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 卷六 (2)
卷六 (2)
1. 腰痛根原
腰痛者,水寒而木鬱也。木生於水,水暖木榮,生髮而不鬱塞,所以不痛。腎居脊骨七節之中,正在腰間,水寒不能生木,木陷於水,結塞盤郁,是以痛作。木者,水中之生意,水泉溫暖,生意升騰,發於東方,是以木氣根痎下萌。正須溫養,忽而水結冰澌,根本失榮,生氣抑遏,則病腰痛。
腰者,水之所在,腹者,土之所居,土濕而木氣不達,則痛在於腹,水寒而木氣不生,則痛在於腰。然腰雖水位,而木鬱作痛之原,則必兼土病。蓋土居水火之中,火旺則土燥,水旺則土濕,太陰脾土之濕,水氣之所移也。土燥則木達而陽升,土濕則木鬱而陽陷,癸水既寒,脾土秘濕,濕旺木鬱,肝氣必陷,陷而不已,墜於重淵,故腰痛作也。
色過而腰痛者,精亡而氣泄也。精,陰也,而陰中之氣,是謂陽根,縱欲傷精,陽根敗泄,變溫泉而為寒冷之淵,化火井而成冰雪之窟,此木枯土敗之原,疼痛所由來也。緣陰陽生長之理,本自循環,木固生火,而火亦生木。少陰之火,升於九天之上者,木之子也,少陽之火,降於九地之下者,木之母也。
其生於水者,實生於水中之火。水中之陽,四象之根也,《難經》所謂腎間動氣,生氣之原也。
桂枝姜附阿膠湯
茯苓(三錢),桂枝(三錢),甘草(二錢),乾薑(三錢),附子(三錢),阿膠(三錢,炒,研)
煎大半杯,溫服。
白話文:
腰痛的原因,多半是因為體內水寒導致肝木之氣鬱結。肝木的生長依賴於水的滋養,當水溫暖時,肝木便能欣欣向榮,順暢生長,不會鬱滯,自然就不會疼痛。腎臟位於脊椎的第七節,正好在腰部的位置。如果腎臟的水氣寒冷,就無法滋養肝木,導致肝木像陷入水中的樹木,鬱結不通,進而引發疼痛。肝木如同水中孕育的生機,當水溫暖時,生機便會蓬勃發展,從東方升起。因此,木氣的根基在下部萌發,需要溫養。但若水氣凝結成冰,根基失去滋養,生機受到壓制,就會導致腰痛。
腰部是水液匯聚之處,腹部是脾土的所在。如果脾土濕氣過重,使得肝木之氣無法暢通,就會引起腹痛;如果腰部水氣寒冷,使得肝木之氣無法生長,就會引起腰痛。雖然腰部屬水,但肝木鬱結是造成腰痛的根源,因此通常也和脾土的問題有關。脾土位於水火之間,火氣旺盛時,脾土會乾燥;水氣旺盛時,脾土會濕潤。脾土濕氣過重,是因為水氣過多導致的。當脾土乾燥時,肝木之氣就能向上升發,陽氣也會上升;當脾土濕潤時,肝木之氣就會鬱結不暢,陽氣也會下陷。如果腎水寒冷,導致脾土濕氣過重,濕氣旺盛又會使肝木鬱結,肝氣就會下陷,下陷久了就會向下沉墜,最終導致腰痛。
因性慾過度而引起的腰痛,是因為精氣虧耗而導致氣外洩。精是陰氣,而精中的氣是陽氣的根本。縱慾過度會損傷精氣,導致陽氣的根基敗壞、外洩,使得原本溫暖的泉水變成寒冷的深淵,將原本熱烈的火井變成冰冷的洞穴。這就是肝木枯萎、脾土衰敗的原因,也是導致腰痛的由來。因為陰陽的生長之道本是循環往復的,肝木固然可以生火,火也能滋養肝木。少陰之火,也就是上升到天空的火,是肝木的兒子;少陽之火,也就是下降到地下的火,是肝木的母親。
實際上,肝木的生長源於水中的火氣。水中的陽氣是構成萬物的根本,《難經》所說的腎間動氣,就是生命力的源泉。
桂枝薑附阿膠湯
茯苓(三錢),桂枝(三錢),甘草(二錢),乾薑(三錢),附子(三錢),阿膠(三錢,炒過,研成粉末)
將以上藥材煎煮成大半杯,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