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 卷三 (4)
卷三 (4)
1. 石芤
石芤者,陰陽之虛也。陽氣不降,則腎脈石,陰氣不升,則心脈芤。石則外虛而內實,芤則外實而內虛。
石者,氣虛而不蟄也。陽體虛而陰體實,水中無氣,凝冱而沉結,所以石也。平人氣象論: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
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蓋坎中之陽,生氣之原也,陽根下斷,陰魄徒存,堅實結硬,生氣全無,是以死也。《老子》: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此之謂也。
芤者,血虛而不守也。陰體實而陽體虛,火中無血,消減而浮空,所以芤也。脈法:趺陽脈浮而芤,浮者衛氣虛,芤者營氣傷。曰: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曰革,(芤減相合,則名曰革,後世芤外又有革脈,非是。)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蓋離中之陰,收氣之原也,陰根上斷,陽魂徒存,虛飄空洞,收氣全無,是以病也。
血,陰也,而生於陽,陽升則化火,故溫暖和暢而吐陽魂。陽虛血寒,則凝瘀而亡脫,血脫則火泄而寒增,是以失精亡血而脈芤者,不可助陰而泄陽。蓋芤則營陰外脫,而血中之溫氣亦亡也。
白話文:
所謂「石芤脈」,是體內陰陽虛損的表現。陽氣無法下降,就會導致腎脈呈現堅硬的「石」脈;陰氣無法上升,就會導致心脈呈現空虛的「芤」脈。「石」脈代表外表虛弱而內在實在,「芤」脈則代表外表實在而內在虛弱。
「石」脈,代表身體氣虛而無法正常運作。陽性體質虛弱,陰性體質相對旺盛,就像水裡沒有氣,凝結而沉澱,所以脈象堅硬如石。正常人氣機運行仰賴胃氣,胃是人體氣機的根本,沒有胃氣就代表氣機逆亂,是死象。冬天時,胃脈略帶堅硬是正常的,如果堅硬過多而胃氣不足,就代表腎臟有問題,如果只見堅硬而毫無胃氣,則代表即將死亡。正常的腎脈,來時氣息喘急,如同鉤子,按下去感覺堅實,這是腎氣平和的表現,冬天時,以胃氣為根本。生病的腎脈,來時如拉扯葛藤,按下去反而更加堅硬,代表腎臟有病。
死亡的腎脈,來時如斷裂的繩索,跳動有力而堅硬如彈石,代表腎氣衰竭而亡。陽氣是生命的根本,就像坎卦中的陽爻,陽氣根源斷絕,只剩下陰氣,脈象堅硬凝結,毫無生氣,所以是死象。《老子》說:「柔弱是生命發展的方向,堅強是死亡的方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芤」脈,代表血液虛弱而無法守住。陰性體質旺盛,陽性體質虛弱,就像火裡沒有血,消散而浮空,所以脈象空虛。「脈法」說:足背動脈(趺陽脈)摸起來浮而空虛,浮代表衛氣虛弱,空虛代表營氣受損。又說:脈象弦而大,弦代表減退,大代表空虛,減退代表寒冷,空虛代表虛弱,虛寒兩者搏擊,就形成「革」脈(芤脈與減脈結合,就稱為革脈,後世又有革脈的說法,與此不同)。婦女可能會有半產或漏下不止的狀況,男子則可能會有失血或遺精的問題。
又說:脈象摸起來浮而緊,按下去反而空虛,這是本身虛弱的表現,所以應當發抖而且流汗。陰氣是收藏氣的根本,就像離卦中的陰爻,陰氣根源斷絕,只剩下陽氣,脈象虛浮空洞,沒有收藏氣的作用,所以是病象。
