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丹
LING BAO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靈寶丹中包含烏頭,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烏頭性溫,味辛,入心、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入經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關節僵硬等症狀,烏頭能起到溫通經絡,驅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的寒性體質。
- 提高藥效:烏頭與靈寶丹中其他藥材相配伍,能起到增強藥效的作用。例如,烏頭與附子、乾薑等藥材搭配,可增強溫陽散寒、驅寒止痛的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
然而,烏頭性峻烈,使用時需謹慎,需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靈寶丹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五靈脂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靈寶丹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五靈脂的加入能有效發揮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 止血生肌,促進癒合:五靈脂同時具有一定的止血生肌作用,可促進創傷癒合。靈寶丹中常配合其他具有止血生肌功效的藥物,如三七、乳香等,五靈脂的加入可協同作用,加速傷口癒合,促進康復。
靈寶丹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跌打損傷等症狀,能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
- 促進癒合,生肌斂瘡:沒藥還具有促進癒合、生肌斂瘡的作用,對於外傷、潰瘍、瘡瘍等病症,能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靈寶丹中加入沒藥,正是利用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等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靈寶丹方中加入胡椒,主要有兩大原因:
- 溫中散寒,助藥力:胡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有溫中散寒、消食止痛的作用。靈寶丹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少納呆等症,胡椒的加入可以溫陽散寒,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藥效。
- 引藥入脾胃,增強療效:胡椒辛香,能起到引藥入脾胃的作用,促進藥物吸收,並加速藥效發揮。對於一些性質偏寒、難以到達脾胃的藥材,胡椒的加入能起到引導作用,提高藥物的療效。
靈寶丹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靈寶丹常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積不化等症,木香可幫助理氣消脹,緩解疼痛。
- 燥濕健脾: 木香還具有燥濕健脾的作用,可改善脾胃濕困,增進食慾。靈寶丹常配伍其他燥濕健脾藥物,共同發揮療效,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問題。
靈寶丹中添加乳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靈寶丹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有助於傷口癒合。
- 行氣止痛: 乳香能行氣止痛,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有較好的療效。靈寶丹中往往搭配其他具有行氣活血功效的藥材,乳香可協同作用,增強止痛效果,緩解疼痛症狀。
靈寶丹中包含硃砂,主要基於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能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並有鎮驚、止痛之效。古人認為,硃砂具有辟邪鎮煞之功,能驅除邪氣,安定心神。
此外,硃砂亦可治療熱病神昏、癲狂、心悸、失眠、驚癇、口瘡等症,其鎮心安神之效在靈寶丹中發揮重要作用。
靈寶丹方劑中含有麝香,乃因其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功效。
麝香氣味芳香,性溫,入心、脾、肝經,能通達經絡,直達病竈。其開竅醒神之效,可用於治療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活血通絡之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消腫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瘡瘍腫毒、風濕痹痛等。
靈寶丹以麝香配伍其他藥物,旨在協同作用,發揮藥效,治療相關疾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靈寶丹」,主要成分是:烏頭、五靈脂、沒藥、胡椒、木香、乳香、硃砂、麝香,主治功效是:各種各樣的風邪,包括癱瘓和傷風。
胡椒性溫,具有溫裡溫中、解毒、降氣、溫中散寒、下氣消痰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沒藥性溫味苦,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乳香,一味傳統中藥材,功效廣泛,包括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
五靈脂味苦、辛,性溫,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等功效。
