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川芎1錢,白芷1錢,羌活1錢,葛根1錢,柴胡1錢5分,生草4分,赤芍1錢,連翹1錢,黃芩1錢,花粉1錢,桔梗1錢,玄參1錢,淡竹葉1錢。
清解內熱。
加燈心20根,水煎服;若作丸,每丸重3錢。
方劑組成解釋
川芎、白芷、羌活、葛根、柴胡、甘草、赤芍、連翹、黃芩、天花粉、桔梗、玄參、淡竹葉等十四味中藥,均具有解表散邪、清熱解毒的功效。其中,川芎、白芷、羌活、葛根、柴胡、甘草、赤芍、連翹、黃芩、天花粉、桔梗、玄參等十味中藥,均具有解表散邪的功效;淡竹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本方合用,共奏解表散邪、清熱解毒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解表散邪、清熱解毒的功效,適合於天行瘟疫,口渴咽腫,發熱無汗等症。但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解瘟散毒湯, 出處:年氏《集驗良方》卷二。 組成:川芎1錢,白芷1錢,羌活1錢,葛根1錢,柴胡1錢5分,生草4分,赤芍1錢,連翹1錢,黃芩1錢,花粉1錢,桔梗1錢,玄參1錢,淡竹葉1錢。 主治:清解內熱。主治:天行瘟疫,口渴咽腫,發熱無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