血屬陰,但由陽氣所生,陽氣上升則化為火,所以能溫暖和暢,使陽魂順暢運行。陽氣虛弱,血液就會寒冷而凝滯脫落,血液脫落則火氣外洩而寒氣加重,所以會出現遺精失血,脈象空虛的狀況,此時不可再用滋陰的方法,以免更加洩耗陽氣。因為「芤」脈代表營陰外脫,同時也代表血液中的溫暖之氣散失了。
2. 促結
促結者,陰陽之盛也。脈法: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曰: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陰陽之性,實則虛而虛則實,實而虛者,清空而無障礙,所以不結,虛而實者,壅滿而生阻隔,所以脈結。陽結則藹藹郁動,如車蓋之升沉,陰結則累累不平,如長竿之勁節。以陽性輕清而陰性重濁,故促結之象異焉。
驚悸之家,脈多促結,以其陰陽之不濟也。陽旺於木火,陰盛於金水,陽虛而生驚者,木火下虛,陰氣凝澀而不化,是以結也,陰虛而生悸者,金水上虛,陽氣鬱迫而不通,是以促也。
脈法:其脈浮而數,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此臟腑之結也。蓋孤陽獨陰,燥濕偏盛,寒熱不調,其氣必結。臟腑經絡,本為一氣,臟氣結則脈氣必結,脈氣結則臟氣必結。
若夫代止之脈,並無郁阻而中斷,是營衛之敗竭,非促結之謂也。
白話文:
所謂的「促結」,是指體內陰陽之氣過於旺盛的表現。從脈象來看,脈搏跳動緩慢,有時會停頓一下又恢復跳動的,稱為「結」;脈搏跳動快速,有時會停頓一下又恢復跳動的,稱為「促」。陽氣過盛就會出現「促」的脈象,陰氣過盛就會出現「結」的脈象,這些都是不正常的脈象。
脈象像車蓋一樣覆蓋的,稱為「陽結」;脈象像沿著長竿一樣節節相連的,稱為「陰結」。陰陽的性質是,實際狀態反而表現為虛弱,虛弱狀態反而表現為實際。實際狀態表現虛弱,代表身體通暢沒有阻礙,所以不會出現「結」的脈象;虛弱狀態表現為實際,代表身體壅塞阻滯,所以脈象會出現「結」。陽結時脈象會如車蓋般起伏不定,陰結時脈象會如長竿般不平順。因為陽氣性質輕清,陰氣性質重濁,所以「促」和「結」的脈象才會有所不同。
容易感到驚恐、心悸的人,脈象多半會出現「促」或「結」,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陰陽之氣失調。陽氣在木火的屬性中較旺盛,陰氣在金水的屬性中較旺盛。陽氣虛弱而產生驚恐的人,是因為木火之氣不足,導致陰氣凝滯而不流通,所以會出現「結」的脈象;陰氣虛弱而產生心悸的人,是因為金水之氣不足,導致陽氣鬱積不通暢,所以會出現「促」的脈象。
脈象呈現浮而數,且無法進食,身體感到沉重,大便反而堅硬的,稱為「陰結」,這是臟腑之氣鬱結的表現。這是因為體內陰陽失衡,燥濕偏盛,寒熱不調,導致氣機鬱結。臟腑和經絡本來就是一氣相通的,臟氣鬱結則脈氣也必然鬱結,脈氣鬱結則臟氣也必然鬱結。
至於脈搏跳動中斷,但並沒有鬱滯阻礙的脈象,那是營衛之氣衰竭的表現,不是這裡所說的「促」和「結」。
3. 弦牢
(弦者,如弦之直,弦而有力曰牢。)
弦牢者,陰陽之旺也。《素問·玉機真藏論》:春脈如弦。四難:牢而長者,肝也。弦牢者,肝家之脈,非病也。
然弦牢之中,而有濡弱之象,則肝平,但有弦牢,而無濡弱,則肝病矣。平人氣象論: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長竿末梢者,軟弱之義也。蓋木生於水而長於土,水土溫和,則木氣發達而榮暢,水土寒濕,則木氣枯槁而弦牢。
