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陽化濕湯

SHENG YANG HUA S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肝經 15%
腎經 13%
肺經 13%
膀胱經 11%
心經 7%
胃經 7%
大腸經 5%
小腸經 1%
三焦經 1%
膽經 1%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蒼朮,主要源於其 燥濕健脾 的功效。

蒼朮味辛性溫,能 燥脾濕化濕濁, 並且 升舉陽氣。 升陽化濕湯主要用於治療脾陽虛弱,濕邪困脾所致的 脘腹脹滿、食慾不振、肢體倦怠、大便溏薄 等症狀。 蒼朮入脾經,可健脾燥濕化解脾胃濕邪,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升陽化濕,健脾止瀉的作用。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的功效。升陽化濕湯旨在治療脾陽不足,濕濁內停所致的症狀,白朮可補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並燥濕化痰,消除濕濁。
  2. 配伍增效:升陽化濕湯中其他藥材,如蒼朮、陳皮等,也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白朮與之配伍,可起到相輔相成、增強療效的作用。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升陽化濕湯用於治療濕熱內蘊所致的脾胃氣虛、濕重困脾等症,而黃柏可清泄脾胃濕熱,有助於化解濕邪,恢復脾胃功能。
  2. 兼顧腎氣: 升陽化濕湯除了化濕外,也注重脾腎兩虛的整體調理。黃柏入腎經,能補腎固精,並能清瀉腎熱,既能改善脾腎虛弱,又能防止濕熱下注,達到整體調和之效。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化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升陽化濕湯主治脾陽不足,濕邪內停所致的症狀,茯苓可以幫助健脾益氣,利水滲濕,促進體內濕氣的排出,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2. 利水滲濕: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以幫助去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升陽化濕湯中加入茯苓,可以加強利水滲濕的效果,進一步促進濕邪的排除。

總之,茯苓在升陽化濕湯中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脾陽不足、濕邪內停所致的症狀,促進脾胃功能恢復,達到化濕利水、升陽健脾的目的。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赤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利水滲濕: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可健脾燥濕,化解濕邪,改善濕阻脾胃、水濕停滯所導致的腹脹、納呆、便溏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提升升陽化濕的療效。
  2. 健脾益氣:赤茯苓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液代謝,有利於濕邪的排出,配合其他藥物,更有效地改善脾胃虛弱、氣虛乏力等症狀,使升陽化濕的效果更加顯著。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升陽化濕湯旨在化解濕邪,而黃芩可以清熱利濕,抑制濕邪的滋生,配合其他藥物,達到祛濕的效果。
  2. 抑菌止瀉: 黃芩對多種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對於濕熱蘊結導致的腹瀉,黃芩可以起到止瀉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抑制細菌的繁殖,防止病情加重。

總而言之,黃芩在升陽化濕湯中起到了清熱燥濕、抑菌止瀉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助陽氣升發: 防風味辛、性微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解表的作用。升陽化濕湯主要用於治療脾陽虛弱、水濕內停所致的症狀,防風有助於疏散表寒,促進陽氣升發,利於脾胃運化水濕。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功效: 升陽化濕湯中還含有茯苓、白朮、蒼朮等燥濕健脾藥,防風與之搭配,可增強其燥濕之力,更有效地祛除水濕,使脾陽得以恢復。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濕利水: 防己味苦性寒,具有祛濕利水、解表退熱的功效。升陽化濕湯針對的是脾陽不足、濕濁內阻導致的症狀,防己可協助清除體內濕氣,促進水液代謝,改善脾胃運化功能。
  2. 疏散風寒: 防己亦有疏散風寒的作用。若患者兼有風寒表證,防己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解表散寒之效。

