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 卷十 (3)
卷十 (3)
1. 先期後期
先期者,木氣之疏泄,崩漏之機也,後期者,木氣之遏郁,閉結之機也。其原總由於脾濕而肝陷,木氣鬱陷,不得發揚,則經血凝瘀,莫能通暢,無論先期後期,血必結澀而不利。
其通多而塞少者,木氣泄之,故先期而至。以經血上行,則血室不見其有餘,必月滿陰盈而後來,血陷則未及一月,而血室已盈,是以來早。其塞多而通少者,木不能泄,則後期而至。以木氣鬱遏,疏泄不行,期過一月,而積蓄既多,血室莫容,然後續下,是以來遲也。
桂枝姜苓湯
丹皮(三錢),甘草(二錢),茯苓(三錢),首烏(三錢),乾薑(三錢),桂枝(三錢),芍藥(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經水先期。
姜苓阿膠湯
丹皮(三錢),甘草(二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乾薑(三錢),丹參(三錢),首烏(三錢),阿膠(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經水後期。
白話文:
月經提前的原因,是肝氣疏泄太過,導致崩漏的先兆;月經延後的原因,是肝氣鬱結不暢,造成閉塞的跡象。究其根本,都是因為脾濕導致肝氣下陷,肝木之氣鬱結下沉,無法向上舒展,使得經血凝滯不通,不論是月經提前或延後,血液一定會凝滯澀滯而不順暢。
經血流出的多而阻塞的少,是肝氣外泄的緣故,所以月經提前來潮。這是因為經血向上運行,血室沒有多餘的空間容納,通常是月滿陰盛時才會來潮,但若經血下陷,不到一個月血室就滿了,因此月經才會提早到來。經血阻塞的多而流出的少,是肝氣不能順暢疏泄的緣故,所以月經延後到來。這是因為肝木之氣鬱結不暢,疏泄的功能不行,超過一個月,積蓄的經血過多,血室容納不下,然後才會排出,因此月經才會遲來。
桂枝姜苓湯
牡丹皮(三錢),甘草(二錢),茯苓(三錢),何首烏(三錢),乾薑(三錢),桂枝(三錢),芍藥(三錢)
用水煎煮成大半杯,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月經提前的症狀。
姜苓阿膠湯
牡丹皮(三錢),甘草(二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乾薑(三錢),丹參(三錢),何首烏(三錢),阿膠(三錢)
用水煎煮成大半杯,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月經延後的症狀。
2. 結瘀紫黑
經水結瘀紫黑,血室寒冱而凝澀也。血之為性,溫則行,寒則滯,滯久則堙鬱而腐敗,是以成塊而不鮮。此以土濕水寒,木氣鬱塞之故。庸工謂之血熱,據其木鬱生熱,而昧其水土之濕寒,禍世非小也。
苓桂丹參湯
丹皮(三錢),甘草(二錢),乾薑(三錢),茯苓(三錢),桂枝(三錢),丹參(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白話文:
月經來時呈現瘀血紫黑色,是因為血室受到寒冷而凝結阻滯。血液的特性是溫熱則運行順暢,寒冷則凝滯,凝滯久了就會阻塞腐敗,因此形成血塊且顏色不新鮮。這是由於脾土濕氣重、腎水寒冷,導致肝木之氣鬱結阻塞的緣故。庸醫把它當作血熱,只看到肝木鬱結會生熱,卻沒看到脾土和腎水的濕寒,這對世人的危害可不小。
苓桂丹參湯
牡丹皮(三錢),甘草(二錢),乾薑(三錢),茯苓(三錢),桂枝(三錢),丹參(三錢)
將藥材煎煮成大半杯,溫熱服用。
3. 經行腹痛
經行腹痛,肝氣鬱塞而刑脾也。緣其水土濕寒,乙木抑遏,血脈凝澀不暢。月滿血盈,經水不利,木氣壅迫,疏泄莫遂,鬱勃衝突,克傷脾臟,是以腹痛。
中氣不運,胃氣上逆,則見噁心嘔吐之證。血下以後,經脈疏通,木氣松和,是以痛止。此多絕產不生。溫燥水土,通經達木,經調痛去,然後懷子。
其痛在經後者,血虛肝燥,風木剋土也。以經後血虛,肝木失榮,枯燥生風,賊傷上氣,是以痛作也。
