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腎通督丸

NA SHEN TONG D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心經 19%
腎經 18%
肺經 14%
肝經 11%
胃經 7%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膽經 2%
脾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納腎通督丸介紹

納腎通督丸,是中醫方劑之一,主要成分是熟地黃、當歸、澤瀉、半夏、茯苓、白朮、杏仁、甘草、附子、川牛膝、牡蠣、細辛、蛤蚧,主治功效是虛寒型哮喘,咳嗽有痰卻咳不出,胸悶氣往上逆,勉強咳出1-2口痰,痰中稍微帶點血絲。

中藥成分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川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牡蠣: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蛤蚧:補腎益精、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止咳平喘。

功能主治

虛寒型哮喘:《中醫方劑學》雲:「本方為治療虛寒型哮喘的代表方。諸藥合用,共奏溫腎納氣、通督止喘之效。治諸虛久病,不能溫煦周身,導致胸陽不振、肺失溫煦所致的虛寒型哮喘,症見咳嗽有痰,或痰少粘稠而難咯,或咳出泡沫痰,氣短乏力,甚則喘息不得臥,胸悶氣逆,四肢厥冷,脈沉細無力。」

臨牀應用

納腎通督丸,主要用於治療虛寒型哮喘,咳嗽有痰卻咳不出,胸悶氣往上逆,勉強咳出1-2口痰,痰中稍微帶點血絲。

使用禁忌

孕婦及哺乳婦女禁用。

注意事項

  1. 服用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2. 服用期間避免菸酒。
  3. 服用期間避免過度勞累。
  4. 服用期間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服用並就醫。

傳統服藥法


熟地(水煮)4兩,歸身1兩5錢,嫩毛鹿角1兩5錢,澤瀉1兩5錢,薑半夏(炒黃)1兩5錢,茯苓3兩,生白朮(米泔浸,曬乾)3兩,羊脊骨(炙黃,打碎)3兩,杏仁霜3兩,橘紅(曬)1兩,炙黑甘草5錢,熟附子7錢,懷牛膝1兩4錢,生牡蚣(研細,水飛)2兩,北細辛(曬)3錢,蛤價兩對(去頭足,炙為末)。
攝納腎陽,溫通督脈,疏刷肺氣,開豁濁痰。
上藥以薏仁煮漿為丸。
每服3錢,早晚空肚淡薑鹽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納腎通督丸由熟地黃、當歸、澤瀉、半夏、茯苓、白朮、杏仁、甘草、附子、川牛膝、牡蠣、細辛、蛤蚧等中藥組成。熟地黃、當歸、澤瀉、半夏、茯苓、白朮、杏仁、甘草具有補益脾腎、溫肺散寒、化痰止咳的作用;附子、川牛膝、牡蠣、細辛、蛤蚧具有溫腎散寒、降氣化痰的作用。納腎通督丸通過補益脾腎、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可以有效緩解虛寒哮喘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納腎通督丸是一張溫補的中藥方劑,陰虛火旺、肺熱咳嗽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咳血氣喘容易焦慮恐懼咳嗽容易憂鬱多痰呼吸急促,喉中哮鳴如哨鳴音

相同名稱方劑


納腎通督丸,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熟地(水煮)4兩,歸身1兩5錢,嫩毛鹿角1兩5錢,澤瀉1兩5錢,薑半夏(炒黃)1兩5錢,茯苓3兩,生白朮(米泔浸,曬乾)3兩,羊脊骨(炙黃,打碎)3兩,杏仁霜3兩,橘紅(曬)1兩,炙黑甘草5錢,熟附子7錢,懷牛膝1兩4錢,生牡蠣(研細,水飛)2兩,北細辛(曬)3錢,蛤蚧2對(去頭足,炙爲末)。 主治:攝納腎陽,溫通督脈,疏刷肺氣,開豁濁痰。主治:虛寒哮喘,咳痰不出,上氣鬱悶,勉強咳出1-2口,痰中稍雜以血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