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散寒湯

LI QI SAN H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七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胃經 21%
肺經 17%
肝經 12%
大腸經 6%
腎經 5%
三焦經 4%
膀胱經 2%
心經 2%
膽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三焦經
膀胱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理氣散寒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蒼朮味辛、性溫,具有行氣解鬱、燥濕健脾之效。對於因寒邪阻滯、肝氣鬱結所致的脘腹脹滿、胸悶氣短等症狀,蒼朮能起到疏肝理氣、散寒止痛的作用。
  2. 燥濕健脾:蒼朮亦可健脾燥濕,對於脾胃虛寒、濕氣內阻所致的腹痛、泄瀉、食慾不振等症狀,蒼朮能起到溫脾燥濕、健脾開胃之效。

因此,蒼朮在理氣散寒湯中,既能疏肝理氣,又能燥濕健脾,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散寒止痛、理氣和中的效果。

理氣散寒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消積: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肺經。其具有行氣消積、燥濕化痰的功效。方中加入厚朴,可助於理氣散寒,緩解因氣滯寒凝而導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2. 溫中止痛:厚朴能溫中止痛,對於寒邪凝滯、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嘔吐等症狀,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因此,在理氣散寒湯中加入厚朴,可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溫中止痛的效果。

理氣散寒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如下:

  1. 理氣止痛: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燥濕、化痰的功效。其芳香之氣能行氣止痛,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胸腹疼痛、脘腹脹滿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和胃降逆:陳皮能理脾胃之氣,降胃氣逆上之邪,對於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泛酸、噯氣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因此,陳皮在理氣散寒湯中起到理氣止痛、和胃降逆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散寒止痛之效。

理氣散寒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之功效。理氣散寒湯中多用辛溫之藥,如生薑、乾薑等,容易燥烈傷陰,甘草可以中和其燥性,避免藥性過於猛烈,保護脾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具有解毒、抗炎、抗過敏等功效,可以增強藥物療效,並緩解藥物的副作用。對於散寒止痛、理氣化痰等功效,甘草可以起到協同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理氣散寒湯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解表化濕:藿香性辛溫,具有解表散寒、化濕止嘔之效。對於因外感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胸悶、氣短、腹痛、嘔吐等症狀,藿香可有效驅散寒邪,化解濕氣,改善症狀。
  2. 理氣和中:藿香不僅能解表化濕,更能理氣和中,解除脾胃氣機阻滯,促進消化吸收。對於因氣滯血瘀、脾胃不和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藿香可起到理氣行氣、健脾和胃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總而言之,藿香在理氣散寒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既能解表化濕,又能理氣和中,有效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

理氣散寒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理氣行氣: 砂仁味辛性溫,具有行氣化濕、溫中止痛的功效。其辛溫之性可溫暖脾胃,促進氣機運行,緩解寒邪阻滯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有助於理氣散寒。

二、 溫中止痛: 砂仁可溫暖脾胃,並能緩解寒邪凝滯所致的胃脘疼痛。其溫中止痛之效,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改善寒邪阻滯所致的腹部冷痛、腹脹等症狀,達到散寒止痛的目的。

理氣散寒湯中加入枳殼,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消積: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脾、胃經,具有破氣消積、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氣滯血瘀、寒凝氣滯所致的胸腹脹痛、食積不化等症狀,枳殼能有效理氣消積,緩解症狀。
  2. 散寒止痛:枳殼辛散溫通,能散寒止痛,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枳殼能有效散寒止痛,溫通經絡。

因此,理氣散寒湯中加入枳殼,能起到理氣消積、散寒止痛的雙重作用,有效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各種症狀。

理氣散寒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燥濕健脾之效。對於寒邪阻滯、氣機不暢所致的腹痛、脹滿、嘔吐等症狀,木香能有效疏通氣機,緩解疼痛。

