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湯

QU S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五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3%
脾經 16%
膀胱經 13%
心經 10%
肝經 10%
肺經 10%
胃經 6%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大腸經 3%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祛濕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原因有二:

一、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它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將濕氣排出體外,達到祛濕的目的。

二、健脾利濕: 澤瀉味甘,能健脾益氣,並能利濕化痰,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從而提升機體抵抗濕邪的能力,使濕氣不易入侵。

因此,澤瀉在祛濕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能直接利水滲濕,又能增強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更好的祛濕效果。

「祛濕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濕熱之邪易困脾胃,導致濕重、脾虛,黃柏可清熱燥濕,使濕邪得以排出,改善脾胃功能。
  2. 瀉火除濕:若濕熱兼有內熱,則黃柏可清瀉內熱,並同時燥濕,達到瀉火除濕的效果,從而解除濕熱困脾之症狀。

因此,黃柏在「祛濕湯」中發揮著清熱燥濕、瀉火除濕的功效,有助於消除濕邪,改善身體狀態。

祛濕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濕邪困脾,則脾失健運,水濕停聚,形成水腫、痰飲等症狀。茯苓能利水滲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改善濕邪困脾的症狀。
  2. 健脾益氣: 茯苓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弱則運化水濕能力下降,容易導致濕邪內侵。茯苓能補益脾氣,提高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本上改善濕邪困脾的症狀。

「祛濕湯」中加入「木通」的原因主要有二:

  1. 利水通淋: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利水通淋之效。濕邪阻滯,常導致小便不利,甚至水腫等症。木通可幫助利尿排泄,將體內積聚的濕氣排出,緩解濕邪帶來的病症。
  2. 清熱解毒:木通亦具清熱解毒功效,可清泄膀胱濕熱,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小便澀痛、淋漓不盡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故祛濕湯中加入木通,有助於利水通淋、清熱解毒,達到祛濕的目的。

「祛濕湯」中加入「防己」的主要原因有二:

  1. 利水滲濕: 防己性味辛涼,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將體內過多的水分排出,達到祛除濕氣的效果。對於濕邪困阻經絡,導致身體水腫、四肢沉重等症狀,防己能有效改善。
  2. 解表散寒: 防己除了利水滲濕外,還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對於因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感冒、發熱、頭痛等症狀,防己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在祛濕湯中加入防己,能更全面地治療濕邪引起的各種症狀。

祛濕湯中包含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燥濕健脾:蒼朮性溫燥,入脾經,具有燥濕化痰、健脾利水之功。濕邪困脾,脾失健運,易導致水濕內停,形成痰飲、水腫等症狀。蒼朮能燥濕健脾,促進脾氣運化,利水消腫,祛除體內濕邪。
  2. 升陽散寒:蒼朮性溫,能升陽散寒,有助於祛除體內寒濕。濕邪阻滯經絡,易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肢體痠麻、疼痛等症狀。蒼朮升陽散寒,疏通經絡,有助於改善寒濕所致的病症。

「祛濕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腰,利水消腫: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其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利水消腫的功效。濕邪多困脾腎,導致水濕停滯,而杜仲能補腎固本,利水滲濕,有助於化解水濕,改善水腫等症狀。
  2. 溫陽化濕,健脾益氣:濕邪阻滯易傷脾陽,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杜仲性溫,能溫陽化濕,同時又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濕邪排出體外。

因此,在「祛濕湯」中加入杜仲,既能補腎利水,又能溫陽化濕,有助於全面祛除濕邪,改善身體狀況。

祛濕湯中加入補骨脂,主要是因為補骨脂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溫陽燥濕: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能溫腎陽、燥脾濕,對於脾腎陽虛、濕氣過盛所致的肢體沉重、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 祛風止癢:補骨脂還具有祛風止癢的效果,對於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在祛濕湯中加入補骨脂,可以有效地提高方劑的溫陽燥濕、祛風止癢功效,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祛濕湯

組成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補骨脂: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

主治

濕熱引起的腰痛,沉重墜脹,就像腰上掛了幾千個銅錢一樣。

功效

祛濕、清熱、利尿、止痛。

用法

口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禁忌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禁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注意事項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服藥期間應多喝水,以促進藥物吸收。
  • 服藥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

總結

祛濕湯是由澤瀉、黃柏、茯苓、木通、防己、蒼朮、杜仲和補骨脂組成的一種中藥方劑。它具有祛濕、清熱、利尿、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腰痛。

傳統服藥法


澤瀉1錢,黃柏1錢,白茯苓1錢,木通1錢,防己1錢6分,蒼朮1錢6分,杜仲1錢6分,破故紙1錢6分。
加生薑3片,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陰虛陽亢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腰骶痛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祛濕湯, 出處:《玉案》卷五。 組成:澤瀉1錢,黃柏1錢,白茯苓1錢,木通1錢,防己1錢6分,蒼朮1錢6分,杜仲1錢6分,破故紙1錢6分。 主治:濕熱腰痛,重墜如帶數千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