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

蛤蚧

HA JIE

  • 英文名稱: Gecko, Tokay
  • 別名:握兒,蛤蟹,石牙,蚧蛇,德多,蛤蚧於,仙蟾,大壁虎
  • 藥品來源:為壁虎科動物蛤蚧除去內臟的全體。一般在5~9月間捕捉。蛤蚧捕得後剖腹取出內臟,用幹布抹幹,再以竹片將其四肢、頭、腹撐開,並用白紙將尾固定於竹片上,以防脫落,然後用微火焙幹。
  • 道地藥材:雲南, 廣東, 廣西, 貴州, 福建, 台灣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蛤蚧的傳統功效


1. 補腎

蛤蚧,作為一味獨特的補益中藥,其補腎功效多見於古代醫籍記載,並非單純從「腎」的層面直接闡述,而是與肺、精血等密切相關。

綜觀歷代本草,如《海藥本草》、《日華子本草》、《開寶本草》等,雖著重其治肺咳、淋瀝等功效,但其根本皆源於肺腎同源的觀點。《神農本草經疏》精闢地指出蛤蚧「主久肺勞咳嗽、淋瀝者,皆肺腎為病」,認為肺腎虛弱致使外邪入侵,內生熱症,而蛤蚧能補益肺腎之水源,從而緩解症狀。

《本草綱目》更進一步闡述了蛤蚧的補益作用,認為其「補肺氣,益精血,定喘止嗽」,並將其功效與人參、羊肉相提並論,說明其具有滋補強壯的功效。書中提到蛤蚧「益陰血,助精扶羸」,直接點明其對於精血虧虛的補益作用,這與腎臟的精氣功能息息相關。 《本草衍義》則強調其「補肺虛勞嗽」之效,同樣暗示肺腎同治的思路。 《本草再新》更直接指出蛤蚧「溫中益腎,固精助陽」,明確肯定其補腎功效。

總而言之,古代醫家認為蛤蚧的補腎功效並非單純針對腎臟本身,而是通過補益肺氣、精血,從而達到滋陰壯陽,調理整體臟腑陰陽平衡的效果,最終改善因肺腎虧虛引起的諸多症狀,例如咳嗽、虛勞、遺精等。 其補腎之效,實為整體的扶正固本之法。

2. 止咳平喘

蛤蚧,作為其止咳平喘之效自古以來便為醫家所重視。多部古代本草典籍都記載了其藥理作用,並以現代眼光來看,其功效主要體現在對肺腎的滋補。

《海藥本草》、《開寶本草》、《日華子諸家本草》等古籍均記載蛤蚧能治療咳嗽、肺勞等症。《本草衍義》則明確指出其能「補肺虛勞嗽」,說明蛤蚧對於因肺虛引起的咳嗽有較好療效。《本草綱目》更進一步肯定了蛤蚧的功效,認為其「補肺氣,益精血,定喘止嗽」,並將其功效與人參、羊肉相提並論,認為其具有滋補肺腎、益氣養陰的功效,可以治療因肺腎虧虛導致的咳嗽、哮喘等症。李時珍更引用歷代醫家的論述,例如許叔微用其治療消渴,劉純雲認為氣液衰、陰血竭者宜用,何大英則盛讚其「定喘止嗽,莫佳於此」,充分說明瞭蛤蚧在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方面的顯著作用。

《神農本草經疏》則從病理機理上闡釋了蛤蚧的功效。其認為久咳、肺勞、淋瀝等症狀,皆因肺腎虛損而致,而蛤蚧能補益肺腎之陰,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總而言之,古籍記載中蛤蚧止咳平喘的功效,主要源於其對肺腎的滋補作用,通過改善肺腎功能,達到緩解咳嗽、哮喘等症狀的效果。 其藥理作用在歷代醫家臨牀實踐中得到驗證,並在不同醫家和本草著作中得到充分肯定。

