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四聖心源

四聖心源

四聖心源,又名《醫聖心源》,是清朝醫學家黃元御所著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十卷,成書於乾隆十八年(1753年)。

作者將黃帝、歧伯、秦越人、張仲景視為醫中“四聖”,本書闡發《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諸書蘊義,因以為名。

卷一天人解,闡述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氣、血、營衛等;卷二六氣解;卷三脈法解;卷四勞傷解;卷五-七雜病解;卷八七竅解;卷九瘡瘍解;卷十婦人解。

本書既包涵中醫基礎理論又有部分臨床。現存多種清刻本。

以下是《四聖心源》卷一天人解的內容:

天人解

天人合一,乃醫學之根本。天地之間,萬物相生相克,陰陽消長,周而復始。人體亦然,臟腑經絡,精氣血津液,各有其生理功能,亦有其相互制約之關係。

人體與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人體的健康與否,與自然界密切相關。春夏秋冬,寒暑溫涼,均會影響人體的陰陽平衡。因此,在養生保健方面,要順應自然,適時而動。

《黃帝內經》云:“天人相應,以生萬物。”《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化生而不衰。”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臟腑經絡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因此,在治療疾病時,要辨證施治,整體觀念,不可偏廢。

《黃帝內經》云:“治病必求於本,本固枝榮。”《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夫病之來也,必有其根。根絕則枝枯,枝枯則葉落,葉落則果不成。今夫病者,亦有其根。根絕則枝枯,枝枯則葉落,葉落則果不成。今夫病者,亦有其根。根在陰陽,陰陽之根,在於四時。故治病必求於本,本固則枝榮。”

總之,天人合一,乃醫學之根本。順應自然,適時而動,才能保持人體的健康。辨證施治,整體觀念,才能有效地治療疾病。

以下是《四聖心源》卷二六氣解的內容:

六氣解

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是自然界中常見的六種氣候變化,也是人體生理活動的重要調節因素。

風氣主動,主升發,具有疏通宣散、開泄的作用。寒氣主收,主凝聚,具有收斂固澀、抑制陽氣的作用。暑氣主熱,主蒸騰,具有溫養陽氣、生發津液的作用。濕氣主潤,主滋養,具有濡養臟腑、滑利關節的作用。燥氣主乾,主肅降,具有燥化津液、固表止汗的作用。火氣主熱,主升發,具有溫養陽氣、生發津液的作用。

六氣與人體的關係十分密切。風氣能疏通經絡,宣散鬱滯;寒氣能收斂固澀,抑制陽氣;暑氣能溫養陽氣,生發津液;濕氣能濡養臟腑,滑利關節;燥氣能燥化津液,固表止汗;火氣能溫養陽氣,生發津液。

六氣的正常運行,對人體的健康至關重要。風寒暑濕燥火,各有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六氣失常,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風邪外襲,可引起感冒、頭痛、鼻塞、流涕、咳


自敘

後序

昌邑黃先生醫書八種序

黃氏遺書序

重刻黃氏遺書序

重刻黃氏醫書序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五 (1)

卷五 (2)

卷五 (3)

卷五 (4)

卷六 (1)

卷六 (2)

卷六 (3)

卷六 (4)

卷六 (5)

卷七 (1)

卷七 (2)

卷七 (3)

卷七 (4)

卷七 (5)

卷八 (1)

卷八 (2)

卷八 (3)

卷八 (4)

卷九 (1)

卷九 (2)

卷十 (1)

卷十 (2)

卷十 (3)

卷十 (4)

黃先生醫書八種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