苓桂丹參湯
丹皮(三錢),甘草(二錢),丹參(三錢),乾薑(三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經前腹痛。
歸地芍藥湯
當歸(三錢),地黃(三錢),甘草(二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首烏(三錢),芍藥(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經後腹痛。
白話文:
月經來時腹痛,是因為肝氣鬱結,反過來壓制脾胃的緣故。這是因為體內濕氣寒氣重,肝木之氣受到壓制,導致血液循環不順暢。月經來潮時,血量增多,經血排出不順,肝木之氣鬱積,無法順利疏通宣洩,就會產生鬱悶衝突,進而損傷脾胃,所以才會腹痛。
如果脾胃之氣運化不順,胃氣向上逆行,就會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月經排出後,經脈疏通,肝木之氣也變得平和,腹痛就會停止。這種情況通常會導致不孕。要溫暖乾燥體內濕氣寒氣,疏通經絡,使肝氣通暢,月經調順,腹痛消失,這樣才能夠懷孕。
如果疼痛在月經結束後才發生,那是因為血虛肝燥,肝木之氣過盛而反過來壓制脾土的緣故。因為月經後身體血虛,肝木失去滋養,就會變得枯燥而生風,反而損傷上氣,所以才會腹痛。
苓桂丹參湯
牡丹皮(三錢),甘草(二錢),丹參(三錢),乾薑(三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
煎成大半杯,溫熱服用。
用來治療月經來之前發生的腹痛。
歸地芍藥湯
當歸(三錢),生地黃(三錢),甘草(二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何首烏(三錢),芍藥(三錢)
煎成大半杯,溫熱服用。
用來治療月經來之後發生的腹痛。
4. 熱入血室
經水適來之時,外感中風,發熱惡寒,七八日後,六經既遍,表解脈遲,熱退身涼而胸脅痞滿,狀如結胸,語言譫妄,神識不清,此謂熱入血室也。以少陽之經,下胸貫膈而循脅裡。少陽厥陰,表裡同氣,血藏於厥陰,熱入血室,同氣相感,自厥陰而傳少陽。甲木逆升,經氣不降,橫塞胸脅,故狀如結胸。
君相感應,相火升炎而爍心液,故作譫語。肝主血,心主脈,血行脈中,血熱則心病也。
蓋經下之時,血室新虛,風傷衛氣,衛氣閉斂,營鬱熱發,熱自經絡而入血室,勢所自然。宜清厥陰少陽之經,瀉熱而涼血也。
柴胡地黃湯
柴胡(三錢),黃芩(三錢),甘草(二錢),芍藥(三錢),丹皮(三錢),地黃(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表未解者,加蘇葉、生薑。
白話文:
當月經剛來的時候,如果外感風邪,引起發燒、怕冷,經過七八天後,六經的病症都出現過,表證也解除了,脈象變得緩慢,熱也退了,身體涼了,但卻出現胸脅部脹悶不舒服,感覺像結胸病一樣,說話胡言亂語,神智不清,這就叫做熱邪侵入血室。
這是因為少陽經的脈絡,下行穿過胸腔,貫穿橫膈膜,沿著脅部內側行走。少陽和厥陰兩經,在表裡關係上氣機相通,血藏於厥陰經,當熱邪侵入血室時,由於氣機相通的關係,會從厥陰經傳到少陽經。肝氣(甲木)向上逆行,經脈氣機不能下行,因而阻塞在胸脅部位,所以才會像結胸病一樣。
因為君火(心火)和相火(肝火)互相感應,相火向上燃燒,耗損心液,所以會出現胡言亂語的現象。肝主藏血,心主血脈,血在脈中運行,血熱就會影響到心。
這是因為月經來的時候,血室正處於空虛的狀態,風邪損傷衛氣,衛氣閉塞,使得營氣鬱積而發熱,熱從經絡傳入血室,這是必然的趨勢。應該要清解厥陰經和少陽經的熱邪,瀉熱並涼血。
用柴胡地黃湯治療:
柴胡(九克),黃芩(九克),甘草(六克),芍藥(九克),牡丹皮(九克),生地黃(九克)
煎煮成大半杯,溫服。
如果表證還沒完全解除,可以加蘇葉、生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