3. 清熱利尿

蛤蚧,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功效並非僅限於滋補,更包含一定的清熱利尿作用,這一點從多部典籍中可以得到佐證,雖然並非其主要功效,但仍值得探討。

《開寶本草》明確指出蛤蚧「主久肺勞,療咳嗽,下淋瀝,通水道」,其中「下淋瀝,通水道」直接點明其利尿作用。 淋瀝指小便不利,與現代醫學中的尿路感染、腎結石等疾病症狀相似,蛤蚧能改善此症狀,說明其具有一定的利尿功效。 此功效與其補益肺腎的功效相輔相成。《神農本草經疏》也對此作了深入闡釋,認爲蛤蚧能補益肺腎,而肺腎虛損會導致熱邪易於侵犯,引發咳嗽和淋瀝等症狀,蛤蚧通過補益水源,使肺腎得到滋養,從而達到清熱利尿的效果。 此論述將蛤蚧的利尿作用與其補益肺腎、清熱功效聯繫起來,更具體地說明瞭其作用機理。

雖然其他典籍如《海藥本草》、《日華子本草》、《本草綱目》等,更多強調蛤蚧的補肺益腎、止咳定喘等功效,但它們也間接地說明瞭蛤蚧的清熱利尿作用。例如,《日華子本草》記載蛤蚧「下石淋」,石淋也是一種尿路疾病,其治療也需要利尿作用的參與。《本草綱目》中更進一步將蛤蚧的功效比擬為人參與羊肉,說明其滋補功效,但同時也提到其治療消渴(糖尿病)的應用,而部分消渴患者也伴隨有尿頻等症狀,這也間接印證了蛤蚧的利尿作用。

總而言之,雖然蛤蚧的清熱利尿功效並非其主要功效,但從多部古代醫籍的記載中,可以推斷出其在治療某些伴隨尿路問題的疾病中,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需注意的是,古代醫籍記載與現代醫學研究方法不同,其功效理解需謹慎看待。

4. 止咳化痰

蛤蚧,作為一味獨特的單方中藥,其止咳化痰功效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記載,並受到歷代醫家高度評價。

從古代醫籍的記載來看,蛤蚧的止咳化痰作用,與其補益肺腎的功效密切相關。《海藥本草》就已指出其能「療肺痿上氣,咯血咳嗽」,說明蛤蚧能治療因肺陰虛導致的咳嗽、咯血等症狀。《日華子本草》則強調其「治肺氣,止嗽」的功效。《開寶本草》更進一步指出其能治療「久肺勞,咳嗽」。這些記載都指向蛤蚧具有治療肺部虛弱及相關咳嗽的功效。

《本草衍義》更直接地指出蛤蚧能「補肺虛勞嗽」,說明其作用機理在於補益肺氣,從而達到止咳的目的。《本草綱目》則將蛤蚧的功效推崇至更高的高度,認為其「補肺氣,益精血,定喘止嗽」,並將其功效與人參、羊肉相提並論,說明其具有強大的滋補功效,能從根本上改善肺虛導致的咳嗽。李時珍更指出蛤蚧「功同人參,益陰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說明其不僅能止咳,還能滋陰補血,強身健體。

《神農本草經疏》則從病理機制上闡述了蛤蚧的功效:「其主久肺勞咳嗽、淋瀝者,皆肺腎為病……蛤蚧屬陰,能補水之上源,則肺腎皆得所養,而勞熱咳嗽自除。」這說明蛤蚧能滋補肺腎之陰,從而達到治療久咳、肺虛等症狀的目的。因此,蛤蚧的止咳化痰功效,並非單純地抑制咳嗽,而是通過整體的滋補,從根本上改善肺腎功能,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總之,歷代醫家對蛤蚧止咳化痰功效的肯定,使其成為治療肺虛咳嗽的重要藥物。

5. 益精

蛤蚧,其「益精」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與其補肺益腎的功效緊密相關。 綜觀多部經典醫籍,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蛤蚧如何達到益精的目的。

