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四聖心源》~ 卷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

1. 水脹

總之,氣不離水,水不離氣,氣滯則水凝,水積則氣聚,氣病於下者,其水道必不利,水病於上者,其氣道必不通。仲景《金匱·水氣》之法,腰以上腫,當發其汗,汗發則氣通而水亦泄,腰以下腫,當利小便,便利則水行而氣亦達矣。

白話文:

總之,氣和水是分不開的,氣運行不順暢就會導致水液停滯,水液積聚也會影響氣的運行。氣如果問題出在下方,那麼水液排出的通道一定會不順暢;水如果問題出在上方,那麼氣的通道也一定會不通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關於水腫的治療方法,是說腰部以上腫脹,應該用發汗的方式治療,汗一發出來,氣就通暢了,水液也會跟著排出;腰部以下腫脹,應該用利小便的方式治療,小便順暢了,水液就排走了,氣也會跟著通達了。