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溫病條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胃經 28%
心經 14%
大腸經 9%
脾經 7%
膀胱經 4%
腎經 4%
膽經 3%
肺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脾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三石湯

組成

  • 滑石 30g
  • 石膏 30g
  • 寒水石 30g
  • 杏仁 10g
  • 竹茹 10g
  • 金銀花 15g
  • 通草 10g

功效

辛涼清熱,芳香敗毒化濁。清熱利溼,宣通三焦

主治

暑溫蔓延三焦,舌滑微黃,邪在氣分者。身熱面赤耳聾胸悶脘痞,下利稀水,小便短赤,咳痰帶血,不甚渴飲,舌紅赤。

文獻參考

  1. 溫病條辨》:“暑溫蔓延三焦,舌滑微黃,邪在氣分者,三石湯主之。”
  2. 《醫宗金鑑》:“三石湯,治暑溫發熱,身熱面赤,耳聾胸悶,下利稀水,小便短赤,咳痰帶血,不甚渴飲,舌紅赤,此爲暑溫蔓延三焦,邪在氣分者,宜用此湯清熱利溼,宣通三焦。”

傳統服藥法

飛滑石3錢,生石膏5錢,寒水石3錢,杏仁3錢,竹茹(炒)2錢,銀花3錢(花露更妙),金汁1酒杯(衝),白通草2錢。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滑石、石膏、寒水石、杏仁、竹茹、金银花、通草组成。滑石、石膏、寒水石均为寒凉之品,能清热泻火,利湿退热;杏仁、竹茹、金银花均为清热解毒之品,能清热利湿,宣通三焦;通草能通利小便,使湿热从下而解。诸药合用,共奏辛凉清热,芳香败毒化浊。清热利湿,宣通三焦之功。

注意事项

本方寒凉之性较强,脾胃虚寒者慎用。

相關證候

暑熱傷氣

暑熱傷氣

暑傷氣陰,熱傷氣陰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三石湯,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紫石英2兩,白石英2兩半,鍾乳2兩半,生薑2兩,當歸2兩,人參2兩,甘草2兩,茯苓3兩,乾地黃3兩,桂心3兩,半夏5兩,大棗15枚。 主治:補腎。主治:産後虛冷七傷,時寒熱,體痛乏力。

三石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二。 組成:飛滑石3錢,生石膏5錢,寒水石3錢,杏仁3錢,竹茹(炒)2錢,銀花3錢(花露更妙),金汁1酒杯(衝),白通草2錢。 主治:辛涼清熱,芳香敗毒化濁。清熱利濕,宣通三焦。主治:暑溫蔓延三焦,舌滑微黃,邪在氣分者。身熱,面赤耳聾,胸悶脘痞,下利稀水,小便短赤,咳痰帶血,不甚渴飲,舌紅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五芩甘露飲

相似度 60%

加減木防己湯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