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膏

TIAN ZHU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集驗良方拔萃·續補》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脾經 19%
肺經 16%
胃經 15%
腎經 11%
心經 8%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膽經 1%
心包經 0%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天竺膏中包含大風子,主要基於其 消腫止痛、殺蟲止癢 的功效。

大風子性寒,味苦辛,入肺、胃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消腫止痛之效。天竺膏常用於治療皮膚病,如溼疹、疥瘡、癬症等,而大風子正是針對此類疾病的病因,發揮其消炎止癢、殺菌止痛的功效。同時,大風子還能促進傷口癒合,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天竺膏中加入蛇牀子,主要基於其殺蟲止癢的功效。蛇牀子性溫,味辛,歸腎、膀胱經,具有燥濕殺蟲、溫腎壯陽的功效。其揮發油中的蛇牀子素、佛手柑內酯等成分,具有較強的殺蟲作用,能有效抑制真菌、細菌的生長,同時也能緩解皮膚瘙癢。

因此,天竺膏中加入蛇牀子,可以有效治療濕疹、皮炎、陰囊濕疹等皮膚病,改善瘙癢、紅腫、丘疹等症狀。

天竺膏中加入牛蒡子,主要源於其疏散風熱、解毒消腫的功效。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胃經,能清熱解毒,散風止癢,對於外感風熱、皮膚濕疹、瘡瘍腫毒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天竺膏作為治療濕熱蘊結、瘡瘍腫毒、濕疹等症的常用藥方,而牛蒡子的加入可以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效果,有效提升療效。

天竺膏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其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的功效,針對膏方所治療的病症具有協同作用。

羌活味辛、苦,性溫,入膀胱、肝經,善於 疏散風邪,祛除濕邪,同時 通經活絡,止痛。對於風寒濕痹、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天竺膏通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病症,羌活的加入可有效 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麻木 等症狀,增強膏方療效。

天竺膏方劑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獨活味辛、苦,性溫,歸肝、腎經。其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天竺膏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疾病,獨活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祛風濕止痛效果。
  2. 疏通經絡: 獨活亦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天竺膏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藥物,與獨活共同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進一步緩解疼痛,加速疾病康復。

天竺膏中的[蓖麻子],主要用於通腸瀉熱、消腫。蓖麻子具有通腸瀉熱的作用,能夠幫助緩解便祕及腸道炎症。它還能夠消腫,對於由於腫脹引起的不適有良好效果。蓖麻子的加入能夠提升[天竺膏]的療效,促進腸道健康和消腫。

天竺膏中含有白芨,主要原因如下:

  1. 止血生肌: 白芨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經,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消腫止痛的功效。天竺膏本身以治療外傷出血、瘡瘍潰爛為主要功效,而白芨的止血生肌作用能有效配合其他藥物,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2. 清熱解毒: 白芨除了止血生肌之外,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天竺膏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白芨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使藥物更能有效地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天竺膏中添加補骨脂,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陽散寒: 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可溫陽散寒,驅除寒濕,對於因寒濕凝滯而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2. 活血止痛: 補骨脂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對於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天竺膏中加入補骨脂,有助於溫陽散寒、活血止痛,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天竺膏方劑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止痛:白芷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天竺膏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白芷的祛風止痛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病症,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2. 活血通絡:白芷還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藥效的發揮,進一步提高天竺膏治療效果。

天竺膏方劑中使用露蜂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露蜂房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清熱解毒,驅散熱毒,並能消腫止痛,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疼痛。
  2. 化瘀止血,生肌斂瘡:露蜂房亦能活血化瘀,止血生肌,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天竺膏所治療的瘡瘍、腫毒等病症,露蜂房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並有助於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露蜂房在中藥方劑天竺膏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瘀止血、生肌斂瘡等多重功效,是治療瘡瘍腫毒等病症的有效藥材。

