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 Hu Tang Syndrome

經方「白虎湯證」的組成、症狀及應用時機

- 最後更新:2022-06-04

白虎湯證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陽明經證

白虎湯之組成

白虎湯之組成是: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是將這四味藥煮後去渣溫服。

白虎湯是《傷寒論)中「辛寒清氣」的代表方。知母苦寒,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石膏辛甘大寒,清熱瀉火,善清肺胃之熱。兩者相配既能清陽明氣分之熱,又能潤燥以滋陰。

甘草甘平,補中益氣,調和諸藥。梗米甘平,益氣和胃,與甘草同用,具有和中養胃之功。全方具有清燥熱,救陰液之效,旨在清氣分之熱。

白虎湯的煎服法,以煮至米熟湯成即可。從中醫臨床應用來看,石膏可打成細末,並宜先煎,並宜大劑量應用。方中梗米也不能少,除能養胃氣外,還有助於石膏作用的發揮。

白虎湯證之《傷寒論》原文主要內容與解釋

白虎湯的運用時機,主要出自於以下《傷寒論》條文: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219)。

此條文中首先提到,白虎湯是三陽合病,此方劑散見在太陽、陽明、厥陰病篇,而基本病機是一致的,都是陽明裡熱熾盛,邪熱充斥表裡,基本症狀就是嚴重發熱、流大汗、心煩、口渴、脈滑數,有時候會手足逆冷。所以後代醫家認為主要是「身大熱、大汗出、大煩渴、脈洪大」四大症狀

當外邪入侵體內之後,逐步往少陽、陽明的階段,最後進入陽明病,表現出陽明裡熱獨盛之證。陽明經就是胃經、大腸經,因此肚子會脹滿。

熱盛耗氣,經脈不利,因此身重,難以轉側。里熱熾盛,津液被灼,所以食不知味,語言障礙,臉部如蒙塵垢。由於熱擾神昏,則胡言亂語(譫語)。熱擾神明,膀胱失約,則見遺尿。

用白虎湯清陽明裡熱,如果誤認為有表證而用汗法(麻黃類),會使譫語更加嚴重,而出現亡陽症狀(額上生汗、手足逆冷)。

腹滿、澹語、遺尿這些症狀,在「陽明腑實證」也會出現,但是本條既沒有潮熱、便秘、脈沉實等症,又出現「自汗出」,所以不用承氣湯而用白虎湯,因此「自汗出」是本證的辨證要點。不過後代對於白虎湯的四大症狀是有爭議的

白虎湯證主要位於陽明病階段
白虎湯證主要位於陽明病階段

這裡雖然敘述了三陽合病,卻是「有三陽合病之名,而無三陽合病之實」,歷代通常認為這些症狀,就是陽明病的症狀。後世醫家對白虎湯進行更深入研究,把它作為主治「氣分熱盛證」的代表方。

以本方為基礎的加減方有白虎加人參湯、白虎加桂枝湯、白虎加蒼朮湯等,臨證可選擇應用。

張仲景於傷寒論中運用本方時機

  •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26)
  •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8)
  •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9)
  •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70)
  •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222)
  •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2.45]
  • 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見中暍中)。[13.27]
  •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70)
  •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176)==> 此條文可能有誤,應該是表裡俱熱。
  •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219)
  • 傷寒脈滑而厥者,裡有熱,白虎湯主之。(350)

現代中醫運用白虎湯之疾病

  • 呼吸系統:廣泛用於治療急性熱病,例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大葉性肺炎等急性感染性病證。辨證要點以氣分熱盛為主,其機理與本方有抗炎、退熱、解毒作用有關。
  • 神經系統:腦血管意外患者常伴有陽明腑實證,對於此類病證張錫純多先投大劑白虎湯或白虎加人參湯,如果依然便秘,則繼服大黃或芒硝少許,並認為此法的功效妙於承氣湯類。有醫家運用大劑量白虎湯加味(常加大黃等),治療腦出血昏迷,可以縮短時間、降低血壓,防止再次腦出血。
  • 傳染病:近代運用白虎湯於「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等高發熱病,有一定的效果。
  • 內科其他疾病:臨床運用白虎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效果,以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熱痛,運用白虎湯加減蒼朮、桂枝湯...等等,各種加減法有一定效果。此外對於風濕性心臟病、變應性亞急性敗血症、高血壓、中暑等,取得一定療效。
  • 糖尿病:糖尿病臨床主要症狀是「多飲、多食、多尿、消瘦」,這通常是內熱熾盛,傷津耗氣所造成,所以中醫在臨床上運用白虎湯有效果。
  • 不明原因發燒:中醫臨床發現,對於不明原因的高熱,只要沒有陽明腑實證,用白虎湯加味能達到退燒效果。有醫家運用白虎湯加減治療肺癌、肝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術後感染的高熱,認為用本方退熱,不限於陽明證。
  • 小兒科:白虎湯也常用於小兒疾病,主要治療上呼吸道感染、高熱、夏季熱、麻疹、大葉性肺炎等病證。
  • 眼科:白虎湯廣泛應用於古代中醫眼科,例如脹大頭、天行赤眼、陷翳、銀星玉粒、涌波翳等多種外障眼病。
  • 皮膚科:皮膚發斑發疹,只要是屬於實熱性質的,如肺胃之熱、熱毒之邪鬱千氣分,出現急性皮炎、痤瘡、藥疹、毒性紅斑、皮膚搔癢症、夏季皮炎、日曬傷等皮膚病,白虎湯加減輕熱解藥,可取得一定效果。

