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茵陳五苓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健脾燥濕:蒼朮性溫燥,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燥濕之功。茵陳五苓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脾虛水停所致的症狀,如黃疸、水腫、腹瀉等。蒼朮的加入,可助茵陳蒿、澤瀉等藥物利水滲濕,並健脾燥濕,使水濕之邪得以排出,脾胃功能得以恢復。
- 配伍增效:蒼朮與其他藥物如茯苓、豬苓等配伍,可增強利水滲濕之效。蒼朮能燥濕健脾,茯苓能利水滲濕,豬苓能利水通淋,三者相合,共同發揮利水滲濕之效,使水濕之邪得以徹底清除。
茵陳五苓湯中加入赤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 赤茯苓性甘淡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燥濕的功效。五苓散以利水滲濕為主,茵陳則偏於清熱利濕,加入赤茯苓可以加強利水滲濕的作用,使濕邪更易排出。
- 健脾和中: 赤茯苓能健脾益氣,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液代謝。茵陳五苓湯常用於治療濕熱蘊脾所致的腹瀉、小便不利等症,加入赤茯苓可起到健脾和中、調理脾胃的作用,使利水滲濕的效果更佳。
茵陳五苓湯中加入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豬苓性平,味甘,歸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以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水腫等症狀。茵陳五苓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脾虛水停引起的症狀,而豬苓的利水滲濕作用能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更佳的療效。
2. 健脾利濕:豬苓不僅利水滲濕,同時也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液代謝,進一步幫助消除水腫,並改善因脾虛引起的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
茵陳五苓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茵陳五苓湯以茵陳蒿、豬苓、澤瀉等藥材組成,主要針對濕熱內蘊、脾虛濕困所致的疾病,而澤瀉則可有效利水滲濕,將體內濕熱之邪排出體外,有助於緩解病症。
- 健脾利濕: 澤瀉還具有健脾利濕之功效,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虛濕困所造成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茵陳五苓湯中加入澤瀉,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健脾利濕、消腫止痛的效果。
茵陳五苓湯的組成中,包含肉桂,主要原因如下:
- 溫陽散寒,助脾胃運化: 五苓散本身偏於利水滲濕,對於陽氣不足、脾胃虛寒者,可能造成寒濕內困,加肉桂溫陽散寒,助脾胃運化水濕,使水濕代謝更順暢。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茵陳五苓湯中,茵陳蒿、澤瀉、豬苓等藥物偏寒涼,肉桂溫陽,能中和藥性,避免寒涼傷脾胃,同時也增強藥物利水滲濕的功效,提高整體療效。
茵陳五苓湯中的茵陳蒿,其加入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 利溼退黃: 茵陳蒿性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溼、退黃解毒的功效。方中因濕熱蘊結,導致黃疸,茵陳蒿可清熱利溼,疏肝解鬱,從而達到退黃的效果。
二、 健脾利水: 茵陳蒿亦可健脾利水,與五苓散中的茯苓、豬苓、澤瀉、白朮協同作用,共奏利水消腫之效。
茵陳五苓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黃疸、水腫等症狀。此方由茵陳蒿、澤瀉、豬苓、白朮、桂枝等多種草藥組成,其中亦包含車前草。車前草味甘、性寒,歸肝、腎、膀胱經,具有利尿通淋、清熱明目、化痰止咳之效。在茵陳五苓湯中加入車前草,主要是取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能。
黃疸等病症常伴隨濕熱內蘊,導致小便不利、身體浮腫。車前草能夠增強人體的排尿功能,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及毒素,從而減輕腫脹和改善黃疸。此外,由於車前草具有良好的清熱作用,對於因濕熱所致的目赤、咽喉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在茵陳五苓湯中使用車前草,能夠與其他草藥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清熱利濕、退黃消腫的目的。
茵陳五苓湯中含有木通,主要原因如下:
- 利水滲濕: 木通性寒,味甘苦,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功效,可協助茵陳蒿、茯苓、澤瀉等藥物,有效祛除體內濕熱,改善水腫。