天竺膏方劑中包含桑寄生,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肝腎,強筋骨:桑寄生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天竺膏多用於治療腰膝痠軟、筋骨疼痛等症,而桑寄生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增強藥效。
  2. 祛風濕,通經絡:桑寄生還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的作用。天竺膏中常加入其他具有祛風濕功效的藥材,桑寄生可協同作用,加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風濕痺痛。

天竺膏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解表、止痛的效果。天竺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防風可以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 防風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傷口修復和組織再生。

因此,防風作為天竺膏的組成成分,能夠發揮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有效促進傷患的康復。

天竺膏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痛、散結消腫的功效。

天南星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其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鎮痛、抗痙攣等作用。

對於天竺膏所治療的風寒濕痺、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病症,天南星的祛風止痛、散結消腫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症狀,促進瘀血消散,加速傷口癒合。

同時,天南星在方劑中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發揮協同作用,提升療效。

天竺膏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燥濕,健脾消食: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性燥烈,能燥濕化痰,理氣行氣,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消食積滯。天竺膏本身具備溫陽散寒、祛風止痛之效,而陳皮的加入則可協同藥性,增強其溫脾散寒、健脾消食之效,避免藥性過於寒涼,導致脾胃受損。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天竺膏中常含有辛辣、溫熱之品,而陳皮性溫,能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對人體造成刺激。此外,陳皮的加入還能增強藥物對腸胃的滲透性,促進藥效的吸收和發揮,進一步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

天竺膏中加入土茯苓,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解毒除濕:土茯苓性甘淡平,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除濕利關節的功效。天竺膏多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疹等疾病,而土茯苓可以有效清熱利濕,解毒消腫,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2. 疏通經絡:土茯苓能祛風濕,通經絡,對於濕熱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天竺膏中加入土茯苓,可以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天竺膏中加入木鱉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消腫止痛:木鱉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天竺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外傷腫痛等,木鱉子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木鱉子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加速傷口修復。與天竺膏中其他活血化瘀藥材相輔相成,提升藥效。

天竺膏中加入皁刺,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腫止痛:皁刺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所含皁苷類物質能有效緩解炎症反應,減輕疼痛,對於因外傷或感染引起的腫痛具有顯著療效。
  2. 活血化瘀:皁刺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淤血的吸收,有助於創傷的恢復。

因此,天竺膏中加入皁刺,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幫助治療外傷、跌打損傷等疾病。

天竺膏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疼痛,活血化瘀: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鎮痛、止痛、養血柔肝、緩中止痛的功效。天竺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白芍可有效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加速傷患恢復。
  2. 收斂止血,滋陰養血: 白芍還具有收斂止血、滋陰養血的功效。天竺膏中常加入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物,可能導致出血,白芍可起到收斂止血的作用,防止過度出血,同時滋陰養血,平衡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強。

天竺膏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天竺膏常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因此成為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溫經散寒,止痛止癢: 紅花還有溫經散寒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天竺膏中加入紅花,能有效緩解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和瘙癢,提升治療效果。

「天竺膏」方劑中使用「蒼耳子」的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止癢: 蒼耳子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止癢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皮疹等症狀,蒼耳子可有效緩解。
  2. 消腫止痛: 蒼耳子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引起的腫痛。

「天竺膏」方劑常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病,而蒼耳子的功效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病症,因此被列入方劑中。

天竺膏方劑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止嘔降逆: 半夏性溫,味辛,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天竺膏常用於治療脾胃濕熱,痰濁壅盛,出現嘔吐、反胃等症狀,半夏能有效清熱化痰,降逆止嘔,緩解不適。
  2. 化痰止咳: 半夏能化痰止咳,而天竺膏中常加入其他止咳化痰藥物,如貝母、陳皮等,半夏與之配合,能增強化痰止咳的效果,改善咳嗽、痰多等症狀。

天竺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天竺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而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淤積,加速傷口癒合。
  2. 潤燥生肌: 當歸還具有一定潤燥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創口癒合,減少疤痕形成。天竺膏中添加當歸,可以提高膏藥的療效,促進傷口快速癒合。

