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肺清肺化痰湯
BU FEI QING FEI HUA T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鄭氏瘄科保赤金丹》卷三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14)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對於肺陰不足導致的燥咳、痰少、咽乾口渴等症狀,天門冬能滋陰潤肺,緩解肺燥,促進痰液生成,有利於化痰止咳。此外,天門冬還能清熱解毒,對於肺熱引起的咳嗽、痰黃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天門冬,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清熱化痰的功效,有助於緩解肺部疾病引起的各種症狀。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肺燥津傷,咳嗽痰少,氣促胸悶等症狀,皆可藉由麥門冬的滋陰作用,改善肺部乾燥,恢復肺臟功能。
- 清熱化痰:麥門冬亦能清熱化痰,對於熱邪犯肺,咳嗽痰黃,口乾舌燥等症狀,能起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
因此,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麥門冬,可兼顧滋陰潤肺、清熱化痰,達到有效治療肺部病症的目的。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作用。肺熱咳嗽、痰稠色黃,或伴有口渴咽燥、心煩不寐,生地黃能清熱降火,滋養肺陰,改善上述症狀。
- 潤肺止咳:生地黃能滋陰潤燥,利於化痰止咳。肺燥咳嗽、痰少粘稠,或伴有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生地黃能滋陰潤肺,使痰液稀薄,利於咳出。
因此,生地黃在補肺清肺化痰湯中起到清熱涼血、潤肺止咳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肺熱咳嗽、痰多、口渴等症狀。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包含百部,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潤肺止咳:百部性味甘、微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對於肺虛久咳、痰多難出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殺蟲止癢:百部亦有殺蟲止癢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因蟲積引起的咳嗽、皮膚瘙癢等症。
因此,百部在補肺清肺化痰湯中,不僅能有效緩解肺部疾患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更能輔助治療因蟲積引起的肺部問題,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百合,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
百合性味甘寒,入肺心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其潤燥止咳之效,有助於緩解肺燥咳嗽、痰多等症狀;清心安神之效,可緩解因肺熱所致的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此外,百合還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對於肺熱、痰熱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百合,可有效改善肺部疾患,達到補肺清肺、化痰止咳的效果。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肺: 阿膠性甘平,入肺、肝、腎經,具有滋陰潤肺、補血止血之效。對於肺陰不足、燥熱咳嗽,或痰稠難咳者,阿膠能滋潤肺燥,減少痰液粘稠,利於咳出。
- 輔助止咳化痰: 阿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能有效緩解肺虛咳嗽、痰多等症狀。阿膠能補益肺氣,促進肺部功能恢復,配合其他清熱化痰藥物,能更快更有效地緩解咳嗽,化解痰液。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包含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肺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微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其能有效清除肺熱,化解痰液,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補肺潤燥: 川貝母還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能補益肺氣,改善肺燥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
因此,川貝母作為「補肺清肺化痰湯」的組成成分,可以達到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雙重功效,為患者的肺部健康提供全面調理。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包含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知母性寒,味苦甘,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肺熱咳嗽、痰黃粘稠,知母能清泄肺熱,並滋潤肺燥,使痰液易於咳出。
- 配伍相宜:補肺清肺化痰湯的組成多以滋陰潤肺、清熱化痰為主,知母與其他藥物如麥冬、沙參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效果。知母的加入,使方劑的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單純清熱而傷陰,達到滋陰清熱、潤肺化痰的功效。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沙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潤肺: 沙參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肺虛燥咳、咽乾口渴者,使用沙參可以滋陰潤燥,緩解肺部乾咳症狀,使肺氣充足,達到清肺化痰的效果。
