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煦育膏中加入蜂蠟,主要有兩項原因:
- 封閉藥力,延緩藥效揮發: 蜂蠟具有較高的熔點,在常溫下呈固態,能形成一層緻密的保護膜,包裹藥物,防止藥效快速揮發,並延長藥效時間。
- 潤滑肌膚,促進吸收: 蜂蠟本身具有滋潤和修復皮膚的作用,能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問題,並促進藥物滲透吸收,提高藥效。
因此,煦育膏中加入蜂蠟,既能保護藥效,又能改善皮膚狀態,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煦育膏方劑中包含麻油,主要原因有二:
- 滋潤補益: 麻油性溫潤,具有滋陰潤燥、補血生肌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皮膚乾燥、粗糙、脫屑等問題,有助於傷口癒合,促進組織再生,達到滋養肌膚、促進癒合的效果。
- 活血通絡: 麻油具有一定的活血通絡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藥物成分更好地滲透吸收,提高藥效。
主治功效
煦育膏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黴癘新書》記載,煦育膏主治「癰疽發背,諸般惡瘡潰爛」。貼用後能使「腐肉易脫,新肉即生」。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由瀝青、黃蠟、牛脂、麻油組成。
- 瀝青: 文中註明宜用紅毛產,即歐洲產瀝青。古代本草認為瀝青性溫,有活血、生肌、止痛之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瀝青具有抗菌消炎、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的作用。在此方中,瀝青應為主要發揮生肌排膿作用的藥物。
- 黃蠟: 即蜂蠟,具有保護、滋潤、生肌的作用。
- 牛脂: 具有潤燥、生肌的作用,與黃蠟、麻油協同,可滋潤肌膚,保護創面,促進癒合。
- 麻油: 具有保濕、軟化肌膚、潤燥生肌的功效。
綜合來看,煦育膏的治療原理可以理解為:利用瀝青的排膿生肌作用為主,結合蜂蠟、牛脂和麻油的滋潤保護作用,先去腐肉,使膿液排出,保護創面,再促進新肉生長,從而達到治療癰疽發背、惡瘡潰爛的目的。
整個方劑以溫和的油脂性基質為主,可以保護患處,減少刺激,同時溫熱的藥性也有助於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康復。
傳統服藥法
瀝青(五十目細研),黃蠟20錢,牛脂10錢,麻油50錢(即准1合2勺5撮)。
祛腐生新。
上先煮麻油片時許,更下黃蠟、牛脂令溶化,乃入瀝青末攪轉,離火用細舊絹濾淨,納瓷器。
外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煦育膏, 出處:《黴癧新書》。 組成:瀝青(五十目細研),黃蠟20錢,牛脂10錢,麻油50錢(即準1合2勺5撮)。 主治:祛腐生新。主治:癰疽發背,諸般惡瘡潰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