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眼藥中添加硼砂,主要有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眼部炎症。
- 消腫止痛: 硼砂能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緩解眼部腫痛。
然而,硼砂具有一定的毒性,長期或過量使用會造成身體傷害。因此,白眼藥應遵照醫師指示使用,不可自行配製或過量使用。
白眼藥中包含荸薺,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荸薺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白眼症多因熱毒上攻眼部所致,荸薺可清熱解毒,緩解眼部炎症。
- 利尿消腫:荸薺富含鉀元素,有助於利尿消腫。白眼症常伴有眼部腫脹,荸薺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消退眼部腫脹,緩解症狀。
因此,白眼藥中加入荸薺,可發揮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白眼症。
白眼藥中加入冰片,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眼部紅腫熱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狀,冰片能有效緩解炎症,消退腫脹,減輕疼痛。
- 清涼透涼,舒適清爽:冰片能帶來清涼透涼的感覺,能迅速緩解眼部灼熱不適,使患者感覺舒適清爽。同時,冰片還能促進眼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
因此,白眼藥中加入冰片,可以有效緩解眼部炎症,消腫止痛,並帶來清涼舒適的感覺,是治療眼部疾病常用的藥材。
白眼藥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通竅開竅:麝香性溫通開竅,能通鼻竅、開眼竅,對於因風寒、濕熱等因素導致的眼疾,具有疏風散寒、清熱解毒、通竅開竅之效,可改善眼部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
- 活血化瘀: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眼部瘀血、腫脹等問題,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加速眼部恢復。
因此,白眼藥方中加入麝香,能夠起到通竅開竅、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眼部疾病。
主治功效
白眼藥主治功效分析
白眼藥的組成與《白眼藥》方劑的描述有所出入。古文提及的白眼藥成分可能包含:
- 月石(可能為煅月石,即煅製的寒水石或方解石)
- 薺粉(可能為荸薺的粉末)
- 冰片
- 麝香
此成分組合與《白眼藥》方劑的組成(硼砂、荸薺、冰片、麝香)略有不同。古文記載的白眼藥中,月石可能代替了硼砂。
治療原理分析
從古文記載的醫案來看,白眼藥主要用於眼科疾病,特別是與眼部炎症、視物模糊相關的症狀。
《外科傳薪集》 中簡要描述了白眼藥的配方及研製要求,強調了藥粉需研磨至極細,否則會引起疼痛。這提示了白眼藥可能是外用藥,直接作用於眼部。
《孫氏醫案》 和 《孫文垣醫案》 記錄了同一則醫案,患者在接受歸脾湯與大安丸治療後,病情已有好轉,但使用白眼藥後反而導致病情惡化,出現"復不能開,瞼肉風粟生滿"的症狀。這表明不當使用白眼藥可能會加重眼部炎症,甚至引發新的問題。
結合藥材的功效推測,白眼藥的治療原理可能基於以下幾點: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月石(寒水石或方解石)和冰片都具有清熱的功效,可能有助於減輕眼部的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
- 活血通絡: 麝香能活血通經,可能有助於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環。
- 明目: 薺粉(荸薺粉)在中醫理論中可能有滋陰潤燥、明目的作用。
然而,古文中並未明確說明該方劑的治療效果,反而提到了使用不當的負面影響。因此,關於白眼藥的確切功效和安全性,還需要更多臨床驗證和文獻支持。
總結
綜合古文內容,白眼藥可能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通絡、明目的潛在功效,主要針對眼科疾病。但由於缺乏詳細的臨床應用記載,且出現了使用後病情惡化的案例,因此,其療效和安全性尚需進一步評估。
傳統服藥法
月石1兩, 荸薺粉3錢, 梅片5分, 麝香5釐。
上藥先以淨月石為極細末,以薺粉飛淨,再研,以後梅片、麝香和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白眼藥,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月石1兩,荸薺粉3錢,梅片5分,麝香5厘。 主治:一切老眼糊塗,迎風流淚,外內翳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