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大效神功救生丹」方劑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如下:
-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解毒殺蟲的功效。古人認為蛇蟲鼠蟻等毒物入體,可用雄黃解毒,故將其列入方劑以驅除毒邪,達到救生目的。
- 燥濕止癢: 雄黃亦有燥濕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濕疹、疥瘡等皮膚病症。方劑中加入雄黃,可輔助治療因濕邪所致的疾病,達到全方共奏奇效。
「大效神功救生丹」方劑中加入硃砂,乃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能清心熱,鎮心安神,適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 解毒止痛: 硃砂有解毒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攻心、心痛、口舌生瘡、牙痛等症狀。
然而,硃砂為汞的礦物,具有毒性,不可長期服用或過量使用,應由專業醫師指導,謹慎使用。
「大效神功救生丹」中使用巴豆,主要原因如下:
- 峻下逐瘀: 巴豆性味辛熱,能強力瀉下,驅除體內積滯瘀血。對於某些寒凝血瘀、腸道阻塞的病症,可作為急救藥物,快速通便排毒。
- 破積散結: 巴豆具有破結消積的作用,對於某些腫瘤或膿腫,可配合其他藥物,加速化解病竈。
然而,巴豆毒性較大,需由專業醫師根據病症和患者體質謹慎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大效神功救生丹中包含乾薑,主要是利用其辛溫解表的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化痰止嘔、溫經止痛的功效。在方劑中,乾薑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有助於緩解因寒邪入侵而導致的各種症狀,例如腹痛、嘔吐、腹瀉等。
此外,乾薑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體溫,對於一些因寒邪侵襲而導致的體虛、乏力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因此,乾薑在溫陽補虛、散寒止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此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主治功效
大效神功救生丹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大效神功救生丹,據《証治準繩‧幼科》王肯堂及《幼科釋謎》沈金鰲所載,主治小兒久停虛積所致的一系列症狀,包括:氣虛喘息、四肢浮腫、肚腹脹急、脅肋脹滿、乍寒乍熱、以及瀉痢或便祕交替出現等。其治療原理,可從方中各藥材的功效及病機分析入手:
病機分析: 方劑所針對的病機為「久停虛積,榮衛不順」。「久停虛積」指小兒臟腑積滯日久,導致氣血運行受阻,臟腑功能失調;「榮衛不順」則指營氣與衛氣的運行失調,導致氣血循環不良,出現一系列症狀。 虛積多因飲食不節、脾胃運化失常,導致水濕停聚,濁氣內蘊所致。 這些積滯之邪,阻礙了氣血的正常運行,進而導致榮衛失調,出現一系列症狀。
方藥分析及作用機理:
雄黃、紅朱(硃砂): 此二藥皆具清熱解毒、鎮靜安神之效。雄黃辛溫燥烈,善於殺蟲解毒,燥濕祛風;硃砂性寒,能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並能平肝潛陽。二藥合用,一方面能清熱解毒,消散積滯之邪;另一方面,可鎮靜安神,緩解因邪氣擾動所致的煩躁不安、甚至驚厥等症。 其清熱解毒之性,能化解積滯之熱毒;鎮靜安神則能平息臟腑躁動,使氣血趨於平和。
巴豆: 此藥性峻烈,功能瀉下通便,消腫散結,且能破積導滯。 雖有毒性,但在本方劑中,劑量應當嚴格控制,其作用是通過強力攻下,迅速清除腸胃積滯,以達到通利大便,消散積聚的效果。 巴豆破積之力,可將久停之積滯迅速排出體外,解除其對臟腑氣血的阻滯作用。
乾薑: 此藥性溫,功能溫中散寒,回陽通脈。 由於小兒正氣虛弱,寒邪易侵,且積滯久留易導致陽氣受損,故加入乾薑以溫陽散寒,溫通氣血,協調臟腑功能,使藥力更好地運行。 乾薑溫中散寒,可改善因寒邪內阻而導致的四肢浮腫、乍寒乍熱等症狀。 同時,乾薑還能調和胃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有利於積滯的排出。
綜上所述,大效神功救生丹通過雄黃、紅朱清熱解毒、鎮靜安神;巴豆破積攻下;乾薑溫中散寒、調和氣血,共同作用,以達到治療小兒久停虛積,榮衛不順所致諸症之目的。 此方藥性峻猛,用藥需謹慎,劑量需嚴格控制,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方中巴豆用量極小,且經醋煮後再使用,目的是降低毒性,增加藥效的可控性。 但即便如此,其依然屬於攻下峻猛之劑,需嚴格遵循醫囑。
傳統服藥法
雄黃1分(別研),朱砂1分(另研),巴豆21粒(去殼),乾薑2錢。
上用水醋1盞,以巴、薑就煮令乾,去薑不用,將已出油,和雄、朱研勻,雪糕搜丸,如麻子大。
每服一歲3丸,並用酒浸赤芍藥,以少許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孕婦禁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效神功救生丹, 出處:《活幼口議》卷十七。 組成:雄黃1分(别研),朱砂1分(另研),巴豆21粒(去殼),乾薑2錢。 主治:小兒久停虛積,榮衛不順,氣虛喘息,四肢浮腫,肚腹脹急,衝滿脅肋,乍熱乍寒,或瀉或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