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祕傳碧雲膏中加入麻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促進藥效吸收: 麻油具有較好的滲透性,能幫助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滲入肌膚,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麻油也具有潤滑作用,可以減少藥物對皮膚的刺激,使藥物更易於吸收。
2. 滋潤皮膚: 麻油富含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具有滋養和保護皮膚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問題,使藥膏使用起來更加舒適。
祕傳碧雲膏中加入蜂蠟,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增稠劑與基質: 蜂蠟具有良好的增稠性和成膜性,可使膏藥質地變得黏稠、易於塗抹,並形成薄膜,有助於藥物滲透皮膚,提高藥效。
- 保護作用: 蜂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透氣性,可防止藥膏因接觸空氣或水而變質,同時也能保護患處免受外界刺激,加速傷口癒合。
「祕傳碧雲膏」中包含「輕粉」,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輕粉性寒,善於清熱解毒,可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濕疹等皮膚病症,與碧雲膏中其他清熱解毒藥材相輔相成,加強療效。
- 殺蟲止癢: 輕粉具有殺蟲止癢功效,可有效抑制皮膚表面的細菌、真菌感染,並減輕瘙癢症狀,對於濕疹、癬症等皮膚病有較好療效。
「祕傳碧雲膏」方劑中加入柳枝,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柳枝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消腫止痛等功效。古人認為柳枝可清肝熱,並能散結消腫,故用於治療瘡瘍腫毒、濕疹、皮炎等症,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碧雲膏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有助於改善皮膚病症。
主治功效
祕傳碧雲膏:臁瘡治療功效分析
《松崖醫徑》記載的祕傳碧雲膏,主治臁瘡,其組成及製法獨特,療效顯著。本文將從其組成成分的功能及藥理作用,探討此方劑治療臁瘡的原理。
一、方劑組成及功效分析:
祕傳碧雲膏由真麻油、黃蠟、銅青(即氧化銅或鹼式碳酸銅)、輕粉(即氯化亞汞)、古銅錢、鮮桃柳枝等組成。各成分功效如下:
真麻油 (四兩): 潤膚養顏,調和藥性,提供膏劑基底,利於藥物滲透吸收,並滋潤皮膚,緩解乾燥及疼痛。麻油的油脂成分能形成保護膜,隔絕外界刺激,有利於傷口癒合。
黃蠟 (三兩半): 固護皮膚,滋潤止痛,增強膏劑的黏稠度及延展性,使其更好地附著於患處,並形成保護層,防止感染。其潤澤性亦有助於舒緩疼痛。
銅青 (三錢): 此成分的具體藥理作用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古方中常使用銅及其化合物,可能具有抗菌、收斂等作用,有助於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輕粉 (三分): 清熱解毒,消腫療傷。輕粉具有殺菌作用,能抑制傷口感染,其收斂作用有助於止血,消腫止痛。但需注意輕粉為汞化合物,使用需謹慎。
古銅錢 (三文): 其作用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銅青一樣,具有抗菌或其他輔助治療作用。古方中使用銅錢,或與其特殊的金屬成分及製備過程有關,值得進一步探討。
鮮桃柳枝 (各七枝): 舒筋活血,清熱利尿。柳枝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消腫、止痛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臁瘡周圍的瘀血及炎症。
二、治療原理:
祕傳碧雲膏治療臁瘡的原理,在於其組成成分的協同作用: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輕粉、柳枝等成分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有效控制臁瘡的炎症反應。
殺菌抑菌,促進癒合: 輕粉、銅青、銅錢等成分可能具有殺菌抑菌的作用,抑制細菌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潤膚護膚,保護傷口: 麻油和黃蠟能滋潤皮膚,形成保護膜,保護傷口免受外界刺激,防止感染。
活血化瘀,促進循環: 柳枝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持續作用,緩慢治療: 膏劑的製備方式,使其能持續作用於患處,緩慢而有效地治療臁瘡。 敷貼的方法,也利於藥物滲透,並避免頻繁換藥造成的刺激。
綜上所述,祕傳碧雲膏通過多種中藥成分的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菌抑菌、潤膚護膚、活血化瘀等功效,從而有效治療臁瘡。 需要注意的是,古方中的某些成分如輕粉,其現代應用需謹慎,並需要結合現代醫學知識進行深入研究。 本分析僅從古方及傳統中醫理論角度出發,不做現代藥理學的深入闡述。
傳統服藥法
真麻油4兩,黃蠟3兩,半銅青3錢,輕粉3分,古銅錢3丈,鮮桃枝7枝,鮮柳枝7枝。
於五月五日制,先以香油煎三五沸,入蠟並錢煎,至浡落,入銅青以桃柳枝不住手攪,煎至滴水成珠,入輕粉再煎一沸,以紙濾去滓,用瓷碗盛貯,待凍,掃淨土地,覆地上一宿出火毒。
每用量瘡大小,捏作薄餅,攤置氈上,貼患處,外以絹帛系定,過3日,打開轉貼氈一面,再貼3日,換藥後,貼如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秘傳碧雲膏不能內服,外用時要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碧雲膏,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真麻油4兩,黃蠟3兩,半銅青3錢,輕粉3分,古銅錢3文,鮮桃枝7枝,鮮柳枝7枝。 主治:臁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