天竺膏中加入當歸尾,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1. 活血止痛: 當歸尾性溫,味甘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天竺膏多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當歸尾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減輕疼痛。
  2. 補血養血: 當歸尾亦具補血養血功效,可以改善因外傷導致的氣血不足,促進傷口癒合,並加速身體恢復。

因此,天竺膏中加入當歸尾,有助於活血止痛、補血養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天竺膏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天竺膏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瘡瘍等,而黃柏能有效清熱解毒,燥濕止癢,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癒目的。
  2. 殺菌止癢,促進癒合: 黃柏具有抑菌抗炎的作用,能抑制病菌繁殖,減少感染,同時還能減輕皮膚瘙癢,促進傷口癒合。對於一些伴有感染的皮膚病,黃柏能有效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惡化。

天竺膏中含有烏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 烏頭性溫,入心、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寒邪阻滯經絡,引起的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烏頭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天竺膏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烏頭在此發揮其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作用,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2. 配合其他藥物,相輔相成: 天竺膏中除了烏頭外,還包含其他藥物,如川烏、草烏、當歸、紅花等,這些藥物共同作用,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烏頭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溫經散寒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發揮協同作用,更好地治療疾病。

天竺膏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藥性: 天竺膏多用於治療外傷、腫毒等,藥性較烈,容易造成過度刺激。甘草性甘平,味甘,具有調和藥性、緩解毒性的功效,可減輕藥物對人體的刺激,避免副作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止痛等作用,可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例如,天竺膏中常加入一些有毒性或刺激性較強的藥材,甘草可以降低其毒性,並提升其抗炎效果,使治療更有效。

天竺膏中含有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通經活絡:穿山甲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散結消腫之效。天竺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而穿山甲可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幫助傷患恢復。
  2. 活血化瘀:穿山甲亦有活血化瘀之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幫助組織修復。天竺膏中常加入其他活血化瘀藥材,與穿山甲相輔相成,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天竺膏中含有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固精:杜仲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筋、強筋骨、固精止遺的作用。天竺膏作為治療腎虛腰痛、精關不固等症的方劑,杜仲的補腎固精功效能有效改善相關症狀,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2. 強筋壯骨:杜仲富含杜仲膠、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具有強筋壯骨的功效。天竺膏常用於治療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狀,杜仲的強筋壯骨作用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提升患者的活動能力。

天竺膏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天花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外邪入侵或內火上炎所致的各種炎症。
  2. 利濕消腫:天花粉同時具利濕消腫的功效,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消除水腫,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改善因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病症。

天竺膏作為治療濕熱瘡瘍的常用方劑,天花粉的加入,可以幫助清熱解毒、利濕消腫,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天竺膏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散寒: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功效。天竺膏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肢體麻木、腰膝冷痛等寒症,附子可溫暖經絡,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助陽化氣:附子能溫補腎陽,振奮陽氣,促進氣血運行,對於寒濕凝滯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可起到改善作用。天竺膏中往往配合其他溫陽散寒藥物,共同發揮溫補陽氣、化解寒濕的作用。

天竺膏中的[鉛丹],主要用於解毒、消腫。鉛丹具有解毒作用,能夠清除體內的毒素,並且對於消腫有良好效果。鉛丹的加入能夠增強[天竺膏]的療效,提升其對於毒素和腫塊的治療效果。然而,鉛丹的使用需謹慎,過量或不當使用可能引起毒性。

天竺膏中加入生薑,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吐的功效。天竺膏多用於治療寒邪客胃引起的腹痛、嘔吐等症,生薑的加入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症狀。
  2. 調和藥性: 天竺膏中多含有寒涼藥物,生薑的加入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寒涼藥物過於寒涼,損傷脾胃。同時,生薑的辛味還可以增強藥效,促進藥物吸收。

