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草丹
ER CAO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極寒 (0.04)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腎經 28%
大腸經 14%
小腸經 14%
膀胱經 14%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二草丹」方劑中包含「旱蓮草」,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 涼血止血:旱蓮草性寒,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因熱毒上炎或陰虛火旺導致的出血症狀,如鼻出血、咯血、尿血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滋陰補腎:旱蓮草亦具滋陰補腎的功效。對於腎陰不足,出現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盜汗等症狀,旱蓮草可以起到滋陰補腎的作用。
「二草丹」方劑的組成,旨在通過旱蓮草的涼血止血和滋陰補腎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二草丹方劑中包含車前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 車前草性寒味甘,具清熱利濕、止瀉止咳之效。二草丹常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尿路感染、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而車前草的清熱利濕作用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病症。
- 利尿通淋: 車前草能促進尿液排泄,有助於排除體內濕熱,因此可以改善尿頻、尿痛、小便不暢等症狀。二草丹中加入車前草,可加強其利尿通淋之效,有助於治療尿路感染等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二草丹主治「溺血」,即小便中混有血液的症狀。古代醫家認為溺血多與下焦濕熱、陰虛火旺或脾腎不固有關,此方以清熱涼血、利濕止血為主要作用。
組成與邏輯推理
金陵草(旱蓮草):
- 性味甘酸寒,歸腎、肝經。
- 傳統功效為滋陰涼血、止血,常用於陰虛血熱之出血證,如尿血、衄血等。其汁液色黑,中醫理論認為黑色入腎,能固攝下焦,改善腎陰不足導致的血不循經。
車前草:
- 性味甘寒,歸肝、腎、膀胱經。
- 傳統功效為清熱利尿、涼血解毒,善於通利水道而泄下焦濕熱。其利尿作用可引熱下行,減輕膀胱濕熱灼絡導致的溺血。
治療原理與組方邏輯
- 協同清熱止血:兩藥皆性寒,合用增強清熱涼血之效,旱蓮草偏滋陰止血,車前草偏通利濕熱,一收一利,既能止血,又防留瘀。
- 標本兼顧:旱蓮草補益肝腎之陰,車前草清泄膀胱濕熱,既能治標(止血),又可調本(陰虛濕熱)。
- 用法特點:搗汁生用,保留藥材寒涼之性,增強清熱效力;空腹服用,使藥力直達下焦,針對溺血病位。
此方簡潔,針對溺血屬濕熱夾陰虛者,體現古代方劑「藥簡效專」的特點。
傳統服藥法
金陵草(即旱蓮草)、車前草各等分。
搗汁。
每空心服3杯。愈乃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腎絲球腎炎血尿
相同名稱方劑
二草丹,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組成:金陵草(即旱蓮草)、車前草各等分。 主治:溺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