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液湯

YU Y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衷中參西錄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腎經 19%
胃經 18%
脾經 15%
心經 7%
膀胱經 6%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小腸經 3%
肺經
腎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玉液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葛根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之效。玉液湯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病症,如高熱、口渴、咽喉腫痛等。葛根的加入有助於清熱解毒,緩解熱毒對人體的傷害。
  2. 生津止渴:葛根具生津止渴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所致的口乾舌燥,並促進津液生成。這對於熱病患者來說,能有效緩解其因體內水分流失所造成的痛苦。

玉液湯中加入黃耆,主要考量其補氣固表、益氣生津的功效。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能補中益氣、固表止汗,可增強人體正氣,抵禦外邪侵襲。

益氣生津: 黃耆能促進津液生成,並能改善口渴、口乾等症狀。玉液湯常用於治療氣陰兩虛、津液不足等病症,黃耆的加入可以補氣生津,提高藥效。

此外,黃耆還可與其他藥材配伍,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玉液湯中加入雞內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 雞內金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玉液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積不消、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雞內金的加入能增強其消食化積的作用,促進脾胃功能恢復。
  2. 助藥力: 雞內金能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利用,有助於藥效的發揮。玉液湯中其他藥材如麥冬、生地、天花粉等,以滋陰生津為主,加入雞內金可促進這些藥材的吸收,進一步提升其滋陰潤燥的效果。

玉液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山藥,這主要與山藥的藥理特性有關。山藥具有補脾益肺、健腎養陰的功效,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並增強消化功能。作為一種健脾藥,山藥能夠促進食慾、改善消化,同時還能夠幫助身體吸收其他藥材的營養成分。在玉液湯中,山藥的加入有助於平衡方劑的整體功效,使其在滋養陰液、潤肺止咳方面更為有效。此外,山藥所含的黏液質能夠保護胃腸道,減少一些其他藥材可能帶來的刺激。因此,山藥不僅是玉液湯的主要成分之一,還在整體配方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增強了方劑的適應性和治療效果。在中醫理論中,通過適當的藥材組合,可以達到調和陰陽、調順氣血的效果,而山藥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玉液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是因為其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能清肺熱、生津液、除煩渴,並可治療熱病煩渴、口乾舌燥、肺熱咳嗽等症狀。玉液湯本身也具有清熱生津、養陰潤燥的功效,加入天花粉後,可加強其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更能有效緩解因熱邪所致的各種症狀。

玉液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斂肺: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斂肺、生津止渴、止瀉止汗之效。玉液湯主治肺陰不足,虛熱咳嗽,故加入五味子以滋陰斂肺,緩解咳嗽、口渴等症狀。
  2. 固精斂汗:五味子有固精斂汗的作用,可以防止津液外泄,進一步鞏固肺陰,使療效更佳。此外,玉液湯中也含有麥冬、生地黃等滋陰潤肺的藥物,與五味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滋陰斂肺、止咳止汗的作用。

玉液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知母味苦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玉液湯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後期,陰虛津傷,口乾舌燥,心煩不眠等症狀。知母可清熱瀉火,降解體內餘熱,緩解口乾舌燥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滋陰潤燥,達到清熱滋陰的目的。
  2. 滋陰降火: 知母入肺經,可清肺熱,並能滋陰潤肺。玉液湯中加入知母,可清熱降火,同時滋陰潤肺,改善肺燥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有助於恢復體力,促進康復。

主治功效


玉液湯主治功效分析

一、主治症狀

綜合多本古籍的記載,玉液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兩類症狀:

1. 七情傷感,氣鬱生痰引發的症狀:

  • 頭目眩暈: 由於氣機上逆,清陽不升,或痰濁蒙蔽清竅所致。
  • 心嘈忪悸: 心神被擾,或痰濁阻滯心脈導致心神不寧。
  • 眉稜骨痛: 可能是由於肝氣鬱結,循經上擾頭面;或痰火上攻,阻滯經絡。

2. 消渴證(特定類型):

  • 主要針對 氣化不升 導致的消渴,表現為口渴多飲,小便頻數,但並非所有消渴證皆適用。

二、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玉液湯的兩種不同組成,其治療原理也有所不同:

1. 以半夏、生薑、沉香為主要組成的玉液湯:

  • 半夏: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針對痰涎壅盛,氣機上逆之證,為君藥。
  • 生薑: 溫中散寒,降逆止嘔,化痰止咳。協助半夏降逆化痰,並能溫散水飲,為臣藥。
  • 沉香: 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理氣開鬱,降逆下氣,使上逆之氣得以下降,並能緩解疼痛,為佐使藥。

此方以 燥濕化痰,降逆理氣 為主要治療原則。通過化痰降逆,使氣機通暢,上逆之氣得降,痰涎得化,從而緩解頭目眩暈、心嘈忪悸、眉稜骨痛等症狀。

2. 以黃耆、山藥、葛根、天花粉、知母、五味子、雞內金為主要組成的玉液湯:

  • 黃耆: 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大補脾肺之氣,提升清陽,為君藥。
  • 山藥: 補脾益肺,固腎澀精。補益脾肺腎三臟,既可助黃耆補氣,又能滋陰以制過燥,為臣藥。
  • 葛根: 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輔助黃耆升舉清陽,並能生津止渴,為佐藥。
  • 天花粉: 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針對肺熱津傷,為佐藥。
  • 知母: 滋陰降火,潤燥滑腸。滋陰潤燥,清虛熱,為佐藥。
  • 五味子: 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斂肺止咳,生津止渴,為佐藥。
  • 雞內金: 健胃消食,澀精止遺。加強運化之力,為使藥。

此方以 益氣升陽,生津止渴 為主要治療原則。通過大補脾肺之氣,提升清陽,使氣化功能恢復正常,津液得以輸布全身,從而緩解消渴症狀。

三、總結

玉液湯有兩種不同的方劑組成,分別針對不同的病機。前者以半夏為君,燥濕化痰,降逆理氣,治療氣鬱生痰之證;後者以黃耆為君,益氣升陽,生津止渴,治療氣化不升之消渴。兩者均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通過調整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恢復臟腑功能的協調,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心內膜炎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容易焦慮恐懼百日咳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梅尼爾氏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

相同名稱方劑


玉液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五。 組成:天南星(炮)1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1兩。 主治:去痰涎,利胸膈。主治:咳嗽。

玉液湯,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六五引《禦醫撮要》。 組成:縮砂半兩,薯蕷1兩,甘草4兩,豆蔻1個半。 主治:消酒,利胸膈。主治:酒病。

玉液湯,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九引《濟生》。 組成:半夏(洗淨,湯泡7次,切作片子)。 主治:七情傷感,氣鬱生涎,隨氣上逆,頭目眩暈,心嘈忪悸,眉棱骨痛。

玉液湯,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經驗秘方》。 組成:牛膝1斤,天麻5兩,秦艽1兩,防風2兩,枸杞2兩,蠶沙2兩(揀淨),大栗子(炒熟,用肉)1斤,桔梗2兩,當歸1兩8錢,蒼朮2斤(柑浸,去皮,蒸熟),地黃1兩8錢。 主治:除風痰。主治:諸般風疾,麻痹癱瘓,動止不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