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 卷六 (3)
卷六 (3)
1. 積聚根原
積聚者,氣血之凝瘀也。血積為癥,氣為瘕。《金匱》: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此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緣瘀血癥聚,不在子宮,三月胎長,與癥痼相癥,故血阻而下,是癥病之為血也。《傷寒》: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飲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緣寒氣凝結,水穀不消,則大便泄利,《難經》謂之大瘕泄,是瘕病之為氣也。
白話文:
積聚 指的是氣血凝結不通暢。血凝結就形成了癥,氣凝結就形成了瘕。
《金匱要略》記載:婦人本來就有癥病,經期斷絕不到三個月,卻出現漏血不止,胎兒在臍帶上方移動,這是癥痼相害,所以血流不止,是因為癥沒有消失。由於瘀血癥聚,不在子宮,三個月胎兒生長,與癥痼相衝,所以血液阻滯而下流,這是癥病導致的血流不止。
《傷寒論》記載:陽明病,如果受了寒邪不能飲食,小便不利,手腳出汗不自主,這是將要形成痼瘕,一定會先便祕後腹瀉,原因是胃裡受寒,飲食不能正常消化。由於寒邪凝結,飲食不能消化,就會導致大便稀溏。《難經》把它稱為「大瘕泄」,這是瘕病導致的氣不通。
癥瘕之病,多見寒熱,以氣血積聚,陽不外達,故內郁發熱,陰不內斂,故外束而惡寒。氣統於肺,血藏於肝,氣聚者,多下寒,血積者,多上熱。蓋離陰右降,而化金水,及其成水,而又抱陽氣,故下焦不寒,氣聚則金水失其收藏,陽不下蟄,是以寒生。坎陽左升,而化木火,及其成火,而又含陰精,故上焦不熱,血積則木火失其生長,陰不上根,是以熱作。
白話文:
在癥瘕疾病中,經常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這是因為氣血積聚,陽氣不能外達,所以內部鬱積發熱;陰氣不能內斂,所以外部閉塞而畏寒。
氣統治於肺,血藏於肝。氣聚結的,大多會在下焦產生寒症;血積聚的,大多會在上焦產生熱症。
因為離卦屬陰,右降,而化為金水之氣;當金水之氣生成後,又會包裹陽氣,所以下焦不會寒冷。氣聚結後,金水之氣失去收藏,陽氣不能潛藏,所以產生寒症。
坎卦屬陽,左升,而化為木火之氣;當木火之氣生成後,又會包含陰精,所以上焦不會過熱。血積聚後,木火之氣失去生長,陰氣不能上升,所以產生熱症。
血性溫暖而左升,至右降於金水,則化而為清涼,血之左積者,木之不溫也,血之右積者,金之不涼也。氣性清涼而右降,至左升於木火,則化為溫暖,氣之右聚者,金之不清也,氣之左聚者,木之不暖也。而溯其原本,總原於土,己土不升,則木陷血積,戊土不降,則金逆而氣聚。中氣健運而金木旋轉,積聚不生,癥瘕弗病也。
化堅丸
白話文:
血液性溫,偏向左側升,到右側降至金水,就會轉化為清涼。血液積聚在左側,是因為肝木不溫暖;積聚在右側,是因為肺金不涼爽。
氣性清涼,偏向右側降,到左側升至肝木,就會轉化為溫暖。氣積聚在右側,是因為肺金不清涼;積聚在左側,是因為肝木不溫暖。
追溯它們的根源,都源於脾土。脾陽不升,則肝木受困,導致血液積聚。脾陰不降,則肺金逆行,導致氣體積聚。
如果中氣運行健旺,則肝木和肺金能互相轉化,積聚就不會產生,疾病也就無從產生了。
