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白虎加桂枝湯
組成
桂枝、甘草、大米、石膏、知母
整體功效
清熱通絡止痛
主治
外感風熱,內有伏火,邪熱壅盛,壯熱煩渴,汗出不止,脈洪大,舌紅苔黃,或兼有頭痛、身痛、胸悶、煩躁、小便短赤等症。
白虎加桂枝湯是一種清熱解毒、通絡止痛的中藥方劑。它由桂枝、甘草、大米、石膏、知母等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通絡止痛的功效。本方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內有伏火、邪熱壅盛所引起的壯熱煩渴、汗出不止、脈洪大、舌紅苔黃等症。
方解
白虎加桂枝湯由白虎湯和桂枝湯兩個方劑組成。白虎湯具有清熱解毒、除煩止渴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內有伏火、邪熱壅盛所引起的壯熱煩渴、汗出不止、脈洪大、舌紅苔黃等症。桂枝湯具有發汗解表、通絡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寒外感、表實不解所引起的頭痛、身痛、胸悶、煩躁、小便短赤等症。白虎加桂枝湯將白虎湯和桂枝湯兩個方劑的功效相結合,具有更強的清熱解毒、通絡止痛的功效。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中藥 | 功效 | 解釋 |
---|---|---|
桂枝 | 發汗解表,通絡止痛 | 發汗解表,可解除風寒外感;通絡止痛,可緩解頭痛、身痛、胸悶、煩躁、小便短赤等症狀。 |
甘草 | 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 清熱解毒,可緩解壯熱煩渴、汗出不止、脈洪大、舌紅苔黃等症狀;緩急止痛,可緩解頭痛、身痛、胸悶、煩躁、小便短赤等症狀。 |
大米 | 和胃止嘔 | 和胃止嘔,可緩解胃部不適。 |
石膏 |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 | 清熱瀉火,可緩解壯熱煩渴、汗出不止、脈洪大、舌紅苔黃等症狀;除煩止渴,可緩解頭痛、身痛、胸悶、煩躁、小便短赤等症狀。 |
知母 | 清熱燥濕,止渴生津 | 清熱燥濕,可緩解壯熱煩渴、汗出不止、脈洪大、舌紅苔黃等症狀;止渴生津,可緩解頭痛、身痛、胸悶、煩躁、小便短赤等症狀。 |
注意事項
-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通絡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胃部不適、腹瀉等症狀。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等不宜服用本方。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勞累。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右剉每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汗出愈
相關證候

白虎湯證
陽明經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白虎加桂枝湯, 出處:《金匱》卷上。 組成:知母6兩,甘草2兩(炙),石膏1斤,粳米2合,桂(去皮)3兩。 主治:溫瘧。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