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補陰丸

JIA JIAN BU YI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2%
肝經 20%
脾經 16%
心經 14%
肺經 12%
胃經 6%
大腸經 3%
心包經 2%
三焦經 1%
腎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補陰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補血: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方中加入熟地黃,可補腎陰、養肝血,緩解因陰虛所致的頭暈、耳鳴、腰膝痠軟、失眠等症狀。
  2. 調和藥性:熟地黃性溫,能調和方中其他藥材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之性過重,對身體造成負擔。同時,熟地黃還能補益脾胃,增強身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

「加減補陰丸」方劑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腎壯陽: 菟絲子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壯陽固精之效。對於腎虛所致的陽痿、早洩、遺精、腰膝酸軟等症狀,有顯著的改善作用。
  2. 滋陰養血: 菟絲子亦能滋養肝腎陰血,對於陰虛血少、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將菟絲子加入「加減補陰丸」中,不僅可以補腎壯陽,同時也能滋陰養血,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腎虛症狀。

加減補陰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調經、潤腸通便之功效。此丸方主治陰虛血少,故以當歸補血,改善因血虛而引起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當歸亦具活血化瘀之效,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促進血液循環,進一步改善陰虛所致的瘀血阻滯。

因此,當歸在加減補陰丸中起著補血養血、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更全面地改善陰虛血少之症。

加減補陰丸中加入白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滋陰養血,緩解陰虛火旺: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等功效。此方以補陰為主,白芍可滋養肝血,緩解陰虛所致的燥熱、盜汗等症狀。
  2. 柔肝止痛,協調藥性: 白芍能柔肝緩急,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疼痛。方中其他藥物如熟地黃、當歸等,補陰之力較強,白芍可協調其藥性,避免過於滋膩,減緩補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腹脹、便溏等副作用。

「加減補陰丸」中加入「鎖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鎖陽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此丸方旨在補腎陰,而鎖陽的溫陽之性可溫補腎陽,有助於促進腎陰的生成,達到陰陽調和,從而更有效地補腎陰。
  2. 滋陰潤燥:鎖陽同時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改善腎陰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能更全面地改善腎陰虛的表現。

因此,鎖陽的加入,既能溫補腎陽,又能滋陰潤燥,有助於提升「加減補陰丸」的療效,使之更能針對腎陰虛症狀,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加減補陰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旨在補益陰液、調和臟腑。而其中杜仲的加入,主要是因其獨特的藥效所致。杜仲性平,味甘,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尤其對於陰虛體質的人而言,能有效地滋養陰液,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杜仲的成分中富含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杜仲苷及黃酮類,這些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從而加強營養物質的輸送,提高組織的修復能力。此外,杜仲還有助於延緩衰老,對於陰虛引起的疲勞與虛弱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在加減補陰丸中,杜仲的補益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使整體方劑在補陰的同時,能有助於增強病患的整體健康狀態,從而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這使得杜仲成為加減補陰丸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加減補陰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引血下行: 川牛膝性寒,味苦,入肝、腎經,具活血通經、引血下行的功效。加減補陰丸主治陰虛火旺,血熱妄行,故川牛膝可引血下行,清熱解毒,消除熱症。
  2. 通利關節: 川牛膝還可通利關節,舒筋活絡,對於陰虛火旺導致的腰膝痠軟、筋骨疼痛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

因此,川牛膝的加入,既能清熱解毒,又能通利關節,與加減補陰丸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滋陰降火、補腎固精的療效。

「加減補陰丸」方劑中加入補骨脂,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溫腎助陽,補益精血: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補益精血的功效。該藥可溫暖腎陽,改善腎虛陽衰引起的腰膝痠軟、肢體乏力、畏寒怕冷等症狀,同時也能補益腎精,改善腎虛導致的頭昏眼花、耳鳴、失眠等症狀。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補骨脂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熟地黃、山茱萸、茯苓等共同作用,能有效地溫腎補陽、滋陰填精,對於腎虛精虧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昏耳鳴、失眠健忘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加減補陰丸中加入枸杞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1. 滋補肝腎: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能滋補肝腎陰血,對於肝腎不足、陰虛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視力減退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益精明目: 枸杞子具有益精明目的功效,能改善視力模糊、夜盲症等問題,對於因肝腎陰虛所致的視力下降有輔助療效。

