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大黑虎丹」中含有蛤蚧,主要原因如下:
- 補腎壯陽: 蛤蚧性溫,味甘鹹,入肺、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效。對於腎虛陽痿、腰膝痠軟、遺精早泄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止咳化痰: 蛤蚧亦能溫肺化痰,散寒止咳。對於肺虛久咳、痰多氣喘等症狀,亦具一定療效。
因此,蛤蚧被列入「大黑虎丹」中,旨在發揮其補腎壯陽、止咳化痰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應疾病的目的。
「大黑虎丹」方劑中包含「蝦蟆」,乃因其具有以下特性:
- 性寒:蝦蟆入藥性寒,可清熱解毒,對於熱毒壅盛、疔瘡腫毒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解毒消腫:蝦蟆具有解毒消腫之功效,能化解毒素、消散腫塊,對於毒蛇咬傷、蜂螫等毒性疾病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蝦蟆作為「大黑虎丹」方劑的組成成分,是為了發揮其清熱解毒、解毒消腫的藥性,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大黑虎丹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在於硃砂具有安神鎮靜的功效。硃砂,又名硃砂,是由辰砂礦石經加工而成,含有汞元素,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在中醫學中,硃砂被廣泛用於治療心煩不寧、失眠、驚悸等症狀。
硃砂的安神作用,使其能夠有效平衡情緒,減少焦慮與緊張,促進心神的安穩。在大黑虎丹的配方中,硃砂的使用不僅能增強整個方劑的鎮靜效果,還能調和其他藥材的性能,使方劑的療效更加明顯。此外,硃砂也能增強對其他藥材的相互作用,提升整體的治療效果,進而達到緩解病症的目的。因此,硃砂的搭配是大黑虎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之一。
「大黑虎丹」方劑中加入金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金箔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 古人認爲金箔具有鎮心安神、解毒止痛的功效。雖然現代醫學尚未證實其藥理作用,但金箔本身性質穩定,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可能對某些疾病有所幫助。
- 象徵意義: 金箔作爲貴重金屬,在古代被視爲珍貴藥材,代表着高貴的品質和療效。將金箔加入藥方,除了藥理作用外,也體現了對病人的重視和祝福,更能增強病人對治療的信心。
大黑虎丹是一個著名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銀箔,這主要是基於銀箔的特性及其在中醫理論中的應用。銀箔是以純銀為原料加工而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非毒性,且在中醫上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潤燥的功效。
在大黑虎丹中,銀箔的作用主要在於增強方劑的療效,尤其是在治療熱性病症、解毒的情況下。銀箔能夠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提升整體方劑的效能。此外,銀箔的輕柔特性也有助於減少其他藥材的刺激性,使方劑更為安全。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銀箔的使用還可以平衡方劑中的其他成分,協調其間的相剋關係,達到平衡陰陽的效果,從而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因此,銀箔的納入,不僅是基於其藥理特性,亦是對整體方劑設計的考量。
大黑虎丹方劑中包含白癬皮,主要基於其燥濕止癢的功效。
白癬皮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其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癬症、皮膚瘙癢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大黑虎丹的組成中,白癬皮主要用於去除濕熱,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濕熱所致的各種皮膚疾病的效果。
大黑虎丹方劑中加入苦參,主要是利用其苦寒性,以達到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效果。
苦參味苦性寒,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殺蟲的功效。其苦寒之性可清熱解毒,燥濕殺蟲,有效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病,例如濕疹、皮炎等。苦參中的苦味成分能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有助於消炎止癢。
因此,大黑虎丹方劑中加入苦參,可有效治療濕熱引起的皮膚病,並起到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作用。