天竺膏方劑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毒消腫: 蔥白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消腫、散寒止痛的功效。天竺膏多用於治療外傷感染、腫痛等症,蔥白可配合其他藥材,增強解毒消腫的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2. 引藥入經: 蔥白氣味辛烈,能引藥入經,使其藥力更好地發揮作用。天竺膏中往往含有多種藥材,蔥白作為引藥,可促進藥效的吸收和傳導,提高治療效果。

天竺膏中加入雞蛋,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提高藥效: 雞蛋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可以作為藥物載體,幫助藥物更有效地滲透肌膚,提高藥效。
  2. 促進癒合: 雞蛋蛋白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具有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的作用,可幫助治療皮膚病,減輕炎症。

此外,雞蛋的營養價值高,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營養,增強體質,有助於疾病恢復。因此,天竺膏中加入雞蛋,不僅能提高藥效,還能促進癒合,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

天竺膏方劑中加入麻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藥效: 麻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藥物滲透吸收,增強藥效。同時,麻油可潤滑肌膚,有助於藥物更好地接觸病竈。
  2. 輔助作用: 麻油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能輔助治療皮膚病。此外,麻油的粘性可以讓藥膏更好地附着在患處,延長藥效,並能保護皮膚,防止感染。

總之,麻油在天竺膏方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增強藥效,還可以輔助治療,提高療效。

天竺膏方劑中加入柳枝,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 柳枝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天竺膏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腫痛等症,柳枝的清熱解毒作用能輔助其他藥材消炎止痛,促進瘡瘍的癒合。
  2. 消腫止痛: 柳枝還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紅腫疼痛。在治療瘡瘍、腫痛等症時,柳枝的消腫止痛作用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減輕患者的痛苦。

天竺膏中加入槐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槐枝性寒,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天竺膏用於治療瘡瘍腫毒,槐枝能夠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輔助主藥發揮更強的治療效果。
  2. 活血化瘀,消散瘀血: 槐枝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對於瘡瘍腫毒導致的局部瘀血腫脹,槐枝能夠幫助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天竺膏中加入桑枝,主要是因為桑枝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1. 疏風通絡:桑枝性味苦寒,入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通利關節的作用。天竺膏多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桑枝可幫助藥物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清熱解毒:桑枝亦能清熱解毒,可消腫止痛。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紅腫、瘡瘍等,桑枝能配合其他藥物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天竺膏中加入桑枝,可以增強藥物的疏風通絡、清熱解毒作用,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天竺膏:一種傳統中醫方劑

天竺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多種功效,包括:

  • **心痛:**胸痛,心絞痛。
  • **瘧疾:**間歇性發作的急性傳染病,由瘧蚊叮咬傳播。
  • **五勞七傷:**過度勞累、精神緊張、憂思過度等引起的疾病。
  • **筋骨疼痛:**肌肉、關節疼痛。
  • **腰膝軟弱:**腰部、膝蓋無力。
  • **左癱右瘓:**左側或右側肢體癱瘓。
  • **手足麻木:**手腳麻木。
  • **筋脈拘攣:**肌肉、筋脈痙攣。
  • **受寒泄瀉:**因受寒引起的腹瀉。
  • **痰喘咳嗽:**痰多、呼吸急促、咳嗽。
  • **胃氣疼痛:**胃痛。
  • **偏正頭風:**偏頭痛。
  • **遺精赤白濁:**男性遺精,精液中有紅色或白色分泌物。
  • **赤白帶下:**女性陰道分泌物中有紅色或白色分泌物。
  • **月經不調:**月經週期異常。
  • **血疝崩漏:**子宮出血。
  • **疝氣:**腹股溝或其他部位的組織或器官突出。
  • **走氣疼痛:**腹部疼痛,伴有腹脹、排氣等症狀。
  • **寒熱腳氣:**腳氣病。
  • **無名腫毒:**不明原因的腫脹和膿腫。
  • **諸般惡瘡乳患:**各種皮膚疾病和乳腺疾病。
  • **跌打損傷:**跌打扭傷。
  • **積滯痞塊:**消化不良,腹部有硬塊。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天竺膏由多種中藥組成,每種中藥材都有其獨特的藥效,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總結

