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 ex Henschel [= E. tuberosa Roem. & Schudt.; E. plantaginea R. Brown.] Chinese Water Chestnut, Corm of Waternut
- 別名:鳧茈,馬薯,地栗,馬蹄,草芍,黑山棱,鐵葧臍,紅慈菇,通天,芍,苾薺,黑山稜,水芋,葧臍,鳧茨,地梨,葃菇,地慄,烏芋,烏茨
- 來源:莎草科荸薺屬植物荸薺,以球莖及地上部分入藥。秋末割取地上部分,曬乾;球莖可新鮮採用。
- 生長環境:水田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02-05
荸薺的傳統功效
1. 利濕化痰
荸薺在中醫觀點中,其利濕化痰之效顯著。性味上,荸薺性寒、味甘,歸於肺、胃二經。肺主氣,通調水道,為貯痰之器;胃主受納,亦為濕氣生發之源。其甘寒之性,能清熱生津,對因熱邪灼津所致之痰飲有和緩作用。
在利濕方面,荸薺具備利尿通淋之功,臨牀常用於改善小便不利及濕熱黃疸等症。此乃直接透過排泄途徑,將體內鬱積之濕邪排出。此外,中醫認為暢通二便亦是祛濕解毒、消散痰濁的重要途徑,故其透過排便促進濕邪排出,與其化痰利濕之效相輔相成。
至於化痰,荸薺能化痰止咳,尤其對肺熱咳嗽之症具助益。其入肺經,且性寒能清肺熱,熱清痰自消,津液得生,痰濁亦易於轉化排出。因此,荸薺憑藉其清熱、利濕、化痰的綜合作用,成為中醫治療濕痰、熱痰相關病症的常用之品。
2. 清熱止渴
荸薺味甘、性寒,此乃中醫論藥之基。其甘能滋潤,性寒則善清內熱,故具清熱解暑之效。熱盛傷津,口乾作渴,正因其能生津,補充津液耗損,方能止渴。臨床常應用於熱病傷津、煩渴口乾之症,亦因其涼性可涼血,潤性可潤肺,有助於緩解因熱所致咽喉腫痛及咳嗽諸症。其通利大小便,亦是助熱邪由下而解之途。
3. 清熱解毒
荸薺在中醫領域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功效,主要基於其傳統藥性分析。其藥性微寒,意指其能助於緩解體內熱象。荸薺歸入肺、胃二經,故能針對這兩個臟腑的熱證發揮作用。當肺胃積蘊火熱時,常引發多種不適,如咳嗽、痰多、口乾舌燥以及口瘡等症狀。荸薺透過其微寒之性,入肺經可清除肺部火熱,減輕相關症狀;入胃經則能清瀉胃中火邪,緩解口部不適。因此,荸薺從傳統中藥觀點而言,其清熱解毒之效,乃在於其清除了肺與胃的火熱,從而改善因熱邪所致之病症。
荸薺的現代功效
1. 抗腫瘤
荸薺,作為一種常見的食材,其在抗腫瘤藥理方面展現出多重潛力。研究顯示,其核心成分「荸薺多糖」即具備直接的抗腫瘤功效。進一步探究,荸薺富含異槲皮素與木脂素等多種活性化合物,這些物質具有顯著的抗癌活性,能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並引導癌細胞走向凋亡,從細胞層面阻斷腫瘤的發展。
除了對癌細胞的直接作用,荸薺在免疫調節方面亦扮演重要角色。其內含的多糖能夠刺激人體免疫系統,提升免疫細胞的活性與功能,進而增強機體自身的抗腫瘤能力,透過強化宿主防禦機制來對抗疾病。
此外,荸薺中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天然抗氧化劑,這些成分能有效清除體內過量的自由基,減少細胞氧化損傷,保護健康細胞,降低腫瘤發生的風險。其獨特之處還包括部分成分能抑制腫瘤血管的生成,從而切斷腫瘤賴以生長的營養供應,從根本上遏制腫瘤的進一步擴散與生長。
綜合上述特性,荸薺可作為癌症患者的優良輔助治療食品。它不僅有助於增強患者的體質,改善免疫功能,還能輔助緩解化療及放療所引起的副作用,進而提高整體治療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2. 降血糖
荸薺作為一種常見的食材,其在血糖管理方面的潛在效益日益受到關注。其降血糖的藥理學機制主要體現在多個層面。
首先,荸薺富含膳食纖維,這是其影響血糖的重要因素之一。膳食纖維進入人體後,不會被消化吸收,但能在胃腸道中發揮關鍵作用。它能有效延緩食物在胃腸道中的消化與吸收過程,特別是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這種延緩作用有助於減緩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從而顯著地平穩餐後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急劇升高帶來的負擔。