木之為義,愈鬱則愈盛,弦牢者,木盛而土虛也。弦為里濕,支飲之阻衛陽,則木氣抑遏而為弦,脈法:支飲急弦是也。牢為外寒,寒邪之束營陰,則木氣鬱迫而為牢,脈法:寒則牢堅是也。
弦亦為寒。脈法: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金匱》:脈雙弦者,寒也,偏弦者,飲也。以寒水不生木,是以寒也。弦亦為痛。《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湯。以風木而賊土,是以痛也。
脈以胃氣為本,木得胃氣則和緩,不得胃氣則弦牢。平人氣象論:平人之常氣稟於胃,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藏脈,不得胃氣也。病肝脈來,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新張弓弦者,弦牢之象,肝家之真藏脈也。
白話文:
所謂的「弦」脈,就像琴弦一樣筆直,按下去感覺有力,就稱為「牢」脈。
弦牢脈,代表體內陰陽氣都比較旺盛。《素問·玉機真藏論》說:「春天的脈象像琴弦一樣。」《難經》說:「脈象牢實而又長的,屬於肝脈。」所以,弦牢脈是肝臟的脈象,不一定是疾病的表現。
但是,弦牢脈如果帶有柔軟虛弱的感覺,就表示肝氣平和;如果只有弦牢的感覺,而沒有柔軟虛弱的感覺,就表示肝臟有問題了。正常人的肝脈應該是柔軟舒緩的,像用手去摸長竹竿的末梢一樣,這才是肝氣平和的表現。長竹竿末梢的柔軟感,就表示柔軟虛弱的意思。因為木(肝)生於水(腎)而長於土(脾胃),如果水土溫和,木氣就會發達而順暢;如果水土寒冷潮濕,木氣就會枯萎而呈現弦牢的狀態。
木的特性就是越被壓抑越旺盛,弦牢脈代表木氣太盛而土氣虛弱。弦脈代表體內有濕氣,痰飲阻礙陽氣的運行,導致木氣受到壓制而變成弦脈。《脈法》說:「痰飲阻滯時,脈象會呈現急促的弦脈。」牢脈代表體內有外來的寒邪,寒邪束縛陰血,導致木氣鬱積而變成牢脈。《脈法》說:「寒邪會使脈象變得牢固。」
弦脈也可能代表體內有寒氣。《脈法》說:「脈象既弦又大,弦代表脈變小,大代表脈空虛,脈變小代表體內有寒氣,脈空虛代表體內氣血虛弱。」《金匱要略》說:「如果兩側的脈都呈現弦脈,代表體內有寒氣;如果只有單側的脈呈現弦脈,代表體內有痰飲。」這是因為寒水無法滋養木氣,所以才說寒邪會造成弦脈。弦脈也可能代表疼痛。《傷寒論》說:「如果陽脈浮澀,陰脈弦急,就表示腹中會有劇烈疼痛,這時候應該先用小建中湯治療。」這是因為風木(肝)的氣太盛而損害了脾土,所以會感到疼痛。
脈象以胃氣為根本,木(肝)得到胃氣的滋養就會平和舒緩,如果得不到胃氣的滋養就會變得弦牢。《平人氣象論》說:「正常人體內的氣,都是源於胃,如果沒有胃氣,就表示身體機能失常,失常則會死亡。春天的脈象如果稍稍帶有弦脈,代表正常;如果弦脈太明顯而胃氣不足,代表肝臟有問題;如果只有弦脈而沒有胃氣,就表示病人將要死亡。」所謂的沒有胃氣,是指只能摸到臟腑本身衰敗的脈象,而摸不到胃氣的脈象。生病時的肝脈,摸起來會像用手去摸長竹竿一樣,這代表肝臟有疾病。快要死亡的肝脈,會變得又急又硬,像新張開的弓弦一樣,這就是弦牢脈的表現,是肝臟衰敗的徵兆。
4. 濡弱
(濡者,如綿之軟,軟而無力曰弱)
