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一字散中包含五靈脂,主要有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五靈脂具活血化瘀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一字散作為跌打損傷常用方劑,五靈脂的活血化瘀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有助於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 止痛消腫:五靈脂亦具止痛消腫功效,能減輕因瘀血引起的疼痛和腫脹。在跌打損傷治療中,五靈脂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消腫,加速康復。
一字散中包含烏頭,主要是利用其辛溫的特性,祛風散寒,止痛。烏頭性烈,可通經活絡,對於風寒濕痹所致的疼痛,如肢體麻木、關節疼痛、腰腿痠痛等,有顯著療效。此外,烏頭還可溫經止痛,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腹痛等,亦有較佳的治療效果。
然而,烏頭毒性較強,需嚴格控制用量,並謹慎配伍,避免藥物中毒。醫師會根據患者病情,綜合考慮其他藥物以及患者體質,來決定是否使用烏頭,以及用量。
一字散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其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的功效。
沒藥性溫,味苦辛,歸肝、脾經。其樹脂成分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等作用。對於外傷導致的瘀血腫痛、骨折、跌打損傷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一字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而沒藥正是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藥物配合,發揮更佳療效。
一字散中包含地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經活絡,化瘀止痛: 地龍性寒,味鹹,入肝、脾經,具有通經活絡、化瘀止痛的功效。其可改善氣血循環,疏通經絡,對於因氣血瘀阻、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 清熱解毒,平肝熄風: 地龍亦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功效。其可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對於因熱毒壅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痙攣等症狀具有治療作用。
因此,一字散中加入地龍,可以起到通經活絡、化瘀止痛、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等多重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一字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一字散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 行氣止痛: 乳香亦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疏通經絡,緩解疼痛。一字散用於疼痛症狀,乳香可以改善氣血運行,減輕疼痛感。
「一字散」方劑中含有麝香,乃因其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效。麝香氣味辛香,性溫,能直達心竅,開通經絡,醒脾開胃,故可用於治療昏迷、癲癇、中風、跌打損傷等病症。
此外,麝香還能活血化瘀,散結止痛,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亦有顯著療效。因此,將麝香加入「一字散」方劑中,可增強其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劑[一字散]的組成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因為硃砂具有安神、鎮靜的作用。硃砂能夠穩定神經系統,減少由神經不安引起的失眠、焦慮等症狀。在[一字散]中,硃砂的添加可以增強方劑的安神效果,有助於改善由神經不安引起的睡眠問題,促進身體的恢復和平衡。然而,由於硃砂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免引發副作用。
一字散中含有白膠香,主要原因有二:
- 理氣止痛: 白膠香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一字散所針對的胸腹脹痛、氣滯血瘀等症狀,白膠香能有效疏通氣機,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 白膠香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進而消除瘀血,達到止痛的效果。對於一字散所針對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白膠香能發揮其活血化瘀的功效。
白膠香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共同發揮理氣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一字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一字散」主治「一切打撲傷損,筋傷骨折」,主要針對外力撞擊、跌打損傷所致之瘀血腫痛、筋骨損傷。其外用於傷口,以清潔、消炎、止痛為目的,並透過局部用藥促進患處修復。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朱砂(0.5錢)
- 性味歸經:甘,微寒;有毒。歸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鎮心安神。
- 在方中的作用:外用可抑菌消炎,防止傷口感染,並緩解局部瘀熱腫痛。
硼砂(0.5錢)
- 性味歸經:甘、鹹,涼。歸肺、胃經。
- 功效:清熱解毒、防腐消腫。
- 在方中的作用:協助清潔傷口,化解瘀滯,減少炎症反應。
龍腦(冰片,1字)
- 性味歸經:辛、苦,涼。歸心、脾、肺經。
- 功效: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 在方中的作用:具強力透皮作用,能快速緩解疼痛,並促進藥物滲透。
朴硝(芒硝,1字)
- 性味歸經:鹹、苦,寒。歸胃、大腸經。
- 功效:瀉下通便、清熱軟堅。
- 在方中的作用:外用可清熱消腫,軟堅散結,助於化解瘀血腫塊。
三、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字散」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核心,針對打撲傷損後常見的「瘀、熱、腫、痛」四大病理特點設計:
- 清熱消炎:朱砂、硼砂協同抑制傷口感染,控制局部熱毒。
- 消腫散結:朴硝軟堅化瘀,硼砂輔助化解瘀滯。
- 鎮痛透藥:龍腦辛涼走竄,能迅速緩解疼痛並引藥直達病所。
- 外用給藥:蜂蜜調和可潤澤傷口,鵝翎蘸藥便於局部塗刷,直接作用於患處。
此方體現「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原則,雖為外用方,但藥物配伍遵循清熱解毒、化瘀止痛的內治邏輯,尤其適合金刃外傷或跌打後皮破血瘀之症。
傳統服藥法
朱砂0.5錢,硼砂0.5錢,龍腦1字,朴硝1字。
上為極細末。
先以針刺去青黃血汁,用鹽湯洗拭。再用蜜調藥少許,鵝翎蘸刷口內。咽下無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一字散,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組成:明礬1兩,巴豆仁21粒。 主治:弄舌、喉風,啞不能言。
一字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六。 組成:蜈蚣(去毒,炒)1條,全蠍1對(炒,去毒并頭足)。 主治:破傷風抽搐,角弓反張。
一字散,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一。 組成:白僵蠶1兩,荊芥半兩,紫河車3錢,五靈脂1分,甘草半兩,乾柏葉2錢,薄荷3錢。 主治:喉風。
一字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五。 組成:藿香葉2兩,烏頭(去皮臍)2兩,甘松1兩,零陵香1兩,白附子半兩,天南星半兩。 主治:沐頭中風,頭面多汗,爲首風頭痛。
一字散, 出處:《赤水玄珠》卷三十。 組成:半兩錢5枚(火煅醋淬49次),甜瓜子仁5錢,珍珠2錢。 主治:理傷續斷。主治:跌撲傷損,骨折、骨碎、筋斷,疼痛不可忍者。
一字散, 出處:《百一》卷十三。 組成:五靈脂(别研)4兩,川烏頭(去皮臍,生用)4兩,沒藥(别研)4兩,草烏頭(去皮臍,生用)4兩,地龍半兩,乳香半兩(别研),麝香半錢(别研),朱砂3分(别研),白膠香1兩(後四味加減些不妨)。 主治:一切打撲傷損,筋傷骨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