綜上所述,防己在升陽化濕湯中既能祛濕利水,又能疏散風寒,有助於改善脾陽不足、濕濁內阻的病症,提高藥效。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固本,升陽化濕: 杜仲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壯腰、強筋骨、益精血的功效。此湯藥主要用於脾陽虛弱,濕邪困脾,導致消化不良、水腫、倦怠等症狀。杜仲補腎固本,可增強脾胃陽氣,有助於化濕利水,從根本上改善病症。
  2. 扶正祛邪,協同其他藥物: 杜仲與其他藥物,如茯苓、白術、蒼朮等,共同作用,可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杜仲的補腎作用可以強化脾胃,有利於其他藥物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瀉熱除煩之功效。升陽化濕湯針對濕濁內停、脾陽不振的證型,而澤瀉能幫助利水滲濕,將體內積聚的濕氣排出,減輕脾胃負擔,有助於提升脾陽功能。
  2. 通竅利尿: 澤瀉兼具通竅利尿之效。濕濁內停常會導致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澤瀉可通利水道,促進尿液排泄,消除水腫,改善濕邪阻滯所造成的諸多不適。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理氣燥濕: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升陽化濕湯常用於治療脾陽不振,濕邪困脾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納呆食少、四肢倦怠等症。陳皮可以理氣化濕,幫助脾胃運化,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狀。
  2. 行氣降逆:陳皮還有行氣降逆的作用。升陽化濕湯中的其他藥物如蒼朮、白朮等,也具有燥濕健脾的作用,但可能容易引起氣機上逆,出現口乾、咽燥等症狀。陳皮的理氣作用可以防止藥物上逆,使藥物更加平和地發揮作用。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香附,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氣味辛散,能行氣解鬱,疏肝理氣,對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疼痛,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升陽化濕湯常用於脾胃氣虛、濕邪困脾所致的脘腹脹滿、納呆食少等症,香附加入後,能更好地疏通氣機,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
  2. 理氣健脾,化濕止瀉:香附入脾經,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促進脾胃運化,幫助消化吸收。同時,香附亦有化濕止瀉的作用,能針對濕邪困脾所致的腹瀉,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遠志,主要考量其 醒脾開胃、安神益智 的功效。

方劑以 升陽化濕 為主,但濕邪困脾,可致脾失健運,影響食慾,甚至出現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狀。遠志性味苦辛,入心、脾經,能 醒脾開胃,增進食慾,同時安神益智,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狀,有助於脾胃功能恢復,配合其他藥材更能 提升化濕效果,達到整體療效。

升陽化濕湯中加入車前草,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車前草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能清熱利尿,消腫解毒。對於濕熱蘊結,水濕停滯所致的脘腹脹滿、小便不利、水腫等症,均有較好療效。

升陽化濕湯主治脾陽不足,濕邪困脾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泄瀉、肢體困重等症。車前草加入方劑中,可助於利水滲濕,消解濕熱,進而改善脾陽不足,達到化濕升陽之效。

主治功效


升陽化濕湯

成分:

  • 蒼朮
  • 白朮
  • 黃柏
  • 茯苓
  • 赤茯苓
  • 黃芩
  • 防風
  • 防己
  • 杜仲
  • 澤瀉
  • 陳皮
  • 香附
  • 遠志
  • 車前草

功效:

  • 懷孕時受到濕氣侵襲,腳背腫脹,腰部沉重,全身骨節疼痛並且感到下墜;
  • 濕症長期不愈導致身體產生熱氣,變成黃疸;
  • 眼皮腫脹,腰部沉重,無法彎腰伸展,好像坐在水中一樣,嚴重者會導致腹部脹痛,胎兒腐爛。

藥方組成介紹: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車前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遠志:**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

總結:

升陽化濕湯是一種中藥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懷孕時受到濕氣侵襲,腳背腫脹,腰部沉重,全身骨節疼痛並且感到下墜;濕症長期不愈導致身體產生熱氣,變成黃疸;眼皮腫脹,腰部沉重,無法彎腰伸展,好像坐在水中一樣,嚴重者會導致腹部脹痛,胎兒腐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蒼朮、白朮、黃柏、茯苓、赤苓、黃芩、防風、防己、杜仲、澤瀉、廣皮、香附、遠志、車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升陽化濕,利水消腫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黃疸黃熱病皮膚顏色發黃腰部感覺沉重

相同名稱方劑


升陽化濕湯, 出處:《陳素底婦科補解》卷三。 組成:蒼朮、白朮、黃柏、茯苓、赤苓、黃芩、防風、防己、杜仲、澤瀉、廣皮、香附、遠志、車前。 主治:妊娠受濕,足跗腫,腰重,遺體骨節疼痛下墜;或濕久生熱,變成黃疸;或眼胞腫而腰重不能屈伸,如坐水中,甚則腹脹胎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