濡弱者,陽氣之衰也。平人氣象論:平肝脈來,濡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脈法:肝者,木也,其脈微弦,濡弱而長。肝病自得濡弱者愈。濡弱者,肝家之脈,非病也。
然軟弱之中而有弱牢之意,則肝平,但有濡弱而無弦牢,則肝病矣。玉機真藏論:春脈如弦,其氣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端直以長者,弦牢之意也。蓋木生於水而長於土,木氣不達,固賴土氣達之,土氣不升,亦賴木氣升之。冬令蟄藏,水冰地坼,一得春氣鼓盪,則閉蟄起而百物生,是木能剋土而亦能扶土。
以乙木之生意,即己土之陽左旋而上發者也,生意濡弱,則土木之氣不能上達,而肝脾俱病。
氣化於戊土而藏於肺,血化於己土而藏於肝。《靈樞·決氣》:脾藏營,肝藏血,肝脾者,營血之原也。濡弱則營血虛衰,脈法:諸濡亡血,諸弱發熱,血亡則熱發也。傷寒脈濡而弱,不可汗下,以其血虛而陽敗也。
弦牢者,木氣之太過,濡弱者,木氣之不及。太過則侮人,不及則人侮,均能為病也。
白話文:
所謂的「濡」,就像棉花一樣柔軟;「弱」是指軟弱無力。
「濡弱」的脈象,是陽氣衰退的表現。正常人的脈象理論說:平和的肝脈來時,會呈現輕柔柔軟的「濡弱」狀態,像是在提起長竿的末梢一樣,這表示肝氣平和。脈法又說:肝屬木,它的脈象會稍微帶有弦的感覺,柔軟無力但又綿長。如果肝病患者的脈象轉為柔軟無力的「濡弱」,就表示病情好轉。所以「濡弱」的脈象,是肝臟正常的脈象,不算是病態。
然而,在柔軟無力的脈象中,如果帶有稍微強勁的感覺,就表示肝氣平和;如果只有柔軟無力,而沒有弦的感覺,就表示肝臟有病了。《玉機真藏論》說:春季的脈象像琴弦一樣,氣是柔軟虛弱而滑順的,直而綿長,所以說是弦脈。這裡說的直而綿長,就是指弦脈帶有強勁之意。木生於水,長於土,木氣不通暢時,需要土氣來疏通;土氣不上升時,也需要木氣來升發。冬天萬物蟄伏,水結冰,地凍裂,一旦得到春氣的鼓盪,蟄伏的生物就會甦醒,萬物開始生長,這說明木能剋土,也能扶助土。
乙木的生發之氣,就是己土的陽氣向左旋轉上升的動力。如果生發之氣呈現柔軟無力的「濡弱」狀態,那麼土木之氣就不能向上通達,導致肝脾都生病。
氣化生於戊土,儲藏於肺;血化生於己土,儲藏於肝。《靈樞·決氣》說:脾儲藏營氣,肝儲藏血,肝和脾是營氣和血的來源。如果脈象呈現「濡弱」,就表示營血虛弱。脈法又說:脈象濡是表示失血,脈象弱則表示發熱,失血就會發熱。傷寒病如果出現脈象濡弱,就不能用發汗或攻下的方法治療,因為這表示血虛而且陽氣衰敗。
脈象弦而有力,是木氣太過;脈象濡弱,是木氣不足。太過會欺侮別人,不足會被別人欺侮,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疾病。
5. 散伏
散伏者,陰陽之闔闢也。氣闢而不闔,則脈散,氣闔而不闢,則脈伏。
散者,氣泄而不藏也。陰性聚而陽性散,陽降於尺而化濁陰,則脈沉聚,陰升於寸而化清陽,則脈浮散,而聚散之權,則在於關。關者,陰陽之關鎖,其散而不至於飛揚者,有關以闔之,故散而能聚。散而不聚,則心病矣。脈法: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脈散者,病家之大忌,散脈一形,則氣血之亡脫在近,精神之飛走不遠。散見於寸,猶可挽也,散見於尺,無可醫矣。
