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 卷四 (2)
卷四 (2)
1. 陰脫
陽自右降,降於坎府,而化濁陰,則又含陽氣,是謂陽根。陽性溫和而升散,陰氣左升而不陷者,有此坎陽以闢之也。其升散之權,全在於脾,脾氣不升,則精血馳走而陰脫。
白話文:
陽氣從右手部下降,降至腎臟,轉化為濁陰,但同時也含有陽氣,也就是「陽根」。陽性溫和而上升散佈,陰氣從左手部上升而不下陷,是因為有這個腎中之陽來疏通。上升散佈的控制權全在脾臟,如果脾氣不升,精血就會亂竄,導致陰液耗損。
二十難曰:脫陰者,目盲。目者,陽明所發,陽根於坎。坎水,陰也,而中抱陽氣,坎陽溫升,而生肝木。肝藏血而含魂,魂即血中溫氣之漸靈者。溫化而為熱,則魂化而為神。陽神發露,上開雙竅,而為兩目,目乃陽神之所出入而遊行也。陰脫者,陽根澌敗,精血失藏,魂神不能發露,是以目盲。
白話文:
難經二十章說:脫離陰液的人會失明。眼睛是由陽明經所發出的,而陽經的根源在於坎卦。坎卦屬水,是陰的,但是中間包含著陽氣,坎卦中的陽氣溫暖上升,生成了肝臟的木氣。肝臟儲藏血液,其中含有魂魄,魂魄就是血液中的溫和之氣逐漸靈動起來的結果。溫和之氣化為熱氣,魂魄就會化為神識。陽神顯現,在頭部打開雙孔,形成了雙眼,眼睛是陽神出入和活動的地方。脫離陰液的人,陽經的根源衰敗,精血無法儲藏,魂魄和神識無法顯現,所以會失明。
凡人之清旦目盲者,是其陰氣亡脫,定主死期不遠。名為脫陰,而實以陽根之敗,《素問》所謂目受血而能視者,亦是此理。後人不解經義,眼科書數千百部,悉以滋陰涼血,瀉火伐陽,敗其神明,以致眼病之家,逢醫則盲。醫理玄奧,非上智不解,乃以俗腐庸妄之徒,無知造孽,以禍生靈,可恨極矣!
烏肝湯
白話文:
凡是早上眼睛失明的,是因為陰氣衰竭,預示著很快就會死亡。稱為「脫陰」,實際上是陽氣衰敗的表現。《素問》說眼睛接受血液才能視物,也是這個道理。後世醫師不懂經書的意義,眼科書籍成千上百部,都以滋陰涼血、瀉火伐陽為治療原則,損害了眼睛的機能,導致患有眼病的人遇到醫生就會失明。醫理深奧,如果不是聰明過人的人無法理解,但是一些庸俗淺薄、胡亂造孽的人,無知地害人,禍害生靈,實在讓人憎恨到了極點!
甘草(二錢),人參(三錢),茯苓(三錢),乾薑(三錢),附子(三錢,炮),首烏(三錢,蒸),芍藥(三錢),桂枝(三錢)
煎大杯,溫服。
白話文:
甘草 (12 克),人參 (18 克),茯苓 (18 克),乾薑 (18 克),附子 (18 克,炮製過),何首烏 (18 克,蒸製過),芍藥 (18 克),桂枝 (18 克)
2. 陽脫
陰自左升,升於離位而化清陽,則又含陰精,是謂陰根。陰性清肅而降斂,陽氣右降而不逆者,有此離陰以翕之也。其降斂之機,全在於胃,胃氣不降,則神氣飛騰而陽脫。
白話文:
陰氣從左邊上升,上升到「離火」的方位,轉化為清新的陽氣,但同時又包含著陰精,這就是所謂的「陰根」。陰氣性質清肅,會下降收斂,而陽氣從右邊下降,不會向上逆行,是因為有這個「離陰」在下收納陽氣的緣故。陰氣下降收斂的關鍵在於胃,如果胃氣不下降,神氣就會飄散,而導致陽氣脫離身體。
二十難曰:脫陽者,見鬼。仙為純陽,鬼為純陰,人居陰陽之半,仙鬼之交。陽脫則人將為鬼,同氣相感,是以見之。凡人之白晝見鬼者,是其陽氣亡脫,亦將續登鬼錄矣。
兔髓湯
白話文:
二十難說:陽氣脫離身體的人,就會見到鬼怪。仙人是純陽之體,鬼怪是純陰之體,人則處於陰陽之間,是仙人和鬼怪的交界。如果陽氣脫離身體,人就會變成鬼怪,因為同類氣息會互相吸引,所以能看到鬼怪。凡是白天見到鬼怪的人,都是因為陽氣虛弱,即將轉變為鬼怪。
甘草(二錢),人參(三錢),五味(一錢),半夏(三錢),龍骨(二錢,煅,研),元參(三錢),附子(三錢),牡蠣(三錢,煅,研)
