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四聖心源》~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衛氣出入

衛氣,書行陽經二十五周,夜行陰臟二十五周。

衛氣之行也,常於平旦寅時,從足太陽之睛明始。晴明在目之內眥,(足太陽之穴也。)平旦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至小指之端。別入目內眥,下手太陽,至小指之端。別入目銳眥,下足少陽,至小指次指之端。上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名指之端。

白話文:

人體的衛氣運行,通常在清晨寅時(早上3-5點)開始。從足太陽經的睛明穴開始。睛明穴位於眼睛內側,是足太陽經的穴位。

清晨,陽氣從眼睛發出,眼睛睜開,氣就會向上運行到頭部,沿著脖子,再向下運行到足太陽經,到達小指尖。

另外,還會從眼睛內側的睛明穴分出一支氣,從手太陽經向下運行,到達小指尖。

再從眼睛外側的銳眥分出一支氣,從足少陽經向下運行,到達小指旁邊的中指尖。

最後,再從手少陽經的分支向上運行,到達無名指尖。

別入耳前,下足陽明,至中指之端。別入耳下,下手陽明,至次指之端。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入足少陰經。陰蹺者,足少陰之別,屬於目內眥,自陰蹺而復合於目,交於足太陽之晴明,是謂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於是內入於陰藏。

白話文:

經絡中有一條從耳朵前面開始,經過足陽明經,到中指的末端。另一條從耳朵後面開始,經過下手陽明經,到食指的末端。

這兩條經絡延伸到腳部,進入腳心,從內踝出來,再進入足少陰經。陰蹺經是足少陰經的分支,與眼睛內眼角相連,從陰蹺經回到眼睛,與足太陽經的晴明穴相交,完成一個循環。

這樣循環 25 次。當太陽落山,陽氣耗盡,陰氣開始接受氣息,經絡中的氣血便內入身體,儲存在陰藏之中。

其入於陰也,常從足少陰之經而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是謂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於是外出於陽經。其出於陽也,常從腎至足少陰之經而復合於目。

白話文:

陰氣進入體內時,通常通過足少陰經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再注於腎,這是一個循環。如此循環往復,共二十五週。早晨的時候,陰氣全部消散而陽氣開始接受氣,於是從陽經向外運行。陽氣外出時,通常從腎到足少陰經,再匯聚於雙目。

衛氣入於陰則寐,出於陽則寤。一日百刻,周身五十,此衛氣之度也。《難經》營衛相隨之義,言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相附而行,非謂其同行於一經也。

白話文:

當衛氣進入陰部時,人就會入睡;當衛氣出來陽部時,人就會醒來。一天有24個小時,衛氣會在全身巡行50圈。這是《難經》中提到的營衛相隨的原理。這邊指出的營衛相隨,是指營氣運行在脈絡中,衛氣運行在脈絡外,兩者相伴而行,並不是指它們同時運行在同一個經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