其次,荸薺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這些成分被認為直接參與了血糖調節。例如,荸薺多糖(Polysaccharides)和荸薺皂苷(Saponins)便是其中兩種重要的活性物質。研究指出,這些特定化合物可能通過刺激胰腺β細胞,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是調節血糖的關鍵激素,其分泌增加有助於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運至細胞內,供能量使用或儲存。同時,這些成分還可能增強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效率,進一步加速血液中葡萄糖的清除,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再者,荸薺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在血糖代謝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糖尿病患者體內常伴隨著氧化應激反應的增加,這可能損害胰島細胞的功能。維生素C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輕氧化損傷,從而保護胰島β細胞免受損害,維持其正常的胰島素分泌功能。通過改善胰島細胞的健康狀況,維生素C間接支持了胰島功能的提升,進而有助於更有效地調節血糖。綜合來看,荸薺透過其膳食纖維、特定活性成分以及維生素C的協同作用,展現出其在輔助血糖管理方面的潛力。
3. 抗氧化
荸薺作為一種獨特的食物,其藥理功效在於顯著的抗氧化特性。其內部蘊藏豐富的多元化合物,尤其在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健康方面展現卓越能力。首先,荸薺富含維生素C和β-胡蘿蔔素,這兩種重要的抗氧化劑能有效抑制體內氧化反應,減輕自由基對細胞膜和DNA的損害,從而達到延緩衰老的功效。
更深層次地,荸薺含有豐富的多酚類化合物,其中包括花青素、槲皮素以及沒食子酸等。這些天然植物成分是強效的自由基清除劑,它們通過捐贈電子來中和不穩定的自由基,減輕細胞氧化損傷。研究數據顯示,荸薺的提取物能顯著降低生物體內的氧化應激水平,有效減輕組織病變,進而對肝臟、腎臟及心臟等重要器官提供保護作用,維護其正常生理功能。
此外,荸薺中的花青素不僅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更兼具抗炎和抗菌的雙重特性。這意味著荸薺不僅能幫助身體抵抗氧化壓力,還能輔助機體抵禦炎症反應和細菌感染,增強整體免疫力。除了上述成分,荸薺亦含有維生素E等其他抗氧化營養素,這些協同作用共同築起一道防護網,持續清除體內有害物質,進一步鞏固細胞免受氧化威脅。
4. 抗菌
荸薺顯示明確的抗菌功效,能有效抑制多種病原菌的生長。其抗菌譜甚廣,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乃至綠膿桿菌等,皆具顯著的抑制作用,顯示其對革蘭氏陽性與陰性細菌均有廣泛的活性。
荸薺所含的活性抗菌成分,其效力強勁,能有力遏止細菌的繁殖活動。這種強效的抗菌作用,歸因於其多樣化的作用機制,而非單一途徑。一方面,它能直接抑制細菌的增殖與生長,從根本上減少細菌數量。另一方面,荸薺的某些成分還能破壞細菌的細胞膜結構,導致細胞內容物外洩,使細菌細胞的完整性受損,進而引發細胞死亡。此外,它也能干擾細菌的蛋白質合成過程。蛋白質是細菌維持生命活動、進行繁殖和發揮致病作用所必需的關鍵分子;一旦其合成受阻,細菌的正常生理功能便無法維繫,最終嚴重影響其生存與致病能力。這種多重干預模式,賦予荸薺對抗細菌感染的強大潛力,使其不易像一些單靶點藥物般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其綜合作用確保了對多種臨床常見且具致病性的細菌,包括革蘭氏陽性菌與革蘭氏陰性菌,提供有效的抑制。
5. 降血壓
荸薺在膳食與潛在藥理功效中備受矚目,其對血壓的調節作用主要透過多重機制實現。首先,荸薺富含大量鉀元素,此為其降血壓的關鍵因子。鉀在體內扮演促進鈉排泄的重要角色,透過腎臟將過多的鈉離子排出體外,有助於降低血管內的容積與壓力,進而緩和高血壓狀況。臨床上,此鉀鈉平衡原理常被應用於高血壓的輔助治療。
其次,荸薺高含水量與鉀的結合,共同賦予其顯著的利尿作用。這不僅能協同促進鈉的排出,減少體內水份滯留,進一步達到降低血容量、減輕心臟負擔的效果,間接促使血壓下降。
再者,荸薺中含有腺苷與膽鹼等特殊成分。這些生物活性物質被認為具有直接擴張血管的能力,它們能夠促使血管平滑肌放鬆,減少外周血管阻力,從而有效降低血壓。
此外,荸薺亦是天然抗氧化劑的良好來源,如維生素C及多種類黃酮。這些抗氧化物質能有效清除體內過剩的自由基,減少氧化壓力對血管內皮的損傷,同時抑制炎症反應的發生。透過維護血管的健康與彈性,荸薺從根本上支持了血壓的穩定,使其在維持心血管健康方面具有輔助價值。
6. 改善皮膚健康
