焮腫膏

XIN ZHO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7

熱/寒比例

極寒 (0.11)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32%
腎經 15%
膀胱經 11%
胃經 11%
肝經 9%
心經 5%
脾經 5%
肺經 5%
小腸經 3%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焮腫膏中加入輕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輕粉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焮腫這種熱毒蘊結、局部紅腫疼痛的病症,輕粉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引藥下行,加速療效: 輕粉性質較為銳利,可以引導其他藥物下行,直達病竈,加速藥效發揮。在焮腫膏中,輕粉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滲透吸收,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焮腫膏中加入蜂蠟,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增稠劑: 蜂蠟具有良好的增稠性,能使膏藥質地更加粘稠,方便敷貼於患處,且不易脫落,延長藥物作用時間。

2. 保護作用: 蜂蠟具有防水和保護作用,可以形成一層薄膜,隔絕空氣和水分,防止藥物揮發和感染,同時也能保護患處,減輕疼痛和瘙癢。

蜂蠟的加入,使焮腫膏更具粘性、持久性和保護性,從而提升其療效。

焮腫膏中包含代赭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代赭石性寒,味甘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之功效,能有效緩解焮腫所伴隨的紅腫熱痛等症狀。
  2. 降逆止嘔: 代赭石可降胃氣,止嘔吐。焮腫常伴隨嘔吐、胃氣上逆等症狀,代赭石的降逆止嘔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不適,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焮腫膏中使用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解毒殺蟲之效。對於焮腫所致的熱毒蘊結、濕熱交蒸、紅腫疼痛等症狀,黃柏能有效清熱瀉火,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目的。

此外,黃柏還能抑制細菌生長,防止感染加重,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因此,黃柏是焮腫膏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焮腫膏中加入麻油,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潤滑消腫: 麻油性質溫潤,具有良好的潤滑作用,可減輕藥物對皮膚的刺激,促進藥物吸收,同時也能緩解腫脹,消炎止痛。
  2. 活血通絡: 麻油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藥物滲透,並能改善組織營養,促進傷口癒合。

麻油的加入,能有效提升焮腫膏的藥效,使其更能發揮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主治功效


焮腫膏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眼科心法要訣》吳謙等所著,焮腫膏主治瞼硬睛疼。此症狀初期表現為間歇性疼痛腫脹,日久則瞼胞腫硬,眼珠疼痛。古籍認為其病機為膈中積熱肝經風毒上衝於目所致。

治療原理:

焮腫膏的組成藥物及功效如下:

  • 輕粉: 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針對病症中的「積熱」和「腫痛」進行治療。輕粉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清除導致炎症的熱邪,消腫止痛則能緩解眼瞼及眼球的腫脹疼痛。

  • 蜂蠟: 其收濕止痛、防腐保質的功效,一方面能保護患處,防止感染加重;另一方面,能滋潤眼瞼,減輕疼痛。蜂蠟的收斂作用也能幫助消腫。

  • 代赭石: 具有平肝安神、散瘀止血的功效。此藥針對病機中的「肝經風毒」,肝經風毒上衝於目,可導致眼部疼痛及瘀血。代赭石能平息肝陽,疏通經絡,達到止痛的目的。散瘀止血則能消除眼部瘀血,減輕腫脹。

  • 黃柏: 其清熱燥濕、利尿退黃的功效,能進一步清除眼部積熱和濕邪,從根本上解決炎症。黃柏的清熱作用能協同輕粉,更好地控制炎症反應。

  • 麻油: 潤膚養皮,調和藥性。麻油作為基劑,能使藥物更好地附著於患處,並滋潤眼瞼皮膚,減輕乾燥不適。同時,麻油亦能調和諸藥,使其藥力發揮更為協調。

綜上所述,焮腫膏通過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平肝安神等多重作用機制,從內外兼治的角度來治療瞼硬睛疼,有效緩解症狀,促進眼部炎症消退。 其藥物配伍精妙,各藥協同作用,發揮整體療效。 外用焮腫膏配合內服涼膈散(方劑未在所提供文本中列出),則可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膩粉少許,黃蠟5錢,代赭石(研)5錢,細磁末1兩,黃柏(細末)1兩,麻油1兩。
上為極細末,於銅構內入油蠟同煎為膏。
塗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焮腫膏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焮腫膏, 出處:《金鑑·眼科》卷七十八。 組成:膩粉少許,黃蠟5錢,代赭石(研)5錢,細磁末1兩,黃柏(細末)1兩,麻油1兩。 主治:瞼硬睛疼,初覺之時,時感疼脹,久則瞼胞腫硬,睛珠疼痛,此緣膈中積熱,肝經風毒上衝於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