白話文:
甘草(12克),人參(18克),五味子(6克),半夏(18克),龍骨(12克,煅燒研磨),元參(18克),附子(18克),牡蠣(18克,煅燒研磨)
煎大半杯,溫服。
陽脫則白日見鬼,陰脫則清旦目盲。陰陽既脫,無方可醫,於其將脫之前,當見機而預防也。
白話文:
將藥煎煮至大約半杯的份量,溫熱時服用。
如果陽氣脫離,就會在白天看到幻影;如果陰氣脫離,就會在清晨時眼睛看不清東西。一旦陰陽兩者都脫離,就沒有方法可以治療了。因此,在即將發生脫離之前,應該要及早察覺並預先採取預防措施。
3. 精神
神胎於魂而發於心,而實根於坎陽,精孕於魄而藏於腎,而實根於離陰。陰根上抱,是以神發而不飛揚,陽根下蟄,是以精藏而不馳走。陽神發達,恃木火之生長而究賴太陰之升,陰精閉蟄,資金水之收藏而終籍陽明之降,太陰陽明,所以降金水以吸陽神,升木火以噓陰精者也。
白話文:
神源發於魂魄,卻根植於腎水(坎陽);精藏於腎,卻源發於魄,根植於心火(離陰)。
腎水(坎)上行包覆心火(離),使神氣發揚而不致於過度外散;心火(離)下沉潛藏於腎水(坎),使精氣收藏而不致於外流。
神氣旺盛發達,仰賴肝木和心火生長,但最終必須仰賴脾土(太陰)的升運;精氣收藏聚斂,依賴腎水和肺金收藏,但也離不開胃火(陽明)的下降。
脾土(太陰)和胃火(陽明)的作用,在於下降金水之氣以約制神氣,升起木火之氣以溫養精氣。
陽明不降,則火金浮升而神飄於上,太陰不升,則水木沉陷而精遺於下。蓋陽中有陰,則神清而善發,陰中有陽,則精溫而能藏。脾陷則精不交神,胃逆則神不交精。陽神飛蕩,故生驚悸,陰精馳走,故病遺泄。
白話文:
如果陽氣不下降,那麼火金之氣就會向上浮升,導致精神飄浮於上;如果陰氣不升起,那麼水木之氣就會向下沉降,導致精氣遺留於下。因為陽中含有陰,所以精神會清朗而容易發揮作用;陰中含有陽,所以精氣會溫暖而能夠潛藏。如果脾氣下降,精氣就不能交合於神氣;如果胃氣上逆,神氣就不能交合於精氣。陽神飄蕩,所以會產生驚悸;陰精流走,所以會導致遺泄。
陰升陽降,權在中氣,中氣衰敗,升降失職,金水廢其收藏,木火鬱其生長,此精神所以分離而病作也。培養中氣,降肺胃以助金水之收藏,升肝脾以益木火之生長,則精秘而神安矣。
白話文:
陰氣上升,陽氣下降,主導權在於中氣。中氣衰弱,升降失調,金水(肺腎)喪失收藏功能,木火(肝心)旺盛而阻礙生長。所以精神無法統一,疾病便產生了。
培養中氣,使肺和胃功能下降,幫助金水收藏;使肝和脾功能上升,促進木火生長。這樣精氣充足,精神才能安定健康。
4. 神驚
神發於心而交於腎,則神清而不搖。神不交精,是生驚悸,其原由於膽胃之不降。
白話文:
精神源自心臟而與腎臟交流,這樣可以使精神清晰而不會混亂。如果精神不能與精氣交流,就會產生驚悸的症狀,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膽和胃的功能失調所導致的。
乙木上行,而生君火,甲木下行,而化相火,升則為君而降則為相,雖異體而殊名,實一本而同原也。相火之降,賴乎胃土,胃氣右轉,陽隨土蟄,相火下根,是以膽壯而神謐。相火即君火之佐,相火下秘。則君火根深而不飛動,是以心定而神安。
白話文:
乙木向上生出心火,甲木向下變成腎火,心火向上稱為君火,腎火向下稱為相火,雖然名稱不同,但其實同出於一源。相火下行,要依靠胃氣,胃氣向右轉動,陽氣就會隨着胃氣隱藏,相火才能往下紮根。這樣,膽氣就會壯盛,精神就會安靜。相火是心火的輔佐,如果相火下沉,心火就會根基深厚,不會亂動,這樣心就能平靜,精神就能安寧。
胃土不降,相火失根,虛浮驚怯,神宇不寧。緣君相同氣,臣敗而君危,故魂搖而神蕩也。陽神秘藏,則甘寢而善記,陽泄而不藏,故善忘而不寐也。
白話文:
胃部功能失常,導致腎水不足,從而心火上亢。表現出心神浮動,膽怯不安,神志恍惚。這是因為心腎相通,腎水虧虛會影響心火,導致心神失常。