硃砂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烏頭:性辛溫、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止痛、散寒除濕、活絡祛風、行氣止痙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
- 五靈脂:性溫、味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等功效,用於治療血瘀內阻、血不循經的出血證,如婦女血瘀崩漏等;瘀血阻滯諸痛證,如胸、脅、脘、腹刺痛、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及骨折腫痛等;蛇及蠍、蜈蚣咬傷;月經不調、赤帶不絕、胎前產後血崩、血氣諸痛等婦科疾病。
-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外科癰疽腫痛、瘡瘍潰後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滯心腹諸痛。
- 胡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下氣止瀉,止呃止嘔,解毒之功,用於治療中寒腹痛、吐瀉不止、呃逆不止、食物中毒等症。
-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 乳香:性平、味辛,歸肺、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用於治療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等,兼具活血化瘀、止痛、消炎、抗氧化等多重功效,促進傷口癒合與修復。
- 硃砂:性寒、味甘,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 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可治療閉證神昏、溫病熱陷心包、小兒驚風、中風痰厥、血瘀經閉、癥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水腫、浮腫、排尿 、經絡不通、氣血凝滯、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酒醉不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難產、死胎、胞衣不下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靈寶丹,由烏頭、五靈脂、沒藥、胡椒、木香、乳香、硃砂、麝香等藥物組成,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等多種功效,主治各種各樣的風邪,包括癱瘓和傷風。
傳統服藥法
茅朮1兩5錢,辰砂3兩,麝香2錢5分,甘草1兩,麻黃1兩,丁香3錢,天麻1兩,大黃1兩,月石5錢,雄黃1兩5錢,冰片5分,沈香3錢,蟾酥4錢5分。
上為細末,燒酒泛為丸,辰砂為衣,如芥子大。
每服20丸,甘菊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用量宜慎。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靈寶丹, 出處:《臞仙活人方》卷下。 組成:木香半錢,沉香半錢,乳香半錢。 主治:推積滯,除腹痛。主治:一切無名腫毒、惡瘡。
靈寶丹,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三。 組成:天靈蓋1枚,(塗酥炙),鬼箭羽1兩,白朮(炒)1兩,虎頭骨(塗酥炙)1兩。 主治:虛勞,精神恍惚,悸動不定,煩熱體痛。
靈寶丹, 出處:《簡易》引《葉氏方》(見《醫方類聚》卷二十)。 組成:川烏(去皮尖,略炮)3兩,五靈脂3兩,沒藥1兩半,胡椒半兩,木香1分,乳香(研)1分,朱砂(研)1分,麝香1分(和朱砂爲衣)。 主治:一切諸風,癱瘓傷風。
靈寶丹, 出處:《聖惠》卷二十五。 組成:光明砂1兩半(打如皂莢子大,絹袋子盛,以荞麥灰汁煮3復時取出,研如粉),硫黃1兩(打如皂莢子大,絹袋子盛、以無灰酒煮3復時,取出研如粉),雄黃1兩(打如皂莢子大,絹袋子盛,以米醋煮3復時,取出研如粉),自然銅1兩(先搗碎,細研如粉)。以上4味,用1有蓋瓷瓶子,先以金箔3片,鋪子瓶子底上,便入硫黃,又以金箔2片蓋之;次入雄黃,又以金箔2片蓋之;次入朱砂,又以金箔2片蓋之;次入自然銅;又以金箔3片蓋之;以瓶子蓋合,卻不用固濟,于灰池內坐瓶子令穩,以火養3日3夜。第1日用熟炭火半斤,圍瓶子,去瓶子3寸;第二日用熟火10兩,去瓶子2寸半;第3日用火1斤,去瓶子2寸;以火盡爲度。候冷,取藥出瓶子,以紙3重裹藥,于淨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細。磁石(以醋淬20遍,搗羅,細研如粉)3分,陽起石(研如粉)3分,長理石(細研如粉)3分,紫石英(細研如粉)3分。用1有蓋瓷瓶子,先磁石,次入陽起石,次入長理石,次入紫石英,其所入金箔,1依前法,以蓋子合之,其口不固濟、用火養3日3夜。第1日用熟炭火1斤,去瓶子3寸;第2日用火3斤,去瓶子2寸;第3日用火半秤,去瓶子3寸。1日至夜,任火自消,候冷取出藥,用紙裹入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極細。牛黃1兩,龍腦1兩,麝香1兩,腽肭臍(酒刷,微炙)1兩,龍齒1兩,虎脛骨(塗酒炙令黃)1兩(上6味爲末,更細研如粉),鍾乳10兩(以絹袋子盛,先以長流水煮半日,後棄其水,别用水5鬭,煎取1鬭,煮後草藥,留鍾乳水3合,磨生犀角3分),遠志(去心)1兩1分,巴戟1兩1分,苦參1兩1分,烏蛇(酒浸,去皮骨,微炙)1兩1分,仙靈脾1兩1分,天麻1兩1分(上6味,粗羅爲散,以前鍾乳水1鬭,煎至7升,用生絹袋濾去滓,澄清)。木香1兩半,肉豆蔻(去殼)1兩半,鹿茸(去毛,塗酥炙微黃)1兩半,桂心1兩半,延胡索3分,木胡桐淚3分(上6味,爲粗末,以前鍾乳汁7升、煎至4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半夏(湯洗7遍,去滑)1兩,當歸1兩(上二味,爲粗散,以前鍾乳汁4升,煎至3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皂莢子仁1兩半(搗羅,研如粉),川芒消1兩(細研),生地黃汁1升,無灰酒、童便1升。 主治:中一切風,牙關緊急,及屍厥暴亡者;或打撲損多年,天陰即疼痛,動不得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