2. 散寒止瀉:木香除了理氣止痛,還具有散寒止瀉的作用。對於寒邪侵襲腸胃所致的腹痛、腹瀉、冷感等症狀,木香可以溫中散寒,止瀉止痛。

因此,理氣散寒湯中加入木香,既能理氣止痛,又能散寒止瀉,對於寒邪阻滯所致的胃腸道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理氣散寒湯中加入香附,主要有兩大原因:

1. 理氣解鬱: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解鬱,疏肝解鬱,對於因氣滯血瘀、肝氣鬱結所致的腹痛、腹脹、胸悶、脅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散寒止痛:香附同時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能溫經散寒,驅除寒邪,對於因寒邪入侵所致的脘腹冷痛、寒濕腰痛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香附在理氣散寒湯中,既能理氣解鬱,又能散寒止痛,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氣滯血瘀、寒邪入侵所致的相關病症的效果。

理氣散寒湯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烏藥味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腹脹、嘔吐等症狀,烏藥能有效疏通氣機,緩解疼痛。
  2. 溫腎散寒:烏藥還具備溫腎散寒之效,對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陽痿、遺精等症狀,烏藥能溫補腎陽,改善陽虛之症。

因此,理氣散寒湯中加入烏藥,不僅能行氣止痛,還可溫腎散寒,達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理氣散寒湯

理氣散寒湯是一個中藥方劑,由蒼朮、厚朴、陳皮、甘草、藿香、砂仁、枳殼、木香、香附、烏藥組成,具有理氣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主治中焦、下焦受寒氣,氣往上逆,導致腹痛,可能嘔吐、腹瀉,也有可能不嘔吐、不腹瀉,嚴重時會出現乾霍亂的危急情況,隨時可能死亡。

蒼朮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厚朴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厚朴性溫,辛散苦燥,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脹氣、腹瀉等症狀。厚朴能降氣緩脹,增排氣排空,緩解脹氣、食慾不振。厚朴能夠增強胃腸的蠕動和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厚朴含有揮發油及厚朴甲醚、乙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蟲驅蟲作用。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藿香

藿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它可以幫助驅除濕氣、祛除陰霾濕邪、助脾胃正氣、止嘔嘔吐、化濕和胃、止咳化痰、祛風除濕、解暑和胃、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等。

砂仁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它芳香健胃,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分泌,緩解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枳殼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枳殼也能止咳化痰,主治咳嗽痰多、喘息氣促;消食化積,主治食積不消、腹脹腹痛;降氣,主治胃氣上逆、嘔吐呃逆。此外,枳殼還具有破氣、行氣、消痞、散結、除痰、止痛、緩瀉等功效。在臨牀上,枳殼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香附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香附入脾胃經,具有補益氣血之功,可用於治療氣虛所致的疲乏無力、氣短喘促等症狀。香附辛烈,氣味濃烈,以氣用事,故專治氣結為病,可用於治療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等症狀。

烏藥

烏藥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可調理七情鬱結、氣血凝停、霍亂吐瀉、痰食稽留、寒凝氣滯的小腸疝氣、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墜腫痛、痛經、寒邪侵犯肺臟、肺氣失宣、乳腺炎、瘰癘等證。

總結:

理氣散寒湯是一個中藥方劑,由蒼朮、厚朴、陳皮、甘草、藿香、砂仁、枳殼、木香、香附、烏藥組成,具有理氣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主治中焦、下焦受寒氣,氣往上逆,導致腹痛,可能嘔吐、腹瀉,也有可能不嘔吐、不腹瀉,嚴重時會出現乾霍亂的危急情況,隨時可能死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寒涼之性較強,陰虛陽衰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上吐下瀉

相同名稱方劑


理氣散寒湯, 出處:《會約》卷七。 組成:蒼朮1錢3分,厚朴(薑制)1錢3分,陳皮(去白)1錢3分,甘草1錢3分,藿香8分,砂仁8分,枳殼8分,木香5分,香附1錢5分,烏藥1錢5分。 主治:中下二焦寒滯氣逆,腹痛,或嘔瀉,或不嘔不瀉,而爲乾霍亂危劇等候。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