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桂枝合白虎湯中包含桂枝,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桂枝性溫,能發汗解表,散寒止痛。白虎湯則以石膏為主,清熱瀉火。桂枝與白虎湯合用,可使清熱之功不傷正氣,又能兼顧表寒。
其二,桂枝與白虎湯中其他藥物如石膏、知母等,相輔相成,可增強療效。桂枝與石膏同用,可緩解石膏的寒涼之性,使藥力更為平和。桂枝與知母同用,可助其清熱潤燥,防止燥傷津液。
桂枝合白虎湯中包含白芍,主要有兩大原因:
- 緩解熱邪傷陰,滋養營血: 白虎湯以石膏、知母清熱瀉火,但容易傷陰耗血。桂枝合白虎湯加入桂枝溫陽化氣,白芍養血柔肝,既能緩解表寒,又能補益氣血,避免單純清熱傷陰。
- 調和營衛,解肌發表: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效,可與桂枝、生薑相配合,調和營衛,解肌發表,使邪氣外解,避免寒熱交戰,加重病情。
總而言之,白芍在桂枝合白虎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緩解熱邪傷陰,又能調和營衛,使清熱解表效果更加顯著。
桂枝合白虎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表: 白虎湯以石膏為主藥,性寒涼,能清熱瀉火,用於治療外感熱病,發熱、口渴、汗出等症。桂枝性溫,能發汗解表,兩者合用,清熱解表之效更顯著。
- 兼顧陽虛: 桂枝合白虎湯中加入桂枝,溫陽解表,可緩解石膏的寒性,避免過度寒涼,對於陽虛體質的患者,可兼顧溫陽之效,避免寒涼傷陽。
桂枝合白虎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是針對其 清熱瀉火 的作用,以緩解白虎湯的燥烈之性。
白虎湯以石膏為主,清熱力強,容易耗傷陰津,而知母性寒,入肺經,能 清肺熱、降火氣,同時兼具 滋陰潤燥 之效。 加入知母後,可以 平衡白虎湯的燥烈之性,防止其傷陰,使藥效更趨平和,更能針對兼有熱燥症狀的患者,達到 清熱解表,滋陰潤燥 的效果。
桂枝合白虎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 調和諸藥: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桂枝合白虎湯中含有石膏、知母等寒涼之藥,甘草能緩解其寒性,避免傷及脾胃。
- 益氣健脾: 甘草能益氣健脾,補中益氣,有助於恢復患者的正氣,增強抵抗力,促進機體的康復。桂枝合白虎湯治療外感熱病,容易耗損人體正氣,甘草的加入可以起到一定的補益作用。
桂枝合白虎湯中加入大米,是為了緩解藥性,並增強食療效果。
大米性平味甘,具有 健脾益氣 的功效,能緩解桂枝湯中石膏、知母的寒涼之性,避免過寒傷脾胃。同時,大米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加強治療效果。此外,大米還能 增加湯劑的粘稠度,更容易吸收,更有利於藥力的發揮。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桂枝合白虎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風溫,壯熱多汗,身重睡鼾」,屬外感熱病範疇,其病機特點為:
- 壯熱多汗:熱邪熾盛於氣分,迫津外泄,與陽明經證相符。
- 身重睡鼾:濕熱鬱阻經絡,氣機不暢,故身重;熱擾心神或痰熱上壅,致睡眠鼾聲明顯。
- 風溫:此處指溫病初起兼表證,或外感風邪引動內熱。
綜合而言,此證屬「表邪未盡(風)、氣分熱盛(溫)」的複雜病機,需解表清裡並行。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為《傷寒論》「桂枝湯」與「白虎湯」的合方,依藥物配伍可分為兩大作用層次:
1. 解表調營衛(桂枝湯基礎)
- 桂枝、生薑:辛溫解表,通陽散邪,針對殘存風邪。
- 芍藥、甘草、大棗:斂陰和營,緩急止痛,兼防辛溫耗傷陰液。
- 配伍意義:風溫初起若表證未徹,單用寒涼易冰伏邪氣,故以桂枝湯調和營衛,透邪外出。
2. 清泄氣分熱(白虎湯核心)
- 石膏(煅)、知母:石膏辛甘大寒,清解陽明氣分熾熱;知母苦潤,助石膏清熱並滋陰生津。
- 粳米、生甘草:益胃護津,緩和石膏、知母之峻烈,使瀉火不傷脾胃。
- 配伍意義:直折壯熱,針對熱邪充斥內外、耗氣傷津之主證。
整體方義:
- 表裡雙解:桂枝湯疏風解表,白虎湯清裡熱,適用於「表邪未盡而裡熱已熾」之證。
- 標本兼顧:清熱為主,佐以透表、護胃,避免寒涼抑遏或傷正。
- 協同增效:石膏與桂枝同用,一清一散,分消熱勢;芍藥配知母,增強養陰退熱之效。
推論可能的擴展應用
- 熱病夾表證:如春溫初起兼惡風、流感高熱伴輕微表證。
- 濕熱鬱蒸:身重嗜臥者,可酌加蒼朮、茯苓化濕。
- 痰熱內擾:若睡鼾因痰熱上蒙,可加竹茹、浙貝母化痰。
此方體現了張仲景「隨證治之」的靈活思維,通過解表與清裡並舉,解決複雜病機下的矛盾證候。
傳統服藥法
桂枝、芍藥、石膏(煅)、知母(生)、甘草(生)、粳米。
引用生薑、大棗,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桂枝合白虎湯具有發汗解肌、和營止汗的作用。因此,如果患者有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流涕等症狀,可以服用桂枝合白虎湯。但是,如果患者有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大便乾結等症狀,則不宜服用桂枝合白虎湯。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桂枝合白虎湯, 出處:《金鑑》卷五十三。 組成:桂枝、芍藥、石膏(煅)、知母(生)、甘草(生)、粳米。 主治:風溫,壯熱多汗,身重睡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