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黃湯

SHU DI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十八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6%
肺經 26%
胃經 19%
脾經 11%
腎經 7%
肝經 7%
心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熟地黃湯方劑中,熟地黃是主要的藥材,原因如下:

  1. 補血滋陰: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之功效,可治療血虛、陰虛、腎虛等症。
  2. 君藥主治: 熟地黃在熟地黃湯方劑中擔任君藥,其補血滋陰的功效是方劑治療疾病的主要作用,其他藥材則輔助熟地黃發揮功效。

熟地黃湯以熟地黃為君藥,其補血滋陰的作用是治療疾病的核心,其他藥材則輔助其發揮藥效,達到整體治療的效果。

「熟地黃湯」中的人參,主要用於補益元氣、增強體力。人參能夠提升整體身體機能,對於氣虛所致的疲勞乏力有良好的療效,與熟地黃等藥材相配,能夠調理脾胃,增強免疫力。

熟地黃湯方劑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配伍相輔: 熟地黃滋陰補血,偏於血分;麥門冬滋陰潤肺,偏於津液。兩者合用,可使陰液充足,相輔相成,更能達到滋陰潤燥、養血生津的效果。
  2. 防止滋膩,兼顧脾胃: 熟地黃滋膩,若單用容易損傷脾胃。麥門冬甘寒,有助於清熱生津,並能健脾化濕,避免熟地黃滋膩之弊,使方劑更具備安全性。

總之,熟地黃湯中加入麥門冬,旨在滋陰潤燥,兼顧脾胃,使藥效更佳,療效更顯著。

「熟地黃湯」中的天花粉,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的作用。天花粉能夠幫助改善口乾舌燥、虛熱盜汗等症狀,與熟地黃等藥材相配,可以增強整體的清熱生津作用。

熟地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藥性偏寒: 熟地黃性寒,長期服用容易造成脾胃虛寒,影響藥效。甘草性甘溫,能調和藥性,緩解熟地黃的寒性,避免其副作用。
  2. 增強補益效果,提高藥效: 甘草有補中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與熟地黃配伍,能增強其補血滋陰的功效,提高藥效,使藥力更加溫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總而言之,甘草在熟地黃湯中的加入,既能調和藥性,避免副作用,又能增強補益效果,提高藥效,是不可或缺的輔藥。

主治功效


熟地黃湯:滋補養生,益氣補血

熟地黃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滋補養生、益氣補血的功效。

熟地黃湯組成:

  •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的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天花粉: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的功效。

熟地黃湯主治功效:

  • 產後虛渴不止:熟地黃湯可以滋陰補血,生津止渴,緩解產後虛渴的症狀。
  • 少氣腳弱:熟地黃湯可以補氣血,增強體質,緩解少氣腳弱的症狀。
  • 眼昏頭眩:熟地黃湯可以滋陰補血,明目益智,緩解眼昏頭眩的症狀。
  • 飲食無味:熟地黃湯可以健脾開胃,增強食慾,緩解飲食無味的症狀。

熟地黃湯用法用量:

  • 口服:將熟地黃湯加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 外用:將熟地黃湯塗抹於患處,每日2-3次。

熟地黃湯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熟地黃湯可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服用可能會導致流產。
  • 糖尿病患者慎用:熟地黃湯可能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服用可能會導致血糖升高。
  • 脾胃虛弱者慎用:熟地黃湯可能具有滋膩礙胃的作用,脾胃虛弱者服用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

總結:

熟地黃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滋補養生、益氣補血的功效。熟地黃湯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虛渴不止、少氣腳弱、眼昏頭眩、飲食無味等症狀。熟地黃湯用法用量為口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熟地黃湯注意事項為孕婦慎用、糖尿病患者慎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傳統服藥法


熟地黃1兩,人參3兩,麥門冬2兩,栝樓根4兩,甘草半兩。
上為散。
每服4錢,水2盞,加糯米1撮,生薑3片,棗3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熟乾地黃湯(《局方》續添諸局經驗方卷九)、地黃湯(《普濟方》卷三五三)、熟地黃散(《普濟方》卷三五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滋膩的功效,體質肥胖、痰濕重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熟地黃湯, 出處:《三因》卷十八。 組成:熟地黃1兩,人參3兩,麥門冬2兩,栝樓根4兩,甘草半兩。 主治:産後虛渴不止,少氣腳弱,眼昏頭眩,飲食無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