大黑虎丹方中加入蛇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蛇蛻性味甘、寒,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痛、通絡活血之效。其能疏散風寒濕邪,解除經絡痺阻,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蛇蛻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麻木、腫脹等症狀。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病症,蛇蛻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大黑虎丹方劑中加入硫磺,主要源於其驅邪逐穢之效。硫磺性溫熱,具有殺蟲止癢、解毒消腫等功效。古人認為,很多疾病是由邪氣入侵所致,而硫磺能驅除邪氣,故而常被用於治療一些由蟲毒、濕邪、寒邪等引起的疾病。
例如,一些皮膚病、風濕痹痛、婦科疾病等,都可能與邪氣入侵有關,而大黑虎丹中加入硫磺,正是為了驅除這些邪氣,達到治療目的。
大黑虎丹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驅邪通絡。其組成中包含雄黃,這是因為雄黃具有強烈的藥理作用,特別是在解毒方面。雄黃含有的成分可以有效對抗某些毒素,並且在中醫理論中,認為它有助於提高體內的陽氣,促進血液循環。
然而,雄黃的使用需謹慎,因為它含有砷的化合物,若用量過多或長期服用,可能對人體有害。因此,在使用含有雄黃的方劑時,需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根據患者的具體體質與病情進行調整。此外,雄黃的獨特性質使其在某些急性病症的治療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中藥方劑中保留其成分,也是因為它在治療過程中的特殊價值與效果。
大黑虎丹為傳統中醫藥方之一,其配方複雜,旨在治療多種疾病,尤其是風濕骨痛及跌打損傷等症狀。其中,天靈蓋作為一味特殊藥材,常引發現代人好奇與討論。天靈蓋在古方中指的是某些動物頭骨的頂部,如鹿或牛的頭蓋骨,古人認為此部位集天地之精華,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效。然而,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其療效缺乏科學證據支持,且涉及野生動物保護問題,已不被提倡使用。大黑虎丹其他成分如川芎、當歸、紅花等,則是中醫常用的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藥,對於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有一定功效。現代中醫學更傾向於用這些天然草本取代天靈蓋,以符合法律規範與生態保育原則。
大黑虎丹方中包含麝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通經止痛: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中風昏迷、心痛、胸悶、氣喘、跌打損傷等症狀,麝香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起到化瘀止痛、活血通絡的作用。
- 引藥入臟,增強療效: 麝香氣味強烈,具有引藥入臟的作用,可以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使其更好地發揮療效。在中醫理論中,麝香被稱為「開物先鋒」,它可以引導其他藥物進入經絡,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大黑虎丹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腎助陽,行氣止痛:沉香性溫,入腎、脾經,具有溫腎助陽、行氣止痛的功效。此方主要針對腎陽不足、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腰膝痠軟、腹痛、寒疝等症狀,沉香能溫補腎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沉香氣味芳香,能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大黑虎丹中多用辛溫燥烈之藥,容易傷陰耗氣,加入沉香能中和藥性,避免過於燥烈,使藥效更加溫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
大黑虎丹方中加入乳香,主要是因為乳香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2. 消腫止痛: 乳香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對於風濕痺痛、關節疼痛等症狀,乳香能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狀。
大黑虎丹中加入夜明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肝腎,益精明目: 夜明砂味甘鹹,性寒,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益精明目之效。大黑虎丹方中,夜明砂與其他藥材配合,可增強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肝腎虛損、目昏不明、視力減退等症狀。
-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夜明砂還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的功效。大黑虎丹方中,夜明砂可與其他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的藥材配合,增強整體療效,有助於治療熱毒蘊結、血瘀腫痛等症狀。
「大黑虎丹」方劑中使用「人中白」的原因主要有二:
