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桂枝柴胡湯

BAI HU GUI ZHI CHAI 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胃經 19%
腎經 9%
肝經 9%
脾經 9%
心經 9%
三焦經 4%
心包經 4%
膽經 4%
膀胱經 4%
肺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白虎桂枝柴胡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瀉火、止渴生津的功效。白虎桂枝柴胡湯用於治療外感風熱,邪熱內陷,導致高熱、口渴、汗出、脈洪數等症狀,石膏可有效清解體內熱邪,降低體溫,緩解口渴症狀。
  2. 配伍增效: 石膏與桂枝、柴胡等藥材配伍,可增強清熱解表、疏風解表之效,使藥效更為顯著。石膏能抑制桂枝、柴胡的辛溫之性,避免藥性過於燥烈,使藥性更平和,更適合於熱病初期或熱盛階段使用。

白虎桂枝柴胡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原因為:

  1. 清熱瀉火:知母味苦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本方以白虎湯為基礎,主治陽明經熱證,而知母可清泄上焦熱邪,避免熱邪熾盛,傷及陰液。
  2. 配伍相合:知母與其他藥材如石膏、知母、柴胡等相配伍,可增強清熱瀉火之力,同時又能滋陰潤燥,防止燥熱傷津。

白虎桂枝柴胡湯中的甘草,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一,調和諸藥: 甘草性甘平,味甘而緩和,能調和諸藥,使其藥性協調,避免藥物之間相互沖突,使藥效更加穩定,發揮最佳效果。

其二,緩解藥性: 桂枝、柴胡等藥性較烈,甘草能緩解其辛溫燥烈的特性,使其藥力溫和,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度刺激,減少副作用。

因此,甘草的加入對於白虎桂枝柴胡湯的藥效發揮至關重要,可以確保藥物安全有效地治療疾病。

白虎桂枝柴胡湯中加入大米,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緩解燥熱:白虎桂枝柴胡湯主治陽明經熱證,症狀包括高熱、口渴、汗出、脈洪數等。大米性涼,味甘,具有清熱生津、和胃止渴的功效,可緩解藥物清熱解表之餘,造成的燥熱,使患者更易接受。
  2. 調和藥性:方中柴胡、桂枝、石膏等藥性偏寒,大米性平,可起到調和藥性、減少寒涼之氣對脾胃的刺激作用,使藥力更平和,更利於病患吸收。

白虎桂枝柴胡湯中包含桂枝,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解肌發汗,調和營衛:桂枝性溫,味辛,具有解肌發汗、溫經通絡之效,可幫助驅散風寒,調和營衛,緩解表證寒熱交錯之症。
  2. 配合柴胡,疏肝解鬱:柴胡善於疏肝解鬱,而桂枝則可助柴胡疏通肝氣,使氣血流通,減輕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等症狀。

因此,桂枝的加入不僅能緩解表寒,更可協同柴胡疏肝解鬱,提升整體療效,使白虎桂枝柴胡湯更能有效治療表寒與肝氣鬱結之症。

白虎桂枝柴胡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原因有二:

  1. 疏散風熱: 柴胡性微寒,味苦,入肝、膽經,具疏散風熱、解表退熱之效。本方中柴胡與桂枝相配,一散風寒,一解表熱,可有效治療風邪外感、發熱頭痛、惡寒無汗等症狀。
  2. 調和營衛: 柴胡有和解少陽、調和營衛的作用。方中柴胡與柴胡、白虎等藥物共同作用,可調節人體氣血,促進營衛之氣流通,緩解發熱、汗出、口渴等症狀。

主治功效


白虎桂枝柴胡湯

中藥方劑「 白虎桂枝柴胡湯 」,主要成分是:石膏,知母,甘草,大米,桂枝,柴胡, 主治功效是:溫瘧病,起病時先發熱,後發寒,發熱的時間長,發寒的時間短;或者單純發熱而不發寒。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大米,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補脾、益氣生津、清熱利尿、除煩渴、止瀉止痢、強筋骨等功效。

總結

白虎桂枝柴胡湯主要用於治療溫瘧病,起病時先發熱,後發寒,發熱的時間長,發寒的時間短;或者單純發熱而不發寒。方中石膏、知母清熱瀉火,桂枝、柴胡解表散寒,甘草益氣補中,大米和營。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表,益氣和營之效。

傳統服藥法


石膏3錢, 知母3錢, 甘草2錢, 粳米半杯, 桂枝3錢, 柴胡3錢。
煎大半杯,熱服。覆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滑脫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瘧疾發燒

相同名稱方劑


白虎桂枝柴胡湯, 出處:《四聖心源》卷七。 組成:石膏3錢,知母3錢,甘草2錢,粳米半杯,桂枝3錢,柴胡3錢。 主治:溫瘧先熱後寒,熱多寒少,或但熱不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