虎骨在加減補陰丸中,並非主要成分,其加入是基於其祛風濕、強筋骨的功效。虎骨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舒筋活絡、通痺止痛、強筋壯骨的功效,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痿軟、骨折損傷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在加減補陰丸中,虎骨的主要作用是輔助補腎壯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藥效,達到治療腎虛腰痛、四肢乏力的目的。

「加減補陰丸」中包含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滋陰補腎: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補腎健骨之功效。方劑中以龜板配伍其他滋陰藥材,可有效地滋補腎陰,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
  2. 涼血止血:龜板還具備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陰虛、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等症狀。在「加減補陰丸」中,龜板與其他涼血藥材相配伍,可達到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功效。

加減補陰丸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脾益腎: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三經,具有補脾益腎、滋陰潤燥之功效。它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為腎臟提供充足的精氣。同時,山藥還能滋陰潤肺,緩解陰虛火旺導致的燥熱症狀,提升機體免疫力。

2. 和中調和:加減補陰丸本身偏於滋陰,而山藥性平和,可以中和藥性,避免滋陰過度,造成脾胃虛弱等副作用。山藥的加入,也使方劑更為平和,更適合長期服用。

「加減補陰丸」中加入人參,主要是針對其 補氣生津 的功效。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 大補元氣 的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緩解虛弱乏力等症狀。同時,人參亦有 生津止渴 的功效,可以改善因陰虛所致的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等問題。

此外,人參還有 益智安神 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對於因陰虛火旺導致的神經衰弱、心煩失眠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

因此,在「加減補陰丸」中加入人參,可以有效地 補氣生津、益智安神,進一步提升藥方補陰的功效。

加減補陰丸中加入黃耆,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之功效。方劑中以黃耆補益氣虛,固護肌表,防止邪氣入侵。
  2. 增強藥效: 黃耆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機體的自我修復能力,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提高整體療效,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陰虛症狀。

加減補陰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之效。補陰丸主要用於治療腎陰不足、虛寒證候,而乾薑的溫陽作用可以溫補腎陽,改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等症狀,避免單純補陰導致寒邪內鬱。
  2. 助藥力:乾薑辛溫,能促進藥物吸收,提升補陰藥物的療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補腎陰、益精血的作用,使療效更加顯著。

總體而言,乾薑的加入是為了平衡補陰藥的寒性,促進藥效,使補陰效果更佳,達到溫陽補陰的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補陰丸 」,主治功效是:

陰虛是指身體陰液不足的狀態。陰液包括津液、血液和精液等。陰虛的人常表現為口乾咽燥、五心煩熱、盜汗、腰膝酸軟、頭髮早白、皮膚乾燥、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等。

方劑組成介紹:

  1. 中藥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2. 補骨脂: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

  3. 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4. 中藥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5.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6.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7. 枸杞: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

  8. 龜板: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養血補心。

  9. 虎骨: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

  10.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11. 人參:補氣、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12.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13.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14. 中藥的傳統代功效:補陽、補氣、補腎、通便、益精、健脾胃。

  15. 菟蕬子: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總結:

中藥方劑「 加減補陰丸 」主要成分是:熟地黃,菟蕬子,當歸,白芍,鎖陽,杜仲,川牛膝,補骨脂,枸杞子,虎骨,龜板,山藥,人參,黃耆,乾薑。具有補益肝腎陰虛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熟地8兩,菟絲子4兩(鹽酒浸一宿),當歸3兩(酒浸),白芍3兩(炒),鎖陽3兩(酥炙),杜仲2兩(炒),牛膝4兩(酒浸),破故紙1兩半,枸杞1兩半,虎骨2兩(酥炙),龜板1兩(酥炙),黃柏2兩(炒)山藥2兩,人參2兩,黃耆2兩,冬加乾薑1兩。
補陰扶陽。
上為末,豬骨髓入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0丸,空心鹽湯送下。
方中破故紙用量原缺,據《東醫寶鑒·雜病篇》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孕婦慎用。
  • 糖尿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補陰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五。 組成:熟地8兩,菟絲子4兩(鹽酒浸1宿),當歸3兩(酒浸),白芍3兩(炒),鎖陽3兩(酥炙),杜仲2兩(炒),牛膝4兩(酒浸),破故紙1兩半,枸杞1兩半,虎骨2兩(酥炙),龜闆1兩(酥炙),黃柏2兩(炒)山藥2兩,人參2兩,黃耆2兩,冬加乾薑1兩。 主治:補陰扶陽。主治:陰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