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 黃耆1兩, 芍藥1兩, 黃柏(堅厚者,酒浸)1兩, 當歸(酒浸)1兩, 山藥1兩, 鎖陽(酥炙黃)7錢5分, 枸杞7錢5分, 虎脛骨(酒浸一宿,酥炙黃)7錢5分, 五味子7錢5分, 牛膝(酒洗)1兩, 熟地4兩。
強骨補精。
以煉蜜加豬脊髓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0丸,空心溫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 人參:補氣健脾,益肺生津。
- 黃耆:補氣固表,利尿消腫。
- 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山藥:補脾益肺,固腎益精。
- 鎖陽:補腎陽,益精血。
- 虎骨:補腎壯骨,強筋健腰。
- 龜板:滋陰補腎,強筋壯骨。
- 菟蕬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
- 補骨脂:溫腎助陽,強筋壯骨。
-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
- 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
- 川牛膝:補肝腎,強筋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礙胃。
- 本方有一定的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 本方含有虎骨、龜板等動物藥材,有一定肝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虎潛丸,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六。 組成:虎潛丸去知母,加人參2兩,黃耆2兩,山藥2兩,枸杞2兩,五味子1兩。 主治:痿濡而厥。
加味虎潛丸, 出處:《醫學六要》卷二。 組成:人參1兩,黃耆1兩,芍藥1兩,黃柏(堅厚者,酒浸)1兩,當歸(酒浸)1兩,山藥1兩,鎖陽(酥炙黃)7錢5分,枸杞7錢5分,虎脛骨(酒浸1宿,酥炙黃)7錢5分,五味子7錢5分,牛膝(酒洗)1兩,熟地4兩。 主治:強骨補精。主治:虛損。
加味虎潛丸, 出處:《醫統》卷八十四。 組成:人參1兩,黃耆(蜜炙)1兩,白芍藥(煨)1兩,當歸(酒洗)1兩,山藥1兩,鎖陽(酥炙)7錢半,虎骨(酥炙)7錢半,龜版(酥炙)7錢半,菟絲子(制如法)7錢半,破故紙(炒)7錢半,杜仲(薑汁炒斷絲)7錢半,五味子7錢半,牛膝(酒浸)2兩。 主治:健筋骨,補腎壯精。主治:腎脈虛數,精神短少,腰膝無力。
加味虎潛丸, 出處:《醫學正傳》卷三引丹溪方。 組成:人參1兩,黃耆1兩,芍藥(煨)1兩,黃柏(鹽酒炒)1兩,當歸(酒洗)1兩,山藥1兩,鎖陽(酥炙)7錢5分,枸杞子7錢5分,虎脛骨(酥炙)7錢5分,菟絲子(鹽酒浸3宿,細研,焙乾,入諸藥再研)7錢5分,龜版(酥炙)7錢5分,破故紙(炒)7錢5分,杜仲(薑汁拌炒絲斷)7錢5分,五味子7錢5分,牛膝(去蘆,酒洗)2兩,熟地黃4兩。 主治:壯元陽,滋腎水。主治:虛損,諸虛不足,腰腿疼痛,行步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