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蛤蚧固金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腎,益氣固本: 蛤蚧固金湯主治肺腎陰虛,氣虛津虧所致的咳嗽、咯血、虛熱等症。熟地黃性寒,味甘,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能補益腎陰,使肺腎陰虛得到改善,從而緩解咳嗽、咯血等症狀。
- 配伍蛤蚧,相輔相成: 蛤蚧性溫,味甘鹹,入肺腎經,具有補肺益腎、止咳化痰的功效。熟地黃滋陰補腎,能更好地發揮蛤蚧補肺益腎、止咳化痰的功效,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蛤蚧固金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潤肺: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肺、滋陰生津的功效。蛤蚧固金湯主治肺陰不足、虛火上炎,而山藥能滋養肺陰,降低肺熱,協同蛤蚧、川貝等藥物,更有效地改善咳嗽、咯血等症狀。
- 固本培元:山藥亦能補脾健脾,脾為後天之本,脾氣健運則能更好地吸收藥物營養,進一步增強藥物療效,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對於[蛤蚧固金湯]中的冬蟲夏草成分,冬蟲夏草性味甘溫,具有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肺腎兩虛、咳嗽咯血等症狀。該方加入冬蟲夏草旨在增強補肺益腎的作用。
蛤蚧固金湯中包含蛤蚧,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蛤蚧性溫,入肺、腎經,具有補肺益腎、止咳化痰、溫肺止喘之功效。對於肺虛久咳、腎氣不足、痰多氣喘等症狀,蛤蚧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 蛤蚧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互配伍,能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蛤蚧與生地黃、麥冬等藥材配伍,可以滋陰潤肺、清熱解毒;與西洋參、黃芪等藥材配伍,可以補氣益肺、固本培元。
因此,蛤蚧在蛤蚧固金湯中不可或缺,它與其他藥材的相互作用,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蛤蚧固金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助藥力達肺: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蛤蚧固金湯以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為主要功效,而脾主運化,脾虛則水濕內停,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運送,茯苓健脾利濕,有助於藥物更好地達肺,發揮療效。
- 合蛤蚧補肺氣,共奏滋陰潤燥之功: 蛤蚧補肺氣,滋陰潤燥,而茯苓亦能補脾氣,滋陰潤肺,兩者相合,相輔相成,共同增強滋陰潤燥之功,更有效地改善肺陰虛、燥咳等症狀。
蛤蚧固金湯中加入沙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潤肺:沙參性涼味甘,入肺、腎經,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效。蛤蚧固金湯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咯血、陰虛燥咳等症,而沙參的滋陰潤肺之性,可與蛤蚧、麥冬等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清熱潤肺之力,緩解燥熱咳嗽,滋養肺陰。
- 益氣生津:沙參亦能益氣生津,有助於緩解肺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咽乾等症,配合蛤蚧的補肺益氣作用,可使藥效更加全面,提高療效。
蛤蚧固金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潤肺止咳: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蛤蚧固金湯主治肺熱咳嗽、痰稠難咳,川貝母可有效化解肺熱,使痰液稀釋易於排出,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 清熱解毒: 川貝母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與蛤蚧、金銀花等藥材相輔相成,更有效地清除肺熱,消炎止痛,緩解因肺熱引起的咳嗽、咽痛等症狀。
蛤蚧固金湯方中包含白石英,主要是因為白石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咳止喘的功效。
白石英性寒,入肺經,能清熱解毒,對於肺熱咳嗽、痰熱喘咳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此外,白石英還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能有效治療肺熱引起的咯血、吐血等症狀。
在蛤蚧固金湯中,白石英與其他藥材相配伍,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效果,達到治療肺熱咳嗽、咯血等症狀的目的。
蛤蚧固金湯中加入女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潤肺: 女貞子味甘性涼,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養肝明目的功效。蛤蚧固金湯主要用於治療肺陰虛,症狀包括咳嗽、咯血、口乾咽燥等。女貞子可以滋陰潤肺,緩解肺燥,配合蛤蚧補肺益腎,相輔相成。
- 清熱解毒: 女貞子亦可清熱解毒,對一些熱毒所致的咳嗽、咽痛等症狀亦有一定的療效。蛤蚧固金湯中蛤蚧、川貝等藥材有較強的溫燥之性,加入女貞子可以起到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蛤蚧固金湯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肺腎並虧,喘咳痰血,將成勞損」,乃針對肺腎兩臟陰虛氣虧之證。肺主氣司呼吸,腎主納氣藏精,肺腎虛損則氣失攝納,上逆為喘咳;陰虛火動,灼傷肺絡則見痰血;久病未癒,氣陰耗損,漸趨「勞損」(虛勞羸弱之候)。故本方以補益肺腎、固攝氣血為核心,兼具止咳化痰、滋陰止血之效,防其病勢深入。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滋養肺腎,固本培元
- 熟地(6錢):大補腎陰,填精益髓,為滋腎養血之要藥。
- 蛤蚧(炙,去頭足,1錢5分):補肺益腎、納氣定喘,針對肺腎雙虛之喘咳,助氣歸元。
- 冬蟲夏草(3錢):補肺平喘、益腎填精,陰陽並補,增強肺腎功能。
臣藥:輔助君藥,兼顧氣陰
- 北沙參(3錢):養肺陰、清虛熱,助熟地滋潤上焦。
- 女貞子(4錢):補肝腎陰,清虛火,與熟地協同強化滋陰。
- 驢膠(3錢,後下):補血止血,潤肺止咳,針對痰血之症。
佐藥:化痰止咳,斂肺止血
- 原川貝母(1錢半):潤肺化痰,清熱散結,緩解陰虛燥咳。
- 白石英(4錢):溫肺平喘,鎮納腎氣,與蛤蚧共降逆氣。
- 茜草根(2錢):涼血止血,活血散瘀,防滋補藥滯瘀,兼治痰血。
使藥:健脾滲濕,助藥運化
- 淮山藥(3錢)、白茯苓(3錢):健脾益氣,滲濕化痰,固護中焦,防滋膩碍胃。
治療原理綜論
此方以「肺腎同補」為主軸,結合「金水相生」之法(補腎以益肺,滋陰以潤燥):
- 補腎納氣:熟地、蛤蚧、冬蟲夏草填精固腎,助氣攝納,從根本改善喘咳。
- 潤肺止血:沙參、川貝、驢膠滋養肺絡,茜草根清熱止血,標本兼顧痰血。
- 調和脾胃:山藥、茯苓健脾運濕,既防陰藥滋膩,又助生化之源,使補而不滯。
全方結構嚴謹,針對陰虛勞損之病機,通過多層次配伍(滋陰、止血、化痰、健脾),達到固護肺腎、穩定氣機之效。
傳統服藥法
熟地6錢,淮山藥3錢,冬蟲夏草3錢,茜草根2錢,炙蛤蚧1錢5分(去頭足),白茯苓3錢,驢膠3錢(後下),北沙參3錢,原川貝母1錢半,白石英4錢,女貞子4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蛤蚧固金湯, 出處:《鎬京直指》卷二。 組成:熟地6錢,淮山藥3錢,冬蟲夏草3錢,茜草根2錢,炙蛤蚧1錢5分(去頭足),白茯苓3錢,驢膠3錢(後下),北沙參3錢,原川貝母1錢半,白石英4錢,女貞子4錢。 主治:肺腎並虧,喘咳痰血,將成勞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