塊,使其消散。
  • 解毒排膿:指解除疔瘡毒邪,使其排出體外。

傳統服藥法


雄黃1錢,硇砂1錢,蟾酥1錢,信石1錢,巴豆10粒,輕粉10彔。
上將疔四畔用針刺破,醋調塗敷。疔落後用長肉拔毒膏藥貼之。

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硇砂、蟾酥、信石、巴豆、輕粉均有散結消腫、解毒排膿之功,共奏散結消腫,解毒排膿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取疔散, 出處:《醫學正傳》卷六引《瘡瘍集驗》。 組成:雄黃1錢,硇砂1錢,蟾酥1錢,信石1錢,巴豆10粒,輕粉10彔。 主治:疔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麝香蟾酥丸

相似度 66%

透骨散

相似度 66%

蒼金砂散

相似度 66%

追膿錠子

相似度 66%

砒砂雄黃散

相似度 61%

穿結藥

相似度 60%

賽針散

相似度 60%

浮珠丸子

相似度 6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