陽氣正常運行,就會安然入睡且記憶力好。陽氣外泄不能內藏,就會失眠健忘。
胃土之不降,由於脾土之濕。足陽明化氣於燥金,性清降而收斂,金收而水藏之,故陽蟄於坎府。濕則胃土上郁,收令不行,故火泄而陽飛也。
白話文:
胃氣不下降,是因為脾臟有濕氣。足陽明胃經的氣化性質為乾燥的金屬,其性質為清降收斂,金屬收縮,水液就被收納起來,因此陽氣潛藏於腎中。若有濕氣,胃氣就會上逆鬱滯,收斂的作用無法發揮,所以導致陽氣外泄。
火炎於上,腎水沉寒,陰凝氣結,久而彌堅,歷年增長,狀如懷子,是謂奔豚。奔豚者,腎肝之陰氣聚而不散者也。水寒木枯,鬱而生風,搖撼不已,則心下悸動。悸見臍下,則根本振搖,奔豚發矣。奔豚上騰,侮土陵心,發作欲死,最為劇證。數年之後,漸而火敗土崩,則人死矣。
白話文:
上焦有熱火,下焦腎水冰冷。陰寒凝結,聚而不散,日久愈發嚴重,年復一年,腹部隆起如懷孕一般,這就是「奔豚」。奔豚是由於腎臟和肝臟的陰氣聚集而不散。腎水冰冷,肝木枯竭,鬱滯化風,動搖不止,導致心悸。心悸出現在臍下,表示根本動搖,奔豚發作了。奔豚病氣上攻,迫害脾胃,發作時痛不欲生,是最嚴重的症狀。幾年後,腎水之火漸息,脾土崩潰,患者就會死去。
大凡脾腎寒濕,無不有驚悸之證,驚悸不愈,必生奔豚積塊。此皆中氣虧損,陰盛陽虛之病也。庸工不解,以為心血不足,乃以歸脾、補心之方,清涼滋潤,助陰伐陽,百不一生,最可傷也。
白話文:
凡是脾腎虛寒濕熱的人,一定都有驚悸的症狀。驚悸症狀若不好,必然會產生奔豚積塊的病症。這些都是中氣不足,陰盛陽虛的病症。庸醫不解,以為是心血不足,於是使用歸脾、補心的方劑,清涼滋潤,助長陰氣,損傷陽氣,十個病人中難得有一個能活下來,最令人痛心。
少陽相火,其性甚烈,而驚悸之家,則陽敗而火熄,非少陽之旺也。其相火極旺,如小建中、炙甘草兩證。
白話文:
少陽的相火,其特性非常猛烈,但對於易受驚嚇的人來說,陽氣衰敗而相火熄滅,並非是少陽旺盛的表現。如果相火非常旺盛,就像「小建中湯」和「炙甘草湯」症狀中所表現的。
乃少陽傷寒將傳陽明,故以芍藥、生地,瀉膽胃之燥熱。內傷中此證頗少也。
白話文:
對於少陽感冒即將轉變成陽明病的情況,會使用芍藥和生地黃來清泄膽和胃中的燥熱。這種內傷導致的症狀在臨床上並不常見。
金鼎湯
甘草(二錢),茯苓(三錢),半夏(三錢),桂枝(三錢),芍藥(三錢),龍骨(二錢),牡蠣(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白話文:
金鼎湯的配方如下:
- 甘草 二錢
- 茯苓 三錢
- 半夏 三錢
- 桂枝 三錢
- 芍藥 三錢
- 龍骨 二錢
- 牡蠣 三錢
將以上藥材煎煮至大半杯的量,待溫熱時服用。
驚悸之證,土濕胃逆,相火不藏,應用茯苓去濕,半夏降胃,桂枝達肝,芍藥斂膽,龍骨、牡蠣,藏精聚神,以蟄陽根。陽降根深,則魂謐神安,驚悸不作矣。
其上熱者,倍芍藥以清膽火。下寒者,加附子以溫腎水。
白話文:
恐懼不安的症狀,是由於脾濕胃氣上逆,心火上升,不能平靜所致。應使用茯苓去除濕氣,半夏降胃氣,桂枝疏通肝氣,芍藥收斂膽氣。龍骨和牡蠣能藏精聚神,以安撫陽氣。陽氣下降根基穩固,則精神安定,驚悸不安的症狀就能消失。
若病重年深,奔豚凝結,少腹氣塊,堅硬澌寒,此陰邪已盛。緩用附子,當燥土去濕,調其脾胃,後以溫燥之藥熬膏貼之。詳具奔豚證中。
白話文:
如果病情嚴重且時間長,奔豚症狀凝聚,小腹部形成堅硬且冰冷的氣塊,這表示陰邪已經十分旺盛。此時應緩慢使用附子,以燥土的方式去除濕氣,調整脾胃功能。然後,再使用溫燥的藥物熬製膏藥,貼敷於患處。具體方法請參閱奔豚症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