- 疏通水道: 木通能通利水道,促進尿液排出,有助於解除因濕熱阻滯所致的排尿不暢、小便不利等症狀,與五苓散中的白朮、豬苓等藥物協同作用,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因此,木通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茵陳五苓湯的利水滲濕功效,還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茵陳五苓湯中加入柴胡,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一、疏肝理氣,調和脾胃:柴胡性微寒,入肝膽經,能疏肝解鬱,和解脾胃。茵陳五苓湯中,茵陳蒿、茯苓、豬苓、澤瀉等藥材利濕化濁,但可能損傷脾胃,柴胡加入能起到協調脾胃,防止藥物過於寒涼傷脾的作用。
二、清熱利濕,解表退熱:茵陳五苓湯主治濕熱內蘊,但若兼有表證,則柴胡可清熱解表,助濕熱之邪從表而解。柴胡亦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配合其他藥物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茵陳五苓湯
茵陳五苓湯是中醫中藥的經典方劑之一,源自《傷寒論》,由蒼朮、赤茯苓、豬苓、澤瀉、肉桂、茵陳蒿、車前草、木通、柴胡組成,主治吃東西即飢餓,身體顏色發黃且有寒熱的黃疸。
蒼朮
蒼朮,性味辛、苦、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搭配使用,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瀉痢等症。
柴胡
柴胡,性味苦、微寒,入肝、膽經,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此外,柴胡還有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的功效。
車前草
車前草,性味甘、寒,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等功效。車前草清熱瀉火,尤善瀉肝火、腎火、膀胱火,可緩解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治療泌尿系統感染。
木通
木通,性味辛、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它可治療溫熱病、熱淋澀痛、月經不調、閉經、痛經、乳汁不通、膿瘡、膿腫、瘡癤、乳癰、腎臟病水腫、急性腎炎小便不利、濕熱癃閉、淋病、婦女經閉及乳閉等症。
肉桂
肉桂,性味甘、辛、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茵陳蒿
茵陳蒿,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它可治療濕溫、濕疹、濕瘡等疾患;退熱、退黃、縮肝等症狀;治療下焦濕熱瘙癢、足脛跗腫和濕瘡流水;具有止癢的作用。
澤瀉
澤瀉,性味甘、寒,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澤瀉能通行小便,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疾病。澤瀉能清熱利尿,是中醫學中之澀精止遺要藥,主治遺精、早洩等男性疾病。
豬苓
豬苓,性味甘、淡,平,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其中,利水消腫為其主要功效,可治療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等證。此外,豬苓還能保護肝臟,調節體內水液代謝,緩解口渴、口乾等症狀,促進腸道蠕動,增加腸道吸收,從而止瀉。
總結
茵陳五苓湯是中醫中藥的經典方劑之一,由蒼朮、赤茯苓、豬苓、澤瀉、肉桂、茵陳蒿、車前草、木通、柴胡組成,主治吃東西即飢餓,身體顏色發黃且有寒熱的黃疸。該方劑以蒼朮、赤茯苓、豬苓、澤瀉為主藥,共同發揮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的作用,緩解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肉桂、茵陳蒿、車前草為輔藥,具有清熱退黃、平肝息風的功效,輔助治療黃疸;柴胡、木通則具有疏肝解鬱、利尿通淋的作用,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和毒素。
傳統服藥法
蒼朮2錢,赤苓2錢,豬苓2錢,澤瀉2錢,官桂1錢,茵陳5錢,車前1錢5分,木通1錢5分,柴胡1錢5分。
若傷酒,加乾葛2錢,燈草1捻。
連服,以小便清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茵陳五苓湯, 出處:《嵩崖尊生》卷十一。 組成:蒼朮2錢,赤苓2錢,豬苓2錢,澤瀉2錢,官桂1錢,茵陳5錢,車前1錢5分,木通1錢5分,柴胡1錢5分。 主治:食即饑,身黃寒熱之黃疸。
茵陳五苓湯, 出處:《醫宗說約》卷三。 組成:茵陳、澤瀉、豬苓、茯苓、山梔、木通、白朮、山楂、枳實、甘草、陳皮、滑石、薑、棗、燈心。 主治:清濕熱,利小便。主治:脾虛胃不實,水谷濕熱相鬱,蒸發爲黃疸,腸滿溺黃,遍身黃,眼珠指甲俱金色。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