甘草(二兩),丹皮(三兩),橘皮(三兩),桃仁(三兩),杏仁(三兩),桂枝(三兩)
煉蜜、陳醋丸,酸棗大,米飲下三五丸,日二次。
白話文:
甘草(120 克),丹皮(180 克),陳皮(180 克),桃仁(180 克),杏仁(180 克),桂枝(180 克)
若癥瘕結硬難消,須用破堅化癖之品。內寒加巴豆、川椒,內熱加芒硝、大黃。
白話文:
如果症塊僵硬難以消散,需要使用能夠破除堅硬結塊、化解癖症的藥材。如果有內寒,可加入巴豆、川椒;如果有內熱,可加入芒硝、大黃。
積聚之病,不過氣血,左積者,血多而氣少,加鱉甲、牡蠣,右聚者,氣多而血少,加枳實、厚朴。總之,氣不得血則不行,血不得氣則不運,氣聚者,血無有不積,血積者,氣無有不聚,但有微甚之分耳。其內在臟腑者,可以丸愈,外在經絡者,以膏藥消之。
化堅膏
白話文:
積聚的疾病,都與氣血失調有關。
左邊積聚:血多氣少,可以加鱉甲、牡蠣。
右邊積聚:氣多血少,可以加枳實、厚朴。
總的來說,氣不能運行是因為血不足,血不能運行是因為氣不足。氣積聚的地方,血一定會積聚;血積聚的地方,氣也一定會積聚,只是輕重不同而已。
如果積聚在內臟,可以用丸藥治療;如果積聚在經絡,可以用膏藥消散。
歸尾(四錢),鱉甲(八錢),巴豆(四錢,研),黃連(四錢),三稜(四錢),莪朮(四錢),山甲(一兩二錢),筋餘(一錢)
以上八味,用芝麻油一斤、淨丹八兩,熬膏。
白話文:
歸尾(八克),鱉甲(十六克),巴豆(八克,研磨成粉),黃連(八克),三棱(八克),莪朮(八克),穿山甲(二十四克),筋餘(二克)
硼砂(四兩),硇砂(四錢),阿魏(六錢,炒,研),麝香(二錢),人參(四錢),三七(四錢),山羊血(四錢),肉桂(四錢)
白話文:
硼砂(200 公克),硇砂(20 公克),阿魏(30 公克,炒過並研磨),麝香(10 公克),人參(20 公克),三七(20 公克),山羊血(20 公克),肉桂(20 公克)
以上八味,研細,入膏,火化,攪勻。稍冷,傾入水盆,浸二三日,罐收,狗皮攤。皮硝水熱洗皮膚,令透,拭乾。生薑切搽數十次,貼膏。一切癖塊積聚,輕者一貼,重者兩貼,全消。漸貼漸小,膏漸離皮,未消之處,則膏黏不脫。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粉磨細,加入蜂蜜中,加熱攪拌均勻。稍稍冷卻後,倒入水盆中,浸泡兩到三天,然後用罐子盛裝起來,攤在狗皮上。用硝石水熱敷皮膚,讓藥物滲透,然後擦乾。將生薑切成片,在皮膚上擦拭幾十次,再敷上藥膏。對於任何皮膚病塊或積聚,輕微的貼一次藥膏,嚴重的貼兩次藥膏,就能完全消除。隨著貼藥的次數增多,皮膚病塊會逐漸縮小,藥膏也會逐漸脫離皮膚。如果還有未消散的地方,藥膏就會粘在皮膚上,不會脫落。
忌一切發病諸物,惟豬、犬、鴨、鳧、有鱗河魚、菘、韭、米、面不忌。其餘海味、雞、羊、黃瓜,凡有宿根之物,皆忌。若無鱗魚、天鵝肉、母豬、蕎麥、馬齒莧,則忌之終身。犯之,病根立發。若癖塊重發,則不可救矣。
白話文:
避免食用所有會引發疾病的食物,只可以吃豬肉、狗肉、鴨肉、野鴨肉、有鱗河魚、白菜、韭菜、米飯、麵條。但其他海鮮、雞肉、羊肉、黃瓜,以及任何有宿根的蔬菜,都應避免食用。如果沒有鱗片的魚、天鵝肉、母豬肉、蕎麥、馬齒莧,則終生都不能食用。如果違禁,就會立刻發病。如果瘡塊復發,就無法救治了。
2. 蛔蟲根原
蛔蟲者,厥陰肝木之病也。木鬱則蠹生,肝鬱則蟲化。木以水為母而火為子,乙木升於己土,胎於癸水而生君火,水升而化清陽,是以火不上熱,甲木降於戊土,胎於壬水而生相火,火降而化濁陰,是以水不下寒。肝升而膽降,火清而水暖,木氣溫暢,故蠹蛔不生,以其土運而木榮也。
