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疔瀉毒丸

XIAO DING XIE D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費伯雄醫案》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9%
肺經 14%
大腸經 14%
心經 11%
膀胱經 7%
胃經 7%
腎經 7%
肝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消疔瀉毒丸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燥溼解毒: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脾、胃經,具有燥溼解毒的功效。它能有效抑制溼熱毒邪的蔓延,並將其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

二、收斂止瀉:白礬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可以幫助止住因溼熱毒邪引起的腹瀉症狀。同時,白礬還能起到固澀止血的作用,對於因溼熱毒邪引起的出血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總而言之,白礬在消疔瀉毒丸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發揮解毒消腫、止瀉止痛的功效,對於治療溼熱毒邪引起的多種疾病有着重要的意義。

消疔瀉毒丸中加入巴豆,主要是利用其峻下逐瘀的特性,以達到消腫解毒之效。

巴豆性味辛熱,具有強力瀉下作用,能將體內積聚的毒素迅速排出,並藉由通暢氣血,達到消散局部腫痛的效果。

然而,巴豆藥性強烈,使用時需謹慎,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因劑量過大而產生腹痛、腹瀉等副作用。

消疔瀉毒丸中含有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一、 通竅開鬱,解毒止痛: 麝香性辛溫,具有通竅開鬱、解毒止痛的功效。對於疔瘡腫毒,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並能減輕疼痛、消散毒氣。

二、 引藥入深,提高療效: 麝香氣味強烈,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病竈,提高藥效。在消疔瀉毒丸中,麝香能幫助其他藥物更有效地消腫止痛、化膿排毒,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消疔瀉毒丸是一種中藥方劑,用於治療各類疔瘡和毒熱病症,其中蟾酥的作用不可小覷。蟾酥,源自蟾蜍的分泌物,具有解毒、消腫和排膿的特性。它的主要成分包括多種生物鹼,對細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與病邪,促進癰腫的消退。

在消疔瀉毒丸中,蟾酥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功能,並提高治療疔毒病症的效果。它可以加速膿液的排出,減輕炎症反應,同時對抗因病菌引起的感染,從而促進傷口癒合。此外,蟾酥還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對於毒熱引起的疔瘡,有顯著的療效。因此,蟾酥在消疔瀉毒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其方劑效果的關鍵成分之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疔瀉毒丸」

成分:

麝香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功效。可治療閉證神昏、溫病熱陷心包、小兒驚風、中風痰厥、血瘀經閉、癥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水腫、浮腫、排尿 、經絡不通、氣血凝滯、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酒醉不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難產、死胎、胞衣不下等症。

巴豆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蟾酥 蟾酥,性寒、味甘、辛、鹹,入心、肝、脾、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活絡止痛之效。可治癲癇、驚風、中風、水腫、腹水、肝硬化、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筋骨痠痛等症。蟾酥有毒,應嚴格遵醫囑服用,不可擅自服用。

白礬 中藥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止血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清熱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止瀉方面,白礬可以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燥濕方面,白礬可以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外用方面,白礬可以止血、消炎、收斂、抗菌、殺菌,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症狀。

主治功效:

**疔瘡:**疔瘡是一種化膿性炎症,通常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疔瘡通常發生在皮膚表面,但也有可能發生在體內。疔瘡通常會引起疼痛、腫脹和發紅。

總結: 中藥方劑「消疔瀉毒丸」由白礬、巴豆、麝香和蟾酥四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止血、瀉下等功效。可治療疔瘡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西黃、明礬、巴豆肉、麝香、蟾酥。
用綠豆粉為丸,如粟米大。
成人服2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消疔瀉毒丸, 出處:《費伯雄醫案》。 組成:西黃、明礬、巴豆肉、麝香、蟾酥。 主治:疔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