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生春散

旋生春散

XUAN SHENG CHU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9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腎經 15%
肝經 14%
肺經 13%
心經 11%
胃經 9%
膀胱經 5%
小腸經 2%
大腸經 2%
膽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旋生春散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有二:

一、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二、 解毒消腫: 硃砂亦具有解毒消腫之效。對於一些由外邪入侵所致的瘡瘍腫毒,可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然而,硃砂亦有毒性,使用需謹慎,且不可自行服用,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旋生春散方中包含丁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旋生春散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等症,丁香可溫陽散寒,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旋生春散中往往包含其他寒涼藥物,丁香的溫性可以中和寒涼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寒涼藥物過度傷陽。同時,丁香能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協同增強療效。

旋生春散方中使用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燥濕的功效。方中加入木香,可針對脾胃氣滯、肝氣鬱結所致的脘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起到行氣解鬱、消食止痛的作用。
  2. 理氣和中: 旋生春散主要用於治療肝脾不和、氣滯血瘀所致的婦科疾病,如痛經、月經不調等。木香可理氣和中,調節肝脾功能,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緩解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

旋生春散方中包含川楝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驅蟲止痛: 川楝子苦寒,入肝、脾經,善於殺蟲止痛。旋生春散主治小兒蛔蟲病,症狀多為腹痛、嘔吐、腹脹、食慾不振等,川楝子能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緩解疼痛,改善消化不良。

二、疏肝理氣: 川楝子除了驅蟲,還具有疏肝理氣之效。小兒蛔蟲病常伴有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川楝子能疏解肝氣,促進脾胃運化,進一步緩解腹痛等症狀,達到整體調理的作用。

旋生春散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茴香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方中若出現寒邪凝滯,或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茴香可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緩解患者不適。
  2. 助消化,行氣消食:茴香亦有健脾消食之效,可促進消化,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旋生春散中加入茴香,可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並促進消化,綜合作用於患者的病症,達到治療目的。

旋生春散中添加陽起石,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陽起石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乳腺炎、跌打損傷等症狀,陽起石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改善病症。
  2. 利水通淋,排石止痛:陽起石還具有利水通淋,排石止痛的功效。對於泌尿系統結石、腎炎、水腫等症狀,陽起石可以促進水液代謝,排泄結石,緩解疼痛。

旋生春散中加入零陵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零陵香氣味辛溫,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旋生春散主要用於治療肝鬱氣滯導致的各種婦科疾病,而零陵香的疏肝解鬱作用可以緩解肝氣鬱結,改善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2. 溫陽散寒,止痛消腫: 零陵香還具有溫陽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寒溼凝滯、腰膝冷痛、跌打損傷等症。部分婦科疾病也可能伴有寒溼凝滯,零陵香的溫陽散寒作用可以驅散寒邪,緩解疼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旋生春散方中包含乳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旋生春散主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瘀血腫痛等症,乳香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有助於傷患的康復。
  2. 行氣止痛,舒筋活絡:乳香還具有行氣止痛,舒筋活絡的功效,能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疼痛。旋生春散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伍,共同發揮消腫止痛、舒筋活絡的功效。

旋生春散中含有麝香,主要基於其獨特的藥性:

  1. 開竅醒神,通經活絡:麝香氣味濃烈,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功效,能有效改善昏迷、中風、跌打損傷等症狀,對於氣血不通、經絡阻塞引起的病症也有一定效果。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麝香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對於瘀血阻滯、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可配合其他藥材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疾病。

因此,旋生春散中加入麝香,旨在利用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等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旋生春散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2. 生肌斂瘡: 沒藥同時具有生肌斂瘡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感染、潰瘍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旋生春散中加入沒藥,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作用,對於多種傷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蛤蚧在中藥方劑「旋生春散」中的作用主要是補肺腎、安胎。蛤蚧具有滋陰補腎、養肺潤燥的效果,對於改善由於肺腎虛弱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有幫助。它的使用能夠提高方劑的補益效果,促進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旋生春散為傳統壯陽方劑,主治陽痿,其組成與配伍邏輯如下: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以「壯陽起痿」為核心,針對腎陽虧虛、氣血瘀滯所致之陽痿。古人認為其能溫補下元、通絡活血,使「春氣旋生」,故命名「旋生春」。強調先服梅覺春丸(應為先行溫補之劑),再以此散鞏固藥效,十日見效,但需節制房事以蓄藥力。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可分三類藥材,共奏溫陽、行氣、活血之效:

  1. 溫補腎陽

    • 陽起石(煅):質重下沉,直達腎經,為「興陽要藥」,煅後減其峻烈。
    • 蛤蚧(酥炙):補肺腎、益精血,傳統用於「虛勞陽衰」,酥炙助其溫潤之性。
    • 丁香、茴香(炒):辛溫入腎,散下焦寒邪,助陽起石點燃命門之火。
  2. 行氣通絡

    • 木香、川楝子(銼):一溫一寒,調暢肝氣,疏解宗筋鬱滯(肝主筋,前陰為宗筋所聚)。
    • 零陵香:芳香走竄,古人用其「通達百脈」,引藥至陰器。
    • 沒食子(和皮):澀中寓通,固攝精氣而不留瘀。
  3. 活血開竅

    • 乳香、沒藥:化瘀生新,改善陰器氣血瘀阻。
    • 麝香:穿透力極強,開竅醒神,激發陽氣升發。
    • 紫礦(紫草茸?待考)、漏蘭(炮):推測為活血散結之品(古籍記載「漏蘭」或指漏蘆,可通經下乳)。
    • 朱砂:鎮心安神,防溫藥擾心,兼引藥入血分。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通補兼施」為特點:

  • 先以溫補藥振奮腎陽,為「燃料」;
  • 輔以行氣活血藥疏通經絡,為「通道」;
  • 終用麝香等引藥直達病所,為「信使」。
    尤其針對「久病入絡」之陽痿,在補陽同時化解氣血瘀滯,使宗筋得養而痿勢自消。然方中多辛香走竄之品,需斟酌體質使用,避免耗氣傷陰。

(注:紫礦、漏蘭等藥名考證需進一步查核,或因地異名。)

傳統服藥法


朱砂1分,紫礦2錢,丁香1錢,木香1錢,沒食子(和皮)1錢,川楝子(銼)1錢,川茵香(炒)1錢,陽起石(煅)1錢,廣零陵香1錢,乳香1錢,漏蘭(炮,去皮)1錢,麝香1錢,沒藥1錢,蛤蚧1對(酥炙)。
壯陽。
上為細末。
每服1大錢,食前溫酒調下。先服梅覺春丸,相隨服散子藥,10日見效。亦不可久服,待藥力敗再服之。初服此藥權忌房事,恐走藥力。可量藥力欲盡,再接引服之。雖年老之人與少壯無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性冷感男性勃起障礙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旋生春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八。 組成:朱砂1分,紫礦2錢,丁香1錢,木香1錢,沒食子(和皮)1錢,川楝子(銼)1錢,川茴香(炒)1錢,陽起石(煅)1錢,廣零陵香1錢,乳香1錢,漏蘭(炮,去皮)1錢,麝香1錢,沒藥1錢,蛤蚧1對(酥炙)。 主治:壯陽。主治:陽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