《本草綱目》明確指出蛤蚧「益精血,助陽道」,並將其功效與人參(補氣)和羊肉(溫補)相提並論,說明其具有強大的滋補作用。《本草再新》更直接地指出其「溫中益腎,固精助陽」。這些記載都表明蛤蚧具有溫補腎陽、滋養腎精的功效,而腎精作為人體生命之本,其充盈與否直接關係到生殖功能及整體健康。

從臟腑角度來看,《神農本草經疏》指出蛤蚧「能補水之上源,則肺腎皆得所養」。肺腎互為表裡,肺主氣,腎主精,肺腎功能的協調對精氣的生成和維持至關重要。蛤蚧補肺,則肺氣旺盛,有助於腎精的生成和充盈;而蛤蚧補腎,則腎陽充足,能更好地促進精氣的代謝和運用。因此,蛤蚧的益精功效並非單純作用於腎,而是通過整體的臟腑調和來實現。

其他醫籍如《開寶本草》、《本草衍義》等也從不同角度佐證了蛤蚧的補肺益腎功效,間接說明其對於精氣的滋養作用。例如,《本草衍義》提及蛤蚧「補肺虛勞嗽」,肺虛則氣虛,而氣虛亦會影響腎精,因此補肺也是提升精氣的一個重要環節。總而言之,蛤蚧益精的功效,是其整體溫補肺腎,調和臟腑功能的綜合體現。

蛤蚧的古代典籍


蛤蚧的現代功效


1. 降血糖

蛤蚧性味甘、鹹,歸肺、腎經,具有平喘止咳、益精補腎、降血糖的功效。蛤蚧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質含量高達60%以上,氨基酸組成齊全,含有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維生素A、D、E含量也較高,此外還含有磷、鈣、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這些成分具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強胰島素活性、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蛤蚧有降血糖的功效。

蛤蚧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6g;研末,1-1.5g;或入丸、散。

蛤蚧的炮製


  1. 蛤蚧:除去竹片,截去頭足及鱗(無尾者揀去不用),切成小方塊。酒蛤蚧:取蛤蚧塊用黃酒浸漬後微火焙乾。焙乾後,但剪取尾部供用者,稱為蛤蚧尾。(每蛤階10對,用黃酒半斤)
  2. 《雷公炮炙論》:蛤蚧,其毒在尾,須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以酒浸透,隔兩重紙緩焙令乾,以瓷器盛,懸屋角上一夜用之,力可十倍,勿傷尾也。
  3. 《日華子本草》:蛤蚧,合藥去頭足,洗去鱗內不淨,以酥炙用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外感風寒喘嗽者禁服:中藥蛤蚧性偏溫熱,外感風寒喘嗽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風寒症狀。
  2. 陽虛火旺者禁服:蛤蚧性溫熱,陽虛火旺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陰虛火旺症狀。
  3. 咳嗽由風寒外邪者不宜服用:蛤蚧不適合用於治療由風寒外邪引起的咳嗽。

蛤蚧相關的方劑


蛤蚧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肺結核糖尿病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肺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男性勃起障礙骨質疏鬆症咳血咳嗽遺精低血糖

蛤蚧含有的化學成分


肌肽(Carnosine), 膽鹼(Choline), 肉毒鹼(Carnitine), 鳥嘌呤(Guanine), 蛋白質(Protein), 膽甾醇(Cholesterol), 甘氨酸(Glycine), 脯氨酸(Proline), 穀氨酸(glutamic acid), 其他氨基酸(Other Amino Acids), 鈣(Calcium), 磷(Phosphorus), 鋅(Zinc), 其他元素(Other Elements), 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神經鞘磷脂(Sphingomyelin), 磷脂酰膽鹼(Phosphatidylcholine), 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溶血磷脂酰膽鹼(Lysolecithin), 亞油酸(Linoleic acid), 棕櫚酸(Palmit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亞麻酸(Linolenic acid), 棕櫚油酸(Palmitole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花生酸(Arachidic acid),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