白話文:
蛔蟲是由肝氣鬱結所引起的。肝氣鬱滯,就會產生蠹蟲,肝氣鬱結也會導致蛔蟲的產生。肝屬木,以水為母,以火為子,乙木旺於己土,由癸水滋養而生君火,水氣上升而化為清陽之氣,因此火氣不會過熱。甲木衰於戊土,由壬水滋養而生相火,火氣下降而化為濁陰之氣,因此水氣不會過寒。肝氣上升,膽氣下降,火氣清涼,水氣溫暖,肝氣調和順暢,所以不會產生蠹蟲和蛔蟲,這是因為水土相濟,肝氣旺盛的緣故。
土濕脾陷,不能榮達肝木,子母分離,寒熱不交。木以水火中氣,堙於濕土,不得上下調濟,由是寒熱相逼,溫氣中郁,生意盤塞,腐蠹朽爛而蛔蟲生焉。
白話文:
脾胃虛弱,濕氣入侵,導致肝氣虛弱不能滋養肝木,子母(肝血和肝氣)不能相交,寒氣和熱氣不能相互調和。肝木本來需要水火之氣調理氣血,但被濕土阻礙,不能上下調節。因此,寒熱交爭,溫暖之氣鬱結其中,生機阻滯,腐爛朽敗,最終產生蛔蟲。
凡物濕而得溫,覆蓋不發,則鬱蒸而蟲化,或熱或寒,不能生也。故蟲不生於寒冰熱火之中,而獨生於濕木者,以木得五行之溫氣也。溫氣中郁,下寒上熱,故仲景烏梅丸方,連、柏與薑、附並用,所以清子氣之上熱,溫母氣之下寒也。不去中下之濕寒,而但事殺蛔,土敗木枯,則蛔愈殺而生愈繁。
此當溫燥水土,以暢肝木,則蛔蟲掃跡而去矣。醫書殺蟲之方,百試不效者也。
烏苓丸
白話文:
所有東西如果潮濕且得到溫暖,覆蓋後不透氣,就會鬱積蒸發而產生蟲子,但如果過度炎熱或寒冷,蟲子就無法生存。因此,蟲子不會生長在冰雪或烈火中,而是隻會生長在潮濕的木材中,因為木材具有五行中的溫氣。溫氣在木材內鬱結,下面寒冷,上面炎熱,所以仲景的烏梅丸方中,同時使用了連翹、柏子與生薑、附子,用於清除子氣的炎熱,並溫暖母氣的寒冷。如果不去除體內的濕寒,而只專注於殺蟲,就會導致土氣衰敗、木氣枯竭,這樣一來,蟲子會越殺越多。
烏梅(百枚,米蒸,搗膏),人參(二兩),桂枝(二兩),乾薑(二兩),附子(二兩),川椒(二兩,去目,炒),當歸(二兩),茯苓(三兩)
白話文:
烏梅(100顆,用米蒸熟,搗成膏) 人參(2兩) 桂枝(2兩) 乾薑(2兩) 附子(2兩) 川椒(2兩,去掉籽,炒製) 當歸(2兩) 茯苓(3兩)
煉蜜同烏梅膏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二次。
若蟲積繁盛者,加大黃二兩、巴霜二錢,下盡為佳。
白話文:
或者,將藥材與煉蜜一起製成烏梅膏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粒,每日兩次。
如果寄生蟲感染嚴重,可以加入大黃二兩、巴豆霜二錢,直到排出所有寄生蟲為止。
蛔蟲生化,原於土濕木鬱,法以燥土疏木為主。線白蟲證,是肝木陷於大腸,木鬱不達,是以肛門作癢。蟲生大腸之位,從庚金化形,故其色白。而木陷之根,總由土濕,當於燥土疏木之中,重用杏仁、橘皮,以瀉大腸滯氣,佐以升麻,升提手陽明經之墜陷也。
白話文:
蛔蟲的產生,主要是由於體內土氣濕潤,木氣鬱結,治療時主要以燥土疏散木氣為主。白色蛔蟲的症狀,是肝木鬱結在大腸,木氣不通暢,因此導致肛門瘙癢。蛔蟲在大腸中化生,庚金屬性,所以是白色的。而木氣鬱結的根源,來自於體內土氣濕潤,所以要在燥土疏木的治療之中,大量使用杏仁和橘皮,以瀉除大腸中的滯氣,輔以升麻,提升手陽明經的氣血循環,改善木氣鬱結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