荸薺對改善皮膚健康展現多元藥理功效。其富含的維生素C與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是抵禦皮膚老化的關鍵。這些強效成分能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減緩其對皮膚細胞造成的氧化壓力與損害,從源頭上預防皺紋、鬆弛等老化跡象的生成,並降低多種皮膚問題的發生機率,使肌膚保持年輕活力。
此外,荸薺擁有極高的水分含量,使其成為天然的保濕劑。充足的水分能深入滋養皮膚角質層,維持肌膚水潤平衡,從而顯著提升皮膚的柔軟度與飽滿度,減少乾燥引起的緊繃不適,使膚觸更加細緻滑嫩。
在美白方面,荸薺中的維生素C扮演重要角色。該成分能作用於黑色素生成路徑,有效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從而減少黑色素的沉積。長期而言,這有助於淡化已形成的斑點與暗沉,使膚色更加均勻透亮,呈現自然光澤。
針對發炎性皮膚問題,荸薺亦具備抗炎特性。其所含的抗炎成分能有效鎮靜與舒緩皮膚炎症反應,如常見的痘痘、粉刺或濕疹等不適症狀。透過減輕紅腫與刺激,有助於促進受損皮膚的修復進程。
最後,荸薺還能幫助調節皮脂腺的分泌。對於油性或混合性皮膚而言,平衡皮脂是維持毛孔暢通、預防痤瘡的關鍵。荸薺的此一作用能有效控制臉部出油,使肌膚保持潔淨清爽,減少油光困擾,進一步提升整體膚質的健康狀態。
7. 降血脂
荸薺被視為一種有助於調控血脂的天然食材,其藥理作用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營養成分。核心在於其高含量的膳食纖維。這些纖維進入消化道後,能有效與食物中的膽固醇結合,形成不易被腸道吸收的複合物。這種結合作用直接干預了膽固醇的吸收過程,從而減少進入血液循環的膽固醇總量,對於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具有直接助益。
不僅如此,膳食纖維同時也具有促進腸胃蠕動的功能。透過加速腸道內容物的移動,纖維有助於縮短膽固醇及其他代謝廢物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促進其隨糞便排出體外。此機制間接降低了膽固醇的重吸收機會,並有利於體內毒素的清除,為降低血脂提供了雙重保障。
除了纖維,荸薺還富含鉀元素。鉀在人體內扮演著維持電解質平衡的關鍵角色,尤其對於血壓的調控至關重要。足夠的鉀攝入能協助人體排除過量的鈉,進而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透過鉀的降壓作用,荸薺間接降低了動脈粥樣硬化及其他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從而對整體心血管健康產生保護作用。綜合來看,荸薺透過其膳食纖維在腸道內抑制膽固醇吸收並加速排泄,以及透過鉀元素穩定血壓,共同對高血脂的預防與管理產生正面影響,使其成為維護心血管健康的潛在選擇。
8. 改善消化系統
荸薺對改善消化系統具有顯著的藥理效益。其豐富的膳食纖維,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的關鍵,能有效預防及緩解便秘,同時增進食物的消化吸收率。
此外,荸薺所含的澱粉酶具有協助消化澱粉的功效,可幫助身體更有效分解碳水化合物,從而減輕胃腸道負擔,顯著改善消化系統的整體功能。
荸薺中的果膠成分亦扮演重要角色。果膠能吸附腸胃道中的有害物質,形成保護屏障,進而保護胃腸道黏膜。這對於減少胃炎、腸炎等疾病的發生至關重要,有助於維護消化道的健康狀態。
更值得一提的是,荸薺富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能有效增強胃腸道的免疫力。這些微量營養素構築了抵抗病原體的防線,有助於減少胃腸道感染的發生,為消化系統提供全面的健康支持。
荸薺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0-120g;或嚼食;或搗汁;或浸酒,或澄粉。外用:適量,煅存性研末撒;或澄粉點目:或生用塗擦。
荸薺的炮製
荸薺粉製作步驟:
- 洗淨荸薺,削去外皮。
- 取荸薺洗淨,除去嫩芽。
- 磨碎荸薺,濾取白色漿汁。
- 沈澱漿汁,乾燥後即成荸薺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虛寒體質者慎服:荸薺性涼,虛寒體質者食用可能加重寒症。
- 血虛者慎服:荸薺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血虛者食用可能抑制凝血功能,導致出血不止。
荸薺相關的方劑
荸薺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荸薺含有的化學成分
荸薺素(Puchiin), N-(Δ2-異戊烯基)腺甙(N6-(Δ2-isopentenyl)adenosine), 澱粉(Starch), 蛋白質(Protein), 脂肪(Fat)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