現代實驗室對白虎湯之研究

  • 解熱作用:硫酸鈣是石膏的主要成分,其解熱強度與氨基比林類似,解熱作用快,但不持久。而知母解熱效果較長,兩藥配伍則效果最佳,體現了中藥配伍的科學性。白虎湯中移除知母,解熱作用消失,因此才有人認為白虎湯君藥是知母。
  • 抗病毒作用:研究發現將白虎湯用於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皮下感染的小鼠,於感染後24小時灌服本方,與對照組比較,可顯著降低實驗小鼠的死亡率,證明本方有抗病毒作用。此外白虎湯中知母煎劑對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菌也有抑制作用。
  • 降血糖:白虎湯加減方對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用。
  • 降血脂:白虎湯可降低血脂異常小鼠的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

造成白虎湯證的5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白虎湯證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黃膩

脈相

洪脈實脈

白虎湯證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手腳容易出汗皮膚搔癢口乾口渴潮熱昏迷心情煩燥大便秘結發熱(發燒)夜間遺尿身體沉重胃腸脹氣下腹脹氣頭脹痛咽喉乾燥牙齦腫脹痛皮膚紅斑皮膚紫斑胡言亂語神志不清心胸煩熱胃酸食道逆流牙齒痛眼睛紅痛痤瘡腦炎糖尿病麥粒腫原發性高血壓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肺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熱中暑麻疹甲狀腺亢進

白虎湯證的相關證型


改善白虎湯證的常用方劑


改善白虎湯證的常用穴道


白虎湯證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白虎湯被稱為白虎,就是很威猛甚至兇惡的意思,因為擔憂此中藥太寒,所以很多醫家畏懼於醫療事故而不敢運用。有些比較大膽的醫家如「張錫純」就大量運用。白虎湯究竟可不可以解除陽明病?在2022年夏天時就有一位會員親身實驗過。

當北半球進入夏季之後天氣炎熱,尤其到了6月之後更加明顯,這時候許多人的經絡型態就會自然出現所謂的「鐵三角經絡型態」,同時出現一種變化型(三焦經、大腸經實證、胃經實證),這很有可能就是少陽病、陽明病的模型。

在2022年6月2日時,某男性會員感到嚴重口渴,身體感到發熱但沒有發燒,身體有流汗、也感到心煩,幫自己檢測經絡出現上圖,胃經明顯出現實證。

服用白虎湯前後經絡圖比較
服用白虎湯前後經絡圖比較

他剛好看到家中有「白虎湯」科學中藥,想說來實驗一下,只有服用大約3平匙而已,沒過多久之後就感到口不渴了,發熱的感覺消退,再度經絡檢測出現胃經正常,而體能數值有下降趨勢。

由此案例可見白虎湯可以改善「胃經實證」現象,同時也可以改善相關症狀。才服用白虎湯一點點,就把胃經實證的能量給壓下來了,難怪此中藥威猛十足。反過來看,如果原本就是「寒性陽虛體質」,胃經長期虛證的人誤服,還真的會傷身!此案例提供相關研究人士參考。

載入中...

白虎湯證的相關典籍


本文參考之現代書籍

  • 熊曼琪主編,中醫藥學高級叢書《傷寒論》,人民衛生出版社
  • 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傷寒論原文

