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烏藥2錢,藿香1錢5分,香附1錢5分,枳殼1錢5分,陳皮(去白)1錢5分,檳榔7分,木香7分,厚朴1錢。
如氣逆之甚者,加白芥子、沈香、青皮之類;如痛在小腹,加小茴。如兼疝者,加荔枝核(煅熟,搗碎)2-3錢。
水煎,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烏藥、藿香、香附、枳殼、陳皮、檳榔、木香、厚朴組成。烏藥、藿香、香附行氣止痛;枳殼、陳皮理氣化痰;檳榔、木香行氣止痛;厚朴行氣消脹。諸藥合用,共奏行氣、化痰、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行氣止痛之功,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肌瘤
相同名稱方劑
排壅湯, 出處:《會約》卷十四。 組成:烏藥2錢,藿香1錢5分,香附1錢5分,枳殼1錢5分,陳皮(去白)1錢5分,檳榔7分,木香7分,厚朴1錢。 主治:婦人癥瘕,邪氣壅滯,刺痛之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