天竺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多種功效,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其組成中藥材種類繁多,每種中藥材都有其獨特的藥效,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在使用天竺膏時,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有效地使用。

傳統服藥法


大風子4錢,蛇床子4錢,牛蒡子4錢,川羌活3錢5分,獨活3錢5分,蓖麻子4錢,白練皮3錢5分,白及3錢5分,破故紙3錢5分,白芷3錢,蜂房1個,桑寄生3錢5分,防風3錢5分,南星3錢5分,陳皮3錢,土茯苓4錢,木鱉4錢,皂角刺3錢5分,白芍3錢5分,紅花3錢5分,蒼耳子4錢,川烏3錢5分,半夏3錢5分,歸身4錢,歸尾3錢,黃柏3錢,草烏5錢,甘草節3錢,穿山甲3錢5分,杜仲3錢5分,天花粉3錢,附子3錢,黃丹26兩,薑汁2兩,蔥汁1兩,頭髮2兩(用雞蛋清洗淨),麻油5斤,桃柳1兩,槐桑1兩,棗枝1兩。
以上各藥即入油內浸五日後,入鍋煎,撈起諸藥濾乾,將藥磨末,入油再煎,外加上肉桂3錢,麝香7分5釐,雄黃3錢,冰片3錢,蘇合油2兩,乳香3錢,白豆蔻3錢 木香3錢,沒藥3錢,丁香3錢,三蠶沙3錢,阿魏3錢5分。上藥各為極細末,入油煎膏,滴水成珠便好。所有三蠶沙、阿魏(煎)、黃丹收用。
一、治遠年近日心痛,貼中脘穴;二、治大小瘧疾,貼肺腧穴;三、治五勞七傷,遍身筋骨疼痛,腰膝軟弱,貼2膏盲穴、2腎腧穴、2三里穴;四、治左癱右瘓,手足麻木,筋脈拘攣,貼2肩井穴
凡大熱火症以及孕婦忌貼此膏。
方中白練皮,《膏藥方集》作「白鮮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天竺膏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使用。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關疾病


咳血遺精子宮崩漏心臟病心臟痛月經不調氣喘心絞痛陰道炎肺結核前列腺炎腳氣病瘧疾麻痺腹股溝疝氣白帶心內膜炎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心肌梗塞

相同名稱方劑


天竺膏, 出處:《集驗良方拔萃·續補》。 組成:大風子4錢,蛇床子4錢,牛蒡子4錢,川羌活3錢5分,獨活3錢5分,蓖麻子4錢,白練皮3錢5分,白及3錢5分,破故紙3錢5分,白芷3錢,蜂房1個,桑寄生3錢5分,防風3錢5分,南星3錢5分,陳皮3錢,土茯苓4錢,木鱉4錢,皂角刺3錢5分,白芍3錢5分,紅花3錢5分,蒼耳子4錢,川烏3錢5分,半夏3錢5分,歸身4錢,歸尾3錢,黃柏3錢,草烏5錢,甘草節3錢,穿山甲3錢5分,杜仲3錢5分,天花粉3錢,附子3錢,黃丹26兩,薑汁2兩,蔥汁1兩,頭發2兩(用雞蛋清洗淨),麻油5斤,桃枝1兩,柳枝1兩,槐枝1兩,桑枝1兩,棗枝1兩。 主治:心痛,瘧疾,五勞七傷,筋骨疼痛,腰膝軟弱,左癱右瘓,手足麻木,筋脈拘攣,受寒泄瀉,痰喘咳嗽,胃氣疼痛,偏正頭風,遺精赤白濁,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血疝崩漏,疝氣,走氣疼痛,寒熱腳氣,無名腫毒,諸般惡瘡乳患,跌打損傷,積滯痞塊等。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