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現代功效
1. 抗菌消炎
香菇作為藥食同源的珍貴食材,其在抗菌消炎方面的藥理功效,主要歸因於內含的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香菇多醣體(Lentinan)和香菇嘌呤核苷是兩大關鍵活性物質。
香菇多醣體是一種高效能的多糖類化合物,它能顯著增強人體的整體免疫功能。透過激活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及自然殺手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活性,香菇多醣體能夠強化機體識別並清除外來病原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直接抑制多種細菌與病毒的複製與繁殖,從分子層面干預病原體的生命週期,這對於預防和輔助治療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義,能有效幫助身體抵抗細菌和病毒的入侵。
另一方面,香菇中富含的香菇嘌呤核苷則展現出卓越的抗炎活性。這種成分能夠精準地干預體內的炎症反應路徑,透過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等)的釋放,或調控炎症介質的合成與作用,從而有效緩解組織的紅、腫、熱、痛等症狀。它能從源頭上減少炎症因子的產生,達到抑制炎症進程的效果。
綜合來看,香菇憑藉香菇多醣體提升免疫、直接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以及香菇嘌呤核苷抑制炎症反應的功效,共同協同作用,使其在面對感染和炎症時,能展現出顯著的抗菌消炎潛力。
2. 保肝利膽
香菇的藥理功效在保肝利膽方面展現多重面向。其所蘊含的多醣體與多酚類物質,是肝臟健康的關鍵守護者,能有效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對於預防及治療多種肝臟疾病具有積極作用。
深入分析,香菇中豐富的β-葡聚糖,作為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對於體內膽固醇的調節扮演重要角色。它能顯著降低血中膽固醇水平,同時減少膽汁酸在腸道的再吸收,間接從源頭協助肝臟減輕負擔。此外,香菇特有的香菇多醣,具備直接刺激膽汁分泌的能力,促進膽汁酸的排出,這不僅有助於進一步降低血清膽固醇,對於減少膽囊炎及膽結石的發生風險亦有其潛在效益。
在肝臟保護方面,香菇的功效更為全面。它富含維生素B族和礦物質硒,這些成分協同作用,能顯著提升肝臟的抗氧化能力,保護肝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更值得關注的是,香菇中的多醣體和三萜類化合物,被證實具有抑制肝纖維化發展及阻礙肝癌細胞增長的作用,為肝臟健康提供了深層次的防護。對於脂肪肝問題,香菇同樣展現其獨特價值。其所含的β-葡聚糖能有效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的積聚,從而有助於改善脂肪肝的症狀,為肝臟代謝功能提供良好的支持。
3. 降血糖
香菇,作為一種普遍食用的菇類,其在調節血糖方面的潛在藥理功效受到關注。香菇中豐富的多糖類物質被視為關鍵活性成分,它們能有效調節血糖水平,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及相關代謝性疾病。具體而言,香菇多糖被發現能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這是降低血糖的核心機制之一。同時,香菇多糖亦能顯著降低餐後血糖的飆升。
此外,香菇所含的β-葡聚糖在延緩血糖升高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此類物質能夠有效抑制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從而減緩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進而平穩餐後血糖波動。香菇的另一個組成部分——蛋白質,也被認為能協助胰島素更有效地發揮作用,提升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優化血糖調控機能。
膳食纖維在香菇降血糖機制中亦不可或缺。其特性使其能有效延緩胃部排空速率,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時間延長,自然減緩了葡萄糖的吸收過程。這種間接抑制葡萄糖吸收的方式,使得餐後血糖的增幅得以降低。綜合來看,香菇透過多種活性成分和生理機制,從胰島素分泌、葡萄糖吸收抑制、到胃排空速度的調節,共同作用於血糖的穩定與控制。
4. 降血脂
香菇在降血脂方面具有多重藥理作用。其所含的活性化合物與豐富多醣體,能有效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並促進脂質代謝,對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具有重要意義。
具體而言,香菇內的多醣體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關鍵成分。β-葡聚糖則透過促進膽汁酸排泄,顯著減少腸道對膳食膽固醇的吸收。同時,膳食纖維也扮演重要角色,能吸附並減少膽固醇的吸收,有效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
此外,香菇中的香菇嘌呤(Eritadenine)具抑制血小板聚集之效,有助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硒元素作為抗氧化劑,能保護血管免受損傷。維生素C亦能協同降低血清膽固醇,共同改善血液中的脂質狀況。這些多元且協同的生物活性成分,使香菇成為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的營養來源。
5. 提升免疫力