- 解毒止痛: 人中白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止痛的功效。 它可以有效緩解因熱毒所致的疼痛,例如咽喉腫痛、牙痛、頭痛等。
- 活血化瘀: 人中白亦能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在「大黑虎丹」中加入人中白,可有效發揮其解毒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治療相關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大黑虎丹」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與藥性分析
大黑虎丹組方複雜,匯集多種動植物及礦物藥材,其藥性兼具溫熱、寒涼、滋補、攻邪之性,展現其廣泛的治療範圍。各藥物的主要功效如下:
補益類:
- 賊蚧: 補肺益腎,壯陽固精,偏於溫補。
- 天靈蓋: 補腎益腦,強骨健髓,屬血肉有情之品,補益力強。
- 金箔: 補益心肺,潤燥止咳,偏於滋潤。
清熱解毒類:
- 蝦蟆: 滋陰降火,利水消腫,屬寒涼之品。
- 銀箔: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偏於清泄。
- 白癬皮: 祛風止癢,舒筋活絡,清熱解毒。
- 苦參: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苦寒之品。
- 人中白: 清熱解毒,潤膚養顏,清熱涼血。
- 雄黃: 解毒殺蟲,清熱止痛,有毒性,需慎用。
安神定驚類:
- 紅砂: 安神定志,清心除煩,有鎮靜之功。
- 蛇蛻: 平肝息風,鎮靜安神,有息風定驚之效。
溫通散寒類:
- 硫磺: 溫通經脈,散寒止痛,屬溫熱之品。
活血化瘀類:
- 麝香: 開竅醒腦,活血通經,辛香走竄。
- 乳香: 活血化瘀,消癥散結,有散結止痛之效。
理氣化痰類:
- 沈香: 理氣止痛,降逆平喘,能溫中散寒。
其他類:
- 夜明砂: 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善於清熱瀉火。
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古籍記載,大黑虎丹主治「傳屍復連,及一切勞證,不問冷熱大小。」,其涵義可解析如下:
- 傳屍復連: 此指病情纏綿難愈,病邪從一處傳至另一處,反覆發作,如同屍體般難以擺脫。 結合現代醫學的觀點,可能指慢性感染性疾病、結核病或其他久治不癒的疾病。
- 一切勞證: 指因勞累過度導致的各種虛勞症狀,包括氣血虧虛、臟腑功能失調等。 此處的“勞”包括體力勞動、精神勞動和情志失調等多種因素。
- 不問冷熱大小: 顯示此方應用範圍廣泛,不論病證屬寒、屬熱、病勢輕重,皆可考慮使用,體現此方具有調節陰陽、平衡寒熱的特性。
治療原理分析:
大黑虎丹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 攻補兼施,扶正祛邪: 方中既有賊蚧、天靈蓋、金箔等補益之品,以補虛扶正,增強機體抵抗力;又有蝦蟆、銀箔、白癬皮等清熱解毒之藥,以祛除病邪;再加硫磺、雄黃等溫散之藥,可祛除寒邪,整體而言,具備扶正祛邪之效。
- 調和陰陽,平衡寒熱: 方中藥性寒熱並用,如蝦蟆、銀箔等屬寒涼,賊蚧、硫磺等屬溫熱,旨在通過不同藥性的配伍,達到平衡陰陽,調和寒熱之目的,使機體恢復正常狀態,從而治療不論寒熱的各類病症。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麝香、乳香等藥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及其他症狀。
- 安神定驚,鎮靜心神: 紅砂、蛇蛻等藥有安神定驚之功,有助於緩解因病情引起的精神緊張、煩躁不安等症狀,從而達到整體治療的效果。
- 綜合調理,多靶點作用: 此方藥物組成複雜,幾乎涉及五臟六腑,可通過多靶點作用,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此方不僅能針對病邪,還能改善機體的整體功能,從而達到治療傳屍復連和各種勞證的目的。
總結:
大黑虎丹是一首組方龐雜,功效廣泛的方劑。其治療理念在於攻補兼施、寒熱並用,通過扶正祛邪、調理陰陽、活血化瘀、安神定驚等方法,以達到整體治療的目的。其適應證包括慢性感染性疾病、虛勞性疾病等,充分體現了中醫學整體觀的治療思想。然而,由於方中含有雄黃等有毒性藥物,故使用時需謹慎,並應遵循醫囑。
傳統服藥法
蛤蚧3對(微炒),蝦蟆1枚(塗酥炙令赤),丹砂5銖(細研),金箔5片(研),銀箔5片(研),白鮮皮3錢,苦參3錢,蛇蛻皮1兩(微炙),白狗糞1分(微炒),皮中子6錢(3年者,炙令黃),金剛子3錢,烏驢蹄3錢(炙黃),硫黃1錢(細研),雄黃1分(細研),天靈蓋1分(塗酥炙令微赤),麝香1兩(細研),沈香1分,甲香3銖(微炙),乳香3錢,夜明砂6錢(雄者,兩頭尖),人中白1分。
上為末,更都研令勻,用豬膽汁並軟飯和搗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藥,先以新汲水1盞,入少許麝香、砂糖,以藥10丸,浸於露下,來旦,先用煎茅香湯浴後,吃淡面1小盞子,便吃藥。服了, 以衣被厚蓋臥,直候汗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黑虎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黑虎丹, 出處:《聖惠》卷三十一。 組成:蛤蚧3對(微炒),蝦蟆1枚(塗酥炙令赤),丹砂5铢(細研),金箔5片(研),銀箔5片(研),白鮮皮3錢,苦參3錢,蛇蛻皮1兩(微炙),白狗糞1分(微炒),皮巾子6錢(3年者,炙令黃),金剛子3錢,烏驢蹄3錢(炙黃),硫黃1錢(細研),雄黃1分(細研),天靈蓋1分(塗酥炙令微赤),麝香1兩(細研),沉香1分,甲香3铢(微炙),乳香3錢,夜明砂6錢(雄者,兩頭尖),人中白1分。 主治:傳屍復連,及一切勞證,不問冷熱大小。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