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人參湯

Bai Hu Ren She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6%
胃經 32%
脾經 17%
腎經 7%
心經 5%
肺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7

方劑組成解釋

白虎加人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白虎湯由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組成,其中石膏性寒、知母性寒,甘草的加入可以緩解藥物的寒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對脾胃的刺激。
  2. 補益氣陰: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潤肺生津的功效,可以補充人參的藥力,使藥效更加全面,更利於患者恢復。同時,甘草還能夠緩解石膏、知母的燥性,避免藥物過於傷津。

白虎加人參湯為清熱生津之經典方,主要針對氣陰兩傷,熱盛口渴之症。方中以石膏為君,清熱瀉火;知母為臣,助君藥清熱,兼能滋陰潤燥。甘草與粳米(大米)共為佐使,其中粳米性平味甘,雖非典型清熱藥材,卻在此方中扮演關鍵角色。粳米能補中益氣,和中養胃,與甘草相輔相成,增強全方的甘溫質地,有助於保護脾胃,防止大量寒涼藥物損傷中焦。此外,粳米還能調和諸藥,使藥力更加和緩持久,適合長期服用,尤其對病後體虛者更為適宜。因此,粳米在白虎加人參湯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既清熱又顧護正氣,達到治病求本的效果。

白虎加人參湯的組成中,包含人參,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 益氣扶正,抵禦邪氣:白虎湯本身清熱瀉火,擅長解表散熱,但若患者正氣不足,則容易反受其寒,導致病情加重。人參性溫,具有補氣益血的功效,可扶持正氣,增強抗病能力,避免因清熱而傷正。
  2. 緩解熱病耗氣,保護脾胃:熱病消耗人體津液,同時也會損傷脾胃功能。人參能補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恢復元氣,避免因熱病耗氣而導致脾胃虛弱,進一步影響療效。

因此,白虎加人參湯加入人參,是為了在清熱解表的同時,補益正氣,保護脾胃,更好地發揮治療效果。

白虎加人參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表: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效。對於因陽明經熱盛而引起的高熱、口渴、煩躁、脈洪數等症狀,石膏能有效清熱解表,達到降溫止渴的目的。

二、生津止渴: 石膏能生津止渴,緩解因熱邪傷津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對於因熱邪內擾而導致的津液不足,石膏能起到滋潤津液的作用,幫助恢復體內水分平衡。

白虎加人參湯中的知母,主要起到了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作用。

其一,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胃經,能清肺熱,降胃火。白虎加人參湯本身以清熱解表為主,知母的加入可以更好地清除體內熱邪,達到清熱解表的效果。

其二,知母能滋陰潤燥,緩解熱邪耗傷陰液所致的口渴、咽乾等症狀。白虎加人參湯用於治療陽明經熱證,知母的加入不僅能清熱,也能滋陰,更能全面解決疾病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虎加人參湯」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暑熱中暑、口瘡咽痛、肺熱咳嗽等症。出處是《傷寒論》中。其組成為: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破碎並用棉布包裹),炙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要理解白虎加人參湯之前,要先理解白虎湯,可參考這個頁面

傷寒論原文:「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入參湯主之。」

經過吐法和下法治療後,七八天仍未痊癒,表裡俱熱,表現為內外皆熱,患者感到極度煩躁且怕風,出現大渴、舌上乾燥且紅燙,喝水也無法解渴。

針對這些症狀,建議使用白虎加人參湯進行治療。該湯劑具有清熱和補經血的作用,適用於溫病引起的發熱,特點是口渴為主症,舌乾燥、喜飲水、發燒及煩躁不安。如果患者在吐法或下法後未見好轉,或未經此法仍有上述症狀,皆可使用白虎加人參湯進行調理。

適用症狀:

  • 治療因感受寒邪或溫熱病邪導致體內熱氣過盛,同時損傷了體內的津液和氣力,表現為身體發熱且口渴,出汗但仍然怕冷,脈搏虛弱且大;
  • 因熱氣影響肺部,導致上焦消渴,口渴頻繁;
  •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仍感到非常口渴且脈搏強大;
  • 感受寒邪後嘔吐或瀉下,七到八天後症狀仍未改善,熱氣聚集在體內,身體表面與內部都發熱,偶爾怕風,極度口渴,舌頭乾燥且煩躁,想要喝大量的水;
  • 感受寒邪但沒有高熱,只是口渴且心煩,稍微怕冷;
  • 口渴想喝水,但沒有外感症狀;
  • 中暑導致的熱暍,表現為出汗、怕冷、身體發熱且口渴;
  • 胃部疾病導致的熱暍,脈象呈現弦細芤遲,小便後全身發涼,口張開,門齒乾燥;
  • 感冒後出汗、嘔吐或瀉下,出現皮疹,脈搏虛弱;
  • 斑疹已經出現,如果脈搏洪大且頻繁口渴;
  • 暑熱導致脈搏虛弱;
  • 溫熱病導致脈搏浮大而芤,大量出汗,輕微喘息,甚至鼻孔翕動。

根據研究發現,白虎加人參湯、高麗參、黃連、肉桂等藥方或藥材,都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白虎加人參湯中含有人參、知母、石膏、甘草和粳米等藥材,這些藥材合用可以充分發揮降血糖的作用。在白虎湯清熱生津的基礎上,加上人參,不僅能益氣生津,還能降低血糖。

傳統服藥法


上五味,以水1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腰背反折,身體後仰如弓狀舌苔乾燥(舌乾)背部感覺冷上吐下瀉身體發熱四肢冰冷咳嗽容易飢餓食慾好發燒及發冷發燒大汗淋漓,留特別多汗感冒慢性鼻炎氣喘痲風 [漢生氏病]麻疹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口乾口渴心情煩燥心胸煩熱

相同名稱方劑


白虎加人參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知母6兩,石膏1斤(碎,綿裹),甘草(炙)2兩,粳米6合,人參3兩。 主治:清熱、益氣、生津止渴,和表散熱。主治:傷寒、溫病、暑病氣分熱盛,津氣兩傷,身熱而渴,汗出惡寒,脈虛大無力;火熱迫肺,上消多飲者;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傷寒若吐若下後,7-8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渴欲飲水,無表證者;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膈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小兒瘡疹赤黑,出不快,毒盛煩躁者;太陽中暍,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然毛聳,口開,前闆齒燥者;傷寒汗吐下後,斑發脈虛;斑已出,如脈洪數,熱甚煩渴者;暑熱脈虛者;太陰溫病,脈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