伏者,氣鬱而不發也。陽性起而陰性伏,陰升於寸而化清陽,則脈浮起,陽降於尺而化濁陰,則脈沉伏。而起伏之權,則在於關。關者,陰陽之關鎖,其伏而不至於閉結者,有關以闢之,故伏而能起,伏而不起,則腎病矣。凡積聚癥瘕,停痰宿水之疾,脈必伏結。十八難:伏者,脈行筋下也,浮者,脈在肉上行也,故脈浮結者,外有痼疾,脈伏結者,內有積聚。《金匱》: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
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非但積取如是,凡一經將病,則一氣先伏。肝病者木鬱,心病者火鬱,腎病者水鬱,肺病者金鬱,脾病者土鬱,鬱則脈伏。
庚桑子:人鬱則為病。至理妙言!診一氣之欲伏,則知一時之將病,脈法:伏氣之病,以意候之,此之謂也。
白話文:
散伏
所謂的「散伏」,是指人體陰陽之氣的開合變化。如果氣機只開而不合,脈象就會呈現散亂;如果氣機只合而不開,脈象就會呈現伏藏。
「散」代表氣的洩漏,無法藏聚。陰的屬性是凝聚,陽的屬性是發散。陽氣下降到尺脈部位,轉化為濁陰之氣,脈象就會沉而聚;陰氣上升到寸脈部位,轉化為清陽之氣,脈象就會浮而散。而脈象的聚散變化,關鍵在於關脈。關脈是陰陽開合的樞紐,如果氣散而不至於飛散開來,是因為有關脈的閉合作用,所以散亂的氣才能重新凝聚。如果氣散而無法凝聚,就代表心臟功能出現問題。脈法上說:傷寒、咳嗽、氣喘等病,如果脈象呈現散亂,代表病情危重,因為形體氣血已經損傷。
脈象散亂是病家最忌諱的,一旦出現這種脈象,就表示氣血即將亡失,精神也將離散。如果散脈出現在寸脈,還可能有挽救的機會;如果出現在尺脈,就難以醫治了。
所謂的「伏」,是指氣機鬱結而不暢達。陽的屬性是上升,陰的屬性是伏藏。如果陰氣上升到寸脈部位,轉化為清陽之氣,脈象就會浮起;如果陽氣下降到尺脈部位,轉化為濁陰之氣,脈象就會沉伏。而脈象的升伏變化,關鍵在於關脈。關脈是陰陽開合的樞紐,如果氣伏而不至於閉塞,是因為有關脈的開通作用,所以伏藏的氣才能重新升起。如果氣伏而無法升起,就代表腎臟功能出現問題。凡是身體有積聚、腫塊,或是痰飲停滯的疾病,脈象一定會呈現伏而結的狀態。《難經》中說:「伏脈,是指脈氣在筋脈之下運行;浮脈,是指脈氣在肌肉之上運行。所以,脈象呈現浮而結的狀態,表示身體外在有頑固的疾病;脈象呈現伏而結的狀態,表示身體內部有積聚腫塊。」《金匱要略》中說:「脈象細弱且緊貼骨頭,就代表有積聚。」
寸口脈部位,代表積聚在胸腔;略微超出寸口部位,代表積聚在喉嚨;關脈部位,代表積聚在肚臍兩旁;略微超出關脈部位,代表積聚在心下;略微低於關脈部位,代表積聚在下腹部;尺脈部位,代表積聚在氣衝穴的位置。脈象偏向左邊,代表積聚在左邊;脈象偏向右邊,代表積聚在右邊;脈象兩邊都出現,代表積聚在中間。不僅積聚疾病可以這樣判斷,凡是身體某一經絡將要生病時,那一經絡的氣機也會先呈現伏藏的狀態。肝病時,木氣會鬱結;心病時,火氣會鬱結;腎病時,水氣會鬱結;肺病時,金氣會鬱結;脾病時,土氣會鬱結。氣機一旦鬱結,脈象就會呈現伏藏。
《庚桑子》中說:「人體氣機一旦鬱結就會生病。」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診斷出氣機將要伏藏的跡象,就能預知身體即將生病。脈法上說:「對於氣機伏藏的疾病,要用心體會它細微的變化。」這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