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肝經 13%
胃經 13%
心經 10%
脾經 8%
膽經 8%
小腸經 4%
膀胱經 4%
心包經 4%
腎經 4%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腎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和解

整體功效

解表里,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主治

風寒發熱四時瘟疫頭痛無汗百節痠痛,口乾舌苦,鼻流清水咳逆。四時感冒,頭痛發熱,骨節痠痛,咳逆嘔噦,四肢倦怠,寒熱往來口渴自汗

和解丸是一味中藥方劑,由荊芥、羌活、白芷、葛根、川芎、天花粉、玄參、赤芍、柴胡、黃芩、連翹、薄荷、甘草等中藥組成。和解丸具有和解表里、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風寒發熱、四時瘟疫、頭痛無汗、百節痠痛、口乾舌苦、鼻流清水、咳逆。四時感冒,頭痛發熱,骨節痠痛,咳逆嘔噦,四肢倦怠,寒熱往來,口渴自汗。

文獻參考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中藥功效解釋
荊芥發散風寒,透表解表可疏散風寒之邪,透達表邪,發散表熱
羌活祛風散寒,通絡止痛可祛除風寒之邪,疏通經絡,止痛。
白芷祛風散寒,通鼻竅,消腫止痛可祛除風寒之邪,通利鼻竅,消腫止痛。
葛根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可解除肌表之邪,透發疹子,生津止渴。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可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天花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可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玄參清熱涼血,瀉火解毒可清熱涼血,瀉火解毒。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止痛可清熱涼血,活血止痛。
柴胡疏肝解郁,升陽舉陷,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陽舉陷,解表退熱。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傳統服藥法

荊芥穗4兩,羌活4兩,白芷4兩,葛根4兩,川芎3兩,天花粉3兩,玄參3兩,赤芍藥3兩,柴胡3兩,黃芩2兩,連翹殼2兩,薄荷2兩,甘草2兩。
清熱解表。辛散透表,疏風散寒。
上為細末,水泛為丸。
熟湯送下。
汗出避風,忌辛辣食品。

方劑組成解釋

和解丸由荊芥、羌活、白芷、葛根、川芎、天花粉、玄參、赤芍、柴胡、黃芩、連翹、薄荷、甘草等中藥組成。荊芥、羌活、白芷、葛根、川芎、天花粉、玄參、赤芍、柴胡、黃芩、連翹、薄荷、甘草等中藥均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發熱、四時瘟疫、頭痛無汗、百節痠痛、口乾舌苦、鼻流清水、咳逆。四時感冒,頭痛發熱,骨節痠痛,咳逆嘔噦,四肢倦怠,寒熱往來,口渴自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和解丸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發熱、四時瘟疫、頭痛無汗、百節痠痛、口乾舌苦、鼻流清水、咳逆。四時感冒,頭痛發熱,骨節痠痛,咳逆嘔噦,四肢倦怠,寒熱往來,口渴自汗。但和解丸性味辛涼,有發汗解表的作用,體虛、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咳血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
肺炎
高血壓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腎臟病
嘔吐
忽冷忽熱
汗出(身體易出汗)

相同名稱方劑

和解丸,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 組成:荊芥穗4兩,羌活4兩,白芷4兩,葛根4兩,川芎3兩,天花粉3兩,玄參3兩,赤芍藥3兩,柴胡3兩,黃芩2兩,連翹殼2兩,薄荷2兩,甘草2兩。 主治:清熱解表。辛散透表,疏風散寒。主治:風寒發熱,四時瘟疫,頭痛無汗,百節痠痛,口乾舌苦,鼻流清水,咳逆。四時感冒,頭痛發熱,骨節痠痛,咳逆嘔噦,四肢倦怠,寒熱往來,口渴自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清瘟解毒湯

相似度 84%

時疫清瘟丸

相似度 81%

清瘟解毒丸

相似度 75%

除瘟救苦丹

相似度 74%

神應普濟丹

相似度 72%

神效清震湯

相似度 66%

驅風上清散

相似度 66%

祛風清上散

相似度 66%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