  • 柯韻伯:此本陽明病而略兼太少也。胃氣不通故腹滿。陽明主內,無氣以動故身重。難以轉側者,少陽行身之側也。口者,胃之門戶,胃氣病則津液不能上行故不仁。陽明病則顏黑,少陽病則面微有塵,陽氣不榮於面故垢。膀胱不約為遺溺,遺尿者太陽本病也。雖三陽合病而陽明證多,則當獨取陽明矣。尤表證則不宜汗,胃未實則不當下。此陽明半表裡證也,里熱而非里實,故當用白虎而不當用承氣。若妄汗則津竭而譫語。誤下則亡陽而額汗出手足厥也。此自汗出為內熱甚者言耳,接遺尿句來。若自汗而無大煩大渴證,無洪大浮滑脈,當從虛治,不得妄用白虎。若額上汗出手足冷者,見煩渴譫語等證與洪滑之脈,亦可用白虎湯。《傷寒來蘇集.傷寒論註.白虎湯證》
  • 《醫宗金鑒》:三陽合病者,太陽、陽明、少陽合而為病也。必太陽之頭痛、發熱,陽明之惡熱、不眠,少陽之耳聾,寒熱等證皆具也。太陽主背,陽明主腹,少陽主側,今一身盡為三陽熱邪所困,故身重難以轉側也。胃之竅出於口,熱邪上攻,故口不仁也。陽明主面,熱邪蒸越故面垢也。熱結於里則腹滿;熱盛於胃故譫語也。熱迫膀胱則遺尿;熱蒸肌滕故自汗也。證雖屬於三陽,而熱皆聚胃中,故當從陽明熱證中治也。若從太陽之表發汗,則津液愈竭,而胃熱愈深,必更增譫語。若從陽明之里下之,則陰益傷而陽無依則散,故額汗肢冷也。要當審其未經汗下,而身熱自汗出者,始為陽明的證,宜主以白虎湯,大清胃熱,急救津液,以存其陰可也。
  • 《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註.辨合病並病脈證並治》陳修園:譫語亦有三陽合病者,太陽、陽明、少陽合而為病。腹滿,陽明經熱合於前也。身重,太陽經熱合於後也。難以轉側,少陽經熱合於側也。三證見而一身之前後左右俱熱氣瀰漫矣。口不仁而垢,熱合少陽之腑也。譫語,熱合陽明之腑也。遺尿,熱合太陽之腑也。三證見而身內之上中下俱熱氣充塞矣。大抵三陽主外,三陰主內,陽實於外,陰虛於內,故不可發汗,以耗欲絕之陰,若發汗則譫語。陽浮於外,則陰孤於內,故不可下奪,以傷其欲脫之微陽。若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醫者審其未經汁下之誤,兼治太陽少陽,不如專顧陽明。若自汗出一證者,從陽明而得太陽少陽之總歸,白虎湯主之。苟非自汗出,恐表邪抑塞,亦不敢魯莽而輕用也。
  • 《傷寒論淺註.陽明篇》徐靈胎: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以上皆陽明熱證之在經者,以三陽統於陽明也。但身重腹滿,則似風濕,宜用術附。面垢譫語,則似胃實,宜用承氣。此處一惑,生死立判。如何辨別,全在參觀脈症,使有顯據,方不誤投。發汗則譫語,陽從此越。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陰從此脫。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自汗則熱氣盛於經,非石膏不治。《傷寒論類方.白虎湯類》
  • 成尤己:白虎,西方金神也,應秋而歸肺。熱甚於內者,以寒下之;熱甚於外者.以涼解之;其有中外俱熱,內不得泄,外不得發者,非此湯則不能解之也。夏熱秋涼,暑喝之氣,得秋而止,秋之令曰處暑,是湯以白虎名之,謂能止熱也。知母味苦寒,(內經〉曰:熱淫所勝,佐以苦甘。又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欲撤表熱,必以苦為主,故以知母為君。石膏味甘微寒,熱則傷氣,寒以勝之.甘以緩之。欲除其熱,必以甘寒為助,是以石膏為臣。甘草味甘平,梗米味甘平。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熱氣內蘊,消爍津液,則脾氣燥,必以甘平之物緩其中,故以甘草、梗米為之使。是太陽中喝,得此湯則頓除之,即熱見白虎而盡矣。
  • 《傷寒明理論.藥方論.白虎湯方》柯韻伯:......石膏大寒,寒能勝熱,味甘歸脾,質剛而主降,備中土生金之體,色白通肺,質重而含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為君。知母氣寒主降,苦以泄肺火,辛以潤肺燥,內肥白而外皮毛,肺金之象,生水之源也,故以為臣。甘草皮赤中黃,能土中瀉火,為中宮舟揖,寒藥得之緩其寒,用此為佐。沉降之性,亦得留連於脾胃之間矣。梗米稼穡作甘,氣味溫和,稟容平之性,為後天養生之資,得此為佐。陰寒之物,則無傷損脾胃之慮也。煮湯入胃,輸脾歸肺,水精四布,大煩大渴可除矣。白虎主西方金也e用以名湯者,秋金得令,而暑清陽解,此四時之序也。
  • 《傷寒來蘇集.傷寒論註.白虎湯證》汪訶庵:此足陽明手太陰藥也。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故以知母苦寒為君。熱則傷氣,必以甘寒為助,故以石膏為臣。津液內爍,故以甘草梗米甘平益氣,緩之為使。不致傷胃也。又煩出於肺,燥出於腎。石膏清肺而瀉胃火,知母清肺而瀉腎火,甘草和中而瀉心脾之火。或瀉其子,或瀉其母。不專治陽明氣分熱也。
  • 《醫方集解.瀉火之劑.白虎湯》張錫純:方中重用石膏為主藥,取其辛涼之性,質重氣輕,不但長於清熱,且善排擠內蘊之熱息息自毛孔達出也。用知母者,取其涼潤滋陰之性,既可佐石膏以退熱,更可防陽明熱久者之耗真陰也。用甘草者,取其甘緩之性,能逗留石膏之寒涼不至下趨也用梗米者,取其汁漿濃郁能調石膏金石之藥使之與胃相宜也。藥止四味,而若此相助為理,俾猛悍之劑歸於和平,任人放膽用之,以輓回人命於垂危之際,真無尚之良方也。何猶多畏之如虎而不敢輕用哉?《醫學衷中參西錄.醫論.陽明病白虎湯證》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