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珠丸子

浮珠丸子

FU ZHU WAN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4.8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腎經 17%
胃經 12%
脾經 12%
肺經 12%
大腸經 12%
心經 9%
小腸經 4%
肝經
腎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浮珠丸子方劑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如下:

  1. 驅蟲解毒: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的功效,可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
  2. 燥濕止癢: 雄黃亦有燥濕止癢之效,可治療濕疹、皮癬等皮膚病。

因此,浮珠丸子方劑中添加雄黃,旨在驅除蟲積,並治療因濕毒引起的皮膚病,以達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目的。

浮珠丸子方劑中含有硃砂,乃因其具有鎮心安神之效。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能清心熱,鎮心神,故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古人認為心主神志,心火亢盛易導致神志不安,而硃砂能清心降火,使心神安定,從而達到安神定志之效。此外,硃砂亦具有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蛇蟲咬傷等症。

浮珠丸子方劑中包含輕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驅蟲止瀉:輕粉性寒,味苦,具有驅殺腸道寄生蟲及止瀉作用。浮珠丸子針對腸道積滯、蟲積腹痛等症,輕粉能有效驅除蟲體,緩解腹痛、腹瀉等症狀。
  2. 清熱解毒:輕粉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暑濕傷津等病症。浮珠丸子中加入輕粉,可輔助清熱解毒,緩解患者發熱、口渴、腹脹等症狀。

然而,輕粉為有毒藥物,需謹慎使用,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過量或長期服用造成中毒。

浮珠丸子方劑中包含巴豆,主要原因在於巴豆的峻下作用。巴豆性熱,味辛,歸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攻積化痰之效。

在浮珠丸子中,巴豆與其他藥材配合,主要用於治療積滯不通、腹痛便祕、痰濕阻滯等症狀。巴豆的峻下作用可以強力瀉下腸道積滯,通利大便,同時也可化解痰濕,改善呼吸系統的症狀。

因此,巴豆在浮珠丸子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由於其藥性峻烈,需謹慎使用,且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浮珠丸子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小兒積聚」,即小兒因飲食不節或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滯、痰積、氣滯等證候。古代醫家認為積聚多因氣血瘀阻或痰食停滯,此方通過攻積逐瘀、化痰通絡以消積散結。

組成分析與邏輯推理

  1. 雄黃(水飛過)

    • 性味辛溫,有毒,入肝、胃經。
    • 傳統功效:解毒殺蟲、燥濕祛痰,古代亦用於破瘀散結,尤善攻痰積。
    • 在此方中,主要用其辛散之力,開鬱破結,助消積滯。
  2. 朱砂(細研)

    • 性味甘微寒,有毒,入心經。
    • 傳統功效:鎮心安神、清熱解毒。
    • 本方可能取其鎮靜之性,緩解小兒因積滯引起的煩躁不安,並輔助雄黃化痰散結。
  3. 膩粉(輕粉)

    • 性味辛寒,有毒,入大腸、小腸經。
    • 傳統功效:逐水通便、攻積殺蟲。
    • 此處用於通利腸道,助巴豆攻下積滯,使痰食從二便排出。
  4. 巴豆(去油)

    • 性味辛熱,有大毒,入胃、大腸經。
    • 傳統功效:峻下冷積、豁痰逐水。
    • 去油後毒性稍減,但仍保留強力瀉下作用,針對頑固積聚,破除痰食壅塞。
  5. 天南星(酒煮糊為丸)

    • 性味苦辛溫,有毒,入肺、肝、脾經。
    • 傳統功效:燥濕化痰、散結消腫。
    • 以酒煮後增強其溫通之力,助痰積化解,並作為賦形劑使丸藥成形。
  6. 金錢薄荷湯送服

    • 金錢薄荷(即積雪草)性味辛涼,能清熱解毒、理氣和中。
    • 以其湯送服,既可緩和諸藥毒性,又能疏理氣機,避免攻伐太過傷正。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攻逐」為核心,針對痰、食、瘀互結之積聚:

  • 雄黃、天南星協同化痰散結,破解痰積阻滯。
  • 巴豆、膩粉峻下通便,直接清除腸道積滯。
  • 朱砂鎮靜安神,兼制諸藥辛烈之性。
    全方側重「通瀉」,通過劇烈攻逐使積聚從二便排出,適用於實證積滯,尤其是痰熱或寒痰膠結者。

配伍特點

  1. 毒藥峻攻:集多種有毒藥物(雄黃、朱砂、巴豆、膩粉)於一方,以毒攻積,反映古代對小兒急證的峻烈治法。
  2. 丸劑緩釋:以天南星糊為丸,減緩藥性暴烈,避免瞬間傷胃。
  3. 佐藥調和:金錢薄荷湯送服,既顧護脾胃,又引藥力達於病所。

此方體現了古代「積滯需攻」的治療思維,但需謹慎辨證,僅適用於體實邪盛之證。

傳統服藥法


雄黃(水飛過)半錢,朱砂(細研)半錢,膩粉半錢,巴豆5粒(去油)。
取積。
上為末,和勻,以天南星末酒煮糊為丸,小兒如粟米大,大人如梧桐子大。
用金錢薄荷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浮珠丸子,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二。 組成:雄黃(水飛過)半錢,朱砂(細研)半錢,膩粉半錢,巴豆5粒(去油)。 主治:取積。主治:小兒積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