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舉肺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其宣肺、利咽的功效。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開宣肺氣,利咽排膿的作用。
舉肺湯多用於治療肺氣鬱閉,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桔梗能疏散肺氣,使痰液易於排出,同時也能清利咽喉,消散炎症,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達到宣肺止咳,利咽化痰的功效。
舉肺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調和藥性: 舉肺湯中多用辛溫之品,如麻黃、杏仁等,容易燥烈傷肺。甘草性甘平,能調和藥性,緩解辛溫藥物的燥性,避免對肺部造成過度刺激。
- 緩解副作用: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解咳嗽的作用。加入舉肺湯中,能減輕麻黃、杏仁等藥物的副作用,如麻黃可能引起心悸,杏仁可能導致咽喉乾燥。甘草能緩解這些症狀,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總而言之,甘草在舉肺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調節角色,既能調和藥性,又能減輕副作用,提升藥效。
舉肺湯中加入竹茹,主要有兩大原因:
- 清熱化痰: 竹茹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舉肺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黏稠,而竹茹能清肺熱,化痰液,使痰易於咳出,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 降逆止嘔: 竹茹能降逆氣,止嘔吐。舉肺湯中若患者伴有氣逆上衝,甚至嘔吐的症狀,竹茹的降逆止嘔作用能緩解這些不適,使療效更佳。
舉肺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 滋陰潤肺: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之功效。舉肺湯主治肺熱傷陰、咳嗽氣喘、痰粘難咳等症狀,麥門冬可以滋養肺陰,緩解肺熱,使咳嗽痰液易於咳出。
- 清心除煩: 麥門冬亦可清心除煩,心煩不寐、口乾舌燥等症狀,均可透過麥門冬的滋陰作用得到緩解。此功效對於伴隨肺熱的煩躁不安、失眠等症狀也有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麥門冬在舉肺湯中可以有效地滋陰潤肺,清心除煩,達到治療肺熱咳嗽、痰粘難咳、心煩不寐等症狀的目的。
舉肺湯中添加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肺:阿膠性平味甘,入肺、肝經,具有滋陰補血、潤燥止咳之效。舉肺湯旨在治療肺氣虛弱、津液不足所致的咳嗽、咯血等症狀,阿膠的滋陰潤肺作用可補益肺陰,改善肺部乾燥,緩解咳嗽症狀。
- 固本培元:阿膠還有補血養血的功效,對於肺虛所致的氣血不足,也能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舉肺湯中加入阿膠,可以固本培元,增強肺臟功能,進一步促進患者的恢復。
舉肺湯中加入沙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養陰潤肺: 沙參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養陰潤肺、清熱生津的功效。舉肺湯用於治療肺燥咳嗽、咽乾口渴等症,沙參可以滋潤肺燥,緩解咽喉不適,達到潤肺止咳的效果。
- 配伍增效: 舉肺湯中其他藥材如麥冬、百合等也具養陰潤肺功效,沙參與之配伍,可互相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沙參還能與其他藥材協調,避免單一藥物過於偏寒而導致脾胃虛寒。
舉肺湯中加入百合,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潤肺:百合性微寒,味甘,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舉肺湯通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乾咳少痰、咽喉乾燥等症狀,百合能清熱降火,滋潤肺燥,緩解咳嗽,並減少痰液黏稠。
- 養陰安神:百合還有養陰安神的作用。肺熱咳嗽常伴隨心煩失眠等症狀,百合能滋養心陰,寧心安神,緩解患者的焦躁不安,促進睡眠。
因此,舉肺湯中加入百合,不僅能清熱潤肺,緩解咳嗽,還能滋陰安神,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舉肺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肺熱咳嗽、痰多黏稠等症狀,川貝母能有效清熱化痰,潤燥止咳,達到緩解肺部炎症的目的。
- 宣肺止咳: 川貝母不僅能清熱化痰,更能宣肺止咳。它能疏散肺氣,使肺氣通暢,進而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對於因肺氣不宣而引起的咳嗽,川貝母能起到很好的宣肺止咳作用。
總之,川貝母在舉肺湯中發揮著潤肺止咳、宣肺止咳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肺部炎症,緩解咳嗽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舉肺湯」之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舉肺湯由桔梗、甘草、竹茹、麥門冬、阿膠、沙參、百合、川貝母等八味藥物組成。
主治病症:
根據古籍記載,舉肺湯主要用於治療「肺痿」之症。肺痿,多因久咳氣虛,熱邪上擾肺部所致。其臨牀表現為:
- 久咳: 長期咳嗽,纏綿不癒。
- 氣虛: 身體虛弱,氣短乏力。
- 寒熱往來: 時而發冷,時而發熱。
- 氣急煩悶: 呼吸急促,胸悶煩躁。
- 多唾或帶血: 咳嗽多痰,甚至痰中帶有血絲或膿血。
治療原理分析:
舉肺湯的配伍,充分體現了「養肺、養氣、養血,清金降火」的治療原則,具體分析如下:
- 宣肺利咽,祛痰止咳: 桔梗,能宣散肺氣,開通咽喉,祛除痰涎,止咳平喘,為方中重要之藥。
- 調和諸藥,益氣緩急: 甘草,能調和藥性,益氣補中,緩解諸症,配合桔梗,能助其宣肺化痰之力。
- 清熱化痰,和胃止嘔: 竹茹,能清熱化痰,清胃止嘔,可針對肺熱痰多,脾胃不和之症狀。
- 養陰潤燥,清心除煩: 麥門冬,能滋養肺陰,潤燥生津,清心除煩,可緩解久咳耗傷肺陰之症狀。
- 滋陰補血,潤肺止咳: 阿膠,能補血滋陰,潤肺止咳,針對肺痿病久,耗傷陰血之情況。
- 養陰潤肺,清熱解毒: 沙參,能養陰潤肺,清熱解毒,可助麥門冬,阿膠滋養肺陰。
- 養陰潤肺,安神定志: 百合,能滋陰潤肺,清心安神,可針對肺陰虧虛,導致的虛煩失眠。
- 潤肺止咳,化痰散結: 川貝母,能潤肺止咳,化痰散結,針對肺部積痰,咳嗽痰稠之情況。
綜合來看,舉肺湯以 滋陰養肺 為主,輔以 宣肺化痰、清熱和胃 之功效。其配伍全面,既能針對肺痿之本—肺陰虧虛,又能兼顧肺痿之標—咳嗽痰多。方中藥物相互協同,共同發揮養陰潤肺、止咳化痰之功效,使肺氣得宣,陰液得潤,熱邪得清,達到治療肺痿之目的。
總結:
舉肺湯為治療肺痿之名方,其配伍精妙,藥性平和,能有效緩解久咳氣虛、寒熱往來、氣急煩悶、多唾帶血等症狀。透過滋養肺陰,宣散肺氣,清化痰熱,整體上恢復肺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桔梗、甘草、竹茹、天門冬、麥冬、阿膠、沙參、百合、貝母。
清肺散火。
忌辛燥、升散、溫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適用於肺痿、久咳氣虛、有熱則成痿,其症寒熱,氣急煩悶,多唾或帶血等症。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舉肺湯, 出處:《嵩崖尊生》卷七。 組成:桔梗、甘草、竹茹、二冬、阿膠、沙參、百合、貝母。 主治:散火熱,以復肺之清肅。主治:肺痿。久咳氣虛,有熱則成痿,其症寒熱,氣急煩悶,多唾或帶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