- 清熱解毒: 沙參也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黃粘稠等症狀。其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幫助清除肺部熱毒,改善痰液性質,促進痰液排出。
綜上,沙參在補肺清肺化痰湯中,既可滋陰潤肺,又能清熱解毒,是治療肺虛燥咳、肺熱咳嗽、痰黃粘稠等症的理想藥材。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鈎藤,主要是利用其清熱平肝、息風止痙的功效。鈎藤能有效地平息肺熱所致的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同時亦能鎮靜神經,緩解因肺熱上擾而引起的頭暈、頭痛、失眠等不適。
此外,鈎藤還能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幫助藥物更好地滲透到肺部,發揮其清肺化痰的功效。因此,在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鈎藤,能夠更全面地解決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問題,提高治療效果。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枇杷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大作用:
- 清肺化痰:枇杷葉味苦性涼,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化痰止咳的功效。其含有的揮髮油、蘋果酸等成分,能有效緩解肺熱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 潤肺止咳:枇杷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C、鉀等,能滋潤肺部,改善肺氣虛弱,從而達到止咳的效果。
因此,枇杷葉在「補肺清肺化痰湯」中起到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肺部炎症和痰液積聚問題。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竹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化痰: 竹茹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肺熱痰多、咳嗽喘息等症狀,竹茹能有效清熱化痰,緩解肺部炎症,促進痰液排出。
- 降逆止嘔: 竹茹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因肺熱痰多引起的噁心嘔吐。對於一些伴隨咳嗽、痰多、嘔吐的患者,竹茹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補肺清肺化痰湯」方劑中包含馬兜鈴,是因其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且對肺熱痰多、咳嗽氣喘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馬兜鈴味苦寒,入肺、膀胱經,可清肺熱、化痰止咳,並能利水消腫,對於肺熱咳嗽、痰多黏稠、胸悶氣喘等症狀有一定效果。
然而,馬兜鈴含有馬兜鈴酸,長期或大量服用會損害腎臟,甚至引發腎衰竭。因此,使用馬兜鈴需謹慎,需遵醫囑,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瓜蔞」主要考量其清熱化痰、利濕止咳的功效。
瓜蔞性寒,味甘苦,入肺、脾經,具有清熱瀉火、利濕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胸悶氣喘等症狀,瓜蔞能有效清熱化痰,緩解呼吸道炎症,改善肺功能。
此外,瓜蔞還有利濕的作用,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輕痰液的粘稠度,更易於咳出,進一步促進肺部的恢復。因此,「補肺清肺化痰湯」中加入瓜蔞,可達到清熱化痰、利濕止咳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肺部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名為「補肺清肺化痰湯」,主治「肺虛氣粗,鼻扇有痰」,屬肺氣陰兩虛兼痰熱阻肺之證。
- 肺虛:指肺氣與肺陰不足,氣虛則呼吸無力而氣粗,陰虛則燥熱內生。
- 氣粗鼻扇:為肺氣上逆、呼吸不利之象,多見於久咳或熱病後期,肺失肅降。
- 有痰:痰質或黏或稠,因陰虛生熱煉液為痰,或餘熱未清灼津成痰。
綜合而言,此證病機為 肺氣陰兩虛,痰熱留滯,治法當 補肺潤燥、清熱化痰。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一、 補肺養陰潤燥
- 天冬、麥冬:甘寒滋陰,潤肺清火,針對肺陰不足之乾咳、痰黏。
- 大生地(炒):滋陰涼血,炒用減其寒性,兼顧補血生津。
- 北沙參、百合:補肺陰、益氣生津,沙參尤善清肺熱,百合安神潤燥。
- 阿膠:滋陰補血,潤肺止血,適用於陰虛久咳或痰中帶血。
二、 清熱化痰止咳
- 知母、川貝母:知母清肺瀉火,川貝潤肺化痰,二者合用治燥熱痰黏。
- 栝樓仁:寬胸化痰、潤腸通便,導痰熱從下而出。
- 馬兜鈴、枇杷葉:馬兜鈴清肺降氣(註:今知其毒性,古用取其瀉肺熱),枇杷葉降逆化痰,合用平喘止咳。
三、 平肝降逆兼調和
- 鈎藤:清肝息風,防肺熱移肝而生風,緩解氣逆鼻扇。
- 竹茹:清熱化痰、和胃降逆,協調肺胃氣機。
- 後期加熟地、生甘草:
- 熟地:補腎填精,助肺陰生化之源,適用於久病及腎者。
- 生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兼潤肺止咳。
全方配伍思路
- 標本同治:以養陰補肺治本,清熱化痰治標。
- 臟腑相關:補肺兼顧肝(鈎藤)、胃(竹茹)、腎(熟地),防傳變並固根本。
- 動靜結合:滋陰藥(天冬、生地)配化痰藥(栝樓、貝母),補而不滯,清而不傷。
此方適用於 肺陰虧虛為主,兼見痰熱未清 之證,體現中醫「養陰清肺、化痰寧嗽」的治療邏輯。
傳統服藥法
天冬、麥冬、大生地(炒)、百部、百合、阿膠、川貝母、知母、北沙參、鈎藤、枇杷葉、竹茹、馬兜鈴、栝樓仁。
收後20余日,可用大熟地、生甘草。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補肺清肺化痰湯是一張補肺清肺化痰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肺虛氣粗,鼻扇有痰。但是,補肺清肺化痰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脹、腹瀉等。因此,在服用補肺清肺化痰湯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肺清肺化痰湯, 出處:《鄭氏瘄科保赤金丹》卷三。 組成:天冬、麥冬、大生地(炒)、百部、百合、阿膠、川貝母、知母、北沙參、鉤藤、枇杷葉、竹茹、馬兜鈴、栝樓仁。 主治:肺虛氣粗,鼻扇有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