香菇在提升人體免疫力方面展現顯著藥理功效。其核心活性成分為豐富的多糖類物質,尤其以香菇多糖(Lentinan)最受關注。這些多糖能夠顯著增強整體免疫功能,透過多種機制提升機體抵抗力。
具體而言,香菇多糖能促進白細胞的生成與活性,有效強化機體對抗感染的能力,從而有助於預防疾病的發生。此外,它能顯著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令這些免疫細胞更高效地清除病原體及體內異物。同時,香菇多糖亦能刺激淋巴細胞釋放重要的細胞介素,如白細胞介素1(IL-1)和白細胞介素2(IL-2)。這些細胞因子在免疫調節中扮演關鍵角色,能協調並放大免疫應答,進一步強化機體對細菌及真菌等感染源的抵抗力。
綜合來看,香菇透過促進免疫細胞的數量與功能,以及調節細胞因子釋放,全面提升機體的免疫應答能力和抗病潛能。
6. 防癌抗腫瘤
香菇,作為一種廣受歡迎的食用真菌,其在防癌抗腫瘤領域的藥理功效日益受到科學關注。它富含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質,這些是其發揮作用的關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多糖、兒茶素和多種萜類化合物。研究顯示,這些成分在對抗腫瘤方面展現出顯著的生物學活性。
香菇對抗癌症與腫瘤的機制是多方面的。首先,其核心成分多糖,特別是香菇多醣(Lentinan),被廣泛認為具有強大的免疫調節作用。它能有效活化宿主免疫系統,增強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以及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s)的活性,進而提升身體識別並清除異常細胞的能力。這種免疫力的提升,對於監控和抑制癌細胞的發生與早期發展至關重要。
其次,香菇中的活性成分亦能展現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能力。這些化合物能干擾癌細胞的增殖週期,阻斷其失控的分裂過程,從而抑制腫瘤的擴大。更重要的是,香菇的提取物已被證實能夠促進腫瘤細胞進入程序性細胞死亡,即細胞凋亡。這意味著癌細胞在接觸到香菇的有效成分後,會被誘導啟動自我毀滅路徑,而非繼續無限增殖,這對於清除體內變異細胞,預防腫瘤進展具有重要意義。
綜合來看,香菇透過增強機體免疫力、直接抑制癌細胞增殖以及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等多重藥理途徑,有效展現其在預防和抑制癌症發生與發展方面的潛力。
7. 抗氧化
香菇富含強效抗氧化物質,能有效中和體內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延緩老化並預防心血管疾病。這些抗氧化物能保護細胞膜、DNA及蛋白質免受氧化損害,維持細胞正常功能。
香菇中的多醣體是其核心成分,主要負責調節免疫功能,活化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及T淋巴球,增強清除異常細胞的能力。此免疫調節過程也能降低細胞病變或炎症反應產生的氧化壓力,間接減少自由基生成。
部分香菇品種,如鴻喜菇,已被證實具有顯著保肝作用,其效果甚至比蜆強7倍。肝臟健康與體內抗氧化平衡密切相關,香菇的保肝作用能促進肝臟解毒功能,減輕體內氧化負擔。此外,香菇菌絲培養物提取的KS-2對流感病毒A2感染的小鼠有保護作用,並具有顯著的抗凝血效果。香菇的強大抗氧化作用也能對抗自由基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相關資訊可參考抗癌、保肝及抗氧化。需注意,一次不宜食用過量,以免造成高血糖。
香菇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新鮮香菇可用透氣膜包裝後,置於冰箱冷藏,可保鮮一星期左右,或直接冷凍保存。乾香菇則應放在密封罐中保存,並最好每個月取出,放置陽光下曝曬一次,可保存半年以上;亦可直接冷藏、冷凍保存,以避免腐敗或生蟲。內服:煎湯,6-9g,鮮品15-30g。
香菇的炮製
-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泥土。
- 飲片性狀:參見「藥材鑒別」項。
-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 防霉,防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香菇注意事項
- 脾胃寒溼氣滯者禁服:香菇性寒,助溼,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 《本草求真》指出:香菇性滯,中焦虛寒者食用恐加重不適。
- 《隨息居飲食譜》指出:痧痘後、產後、病後忌食香菇,因其性動風。
- 脾胃寒溼氣滯或皮膚騷癢 bệnh患者忌食:香菇會加重溼熱症狀,不宜食用。
香菇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香菇含有的化學成分
1-辛烯-3-醇(1-octen-3-ol), 2-辛烯-1-醇(2-octen-1-ol), γ-谷氨酰基煙草香素(γ-glutamylnicotianine), 酵母氨酸(saccharopine), 香菇嘌呤(eritadenine),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 5'-磷酸腺苷(5'-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MP)), 麥角甾醇(Ergosterol), 香菇多糖(lentinan), 前維生素D2(provitamin D2 (PD2)), 牛磺酸(Taurine), 甲醛(formaldehyde), 2'-羥基-4-(9-腺嘌呤基)丁酸(2'-hydroxy-4-(9-adenyl)butyric acid), 葡聚糖(Glucan), 水溶性雜半乳聚糖(heterogalactan),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 葡萄